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09 01:04赵燕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常见问题高中实验教学

赵燕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近年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实验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课堂教学方式所不具有的,在高中阶段实验课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从而去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和强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研究化学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势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

有些学校在高中化学教学方面尚未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化学实验实践也倾向于传统化学教学。而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化学实验有比较强的验证性,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不高,认为化学实验的结果是预设好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均会导致其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教学方式没有转变

在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都存在教学方式没有随着新课改而转变的现象,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更新,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仅限于形式。但是化学实验是验证性非常强的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探索。因此,在没有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而转变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常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但是很多知识已经陈旧,这对新教材的实施带来很大影响。

3.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效果差

化学实验课堂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对实验探究中的重要知识分析不足,严谨性与验证性差,没有达到预期的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而且化学实验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授学生,导致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师惯有的学科思维下无法实现。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被制约,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难以真正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成绩。

二、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教师素质

完备的实验教学设备、药品等是顺利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需要意识到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此外,教师作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引导者,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新课改的精髓,并将其与化学实验相融合,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意识到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实施换位教学的教学模式

所谓换位教学就是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1)在化学实验的演示性实验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演示性實验就是通过对实验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结果等。如,做镁燃烧实验,在做实验时,需事先准备两条镁带,然后放在酒精灯下进行燃烧,并观察镁带的变化。教师示范完后,学生实际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对其引导。通过该种演示性的实验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2)利用探索性以及验证性的实验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pH值的测量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该实验能够使学生掌握各种物质pH值测量的基本方法,在实验中主要是对纯水、硫酸以及氢氧化钠等的pH值进行测定。为了使学生了解河流的污染情况,可使学生自行取适量的河流水,测定其pH值,并对污染情况进行概括。而在进行验证性的实验时,经常使用控制变量以及等效替代法。

3.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教学方法,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

(1)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化学实验变得简单。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作用,使得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完善,进而实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2)开创第二课堂,使得化学实验变得更加开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开设化学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举行各式各样的课外实验活动使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更加开阔,充分利用化学理论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养成学生关心社会与自然的好习惯。

(3)拓宽课堂实验,使得化学实验更加“家庭化”。家庭小型实验的实验器具简单常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提升他们实践动手、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老师应该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展家庭小型实验,促进他们能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化学技能。

(4)组织开展学生实验,使得化学实验更为探究化。组织开展学生实验,就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深入领悟科学的涵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此外,利用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明确责任,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价值观。

(5)改变实验内容,使得化学实验更加多元化。内容的选择应该由侧重化学理论知识转变为结合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简称STS)思想的方向,充分体现生活化、环保化与小型化等特征。

(6)改进实验方法,使得化学实验更加现代化。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管理层应该多方筹集资金,更新化学实验教学设备和器材,提升化学实验的科技含量,使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也能够与时俱进。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上,以此将化学实验作为实现化学学科全面综合能力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汲晓芳.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蔡子华,吴克勇.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误区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9(10):47-48.

[4]童葆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0(3):43.

猜你喜欢
常见问题高中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