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7-05-09 00:28温桂茂
关键词:数学游戏学习兴趣

温桂茂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自学能力的培养,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自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学習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游戏 学习兴趣 自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6-02

数学教学应在整个教学中贯穿自学能力的培养,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自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从小抓起,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人认为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1.1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中,我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1.2 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用心去记的好习惯。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教9加几与8加几,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再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的好习惯。

2.拓宽渠道联系生活,让学生灵活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圆、正多边形等概念时,举出了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介绍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也是注意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问题;利用正多边形的有关性质求亭子的地基等。通过学生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等环保问题。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与我的联系,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开展适当竞赛,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整理书包大赛,消灭错别字大赛,礼貌表演大赛等,给成绩最佳者受予“自理能手”、“纠错卫士”、“礼仪标兵”等称号。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如“笔算除法:商多位数”的练习,我设计了这样的比赛:比赛内容是八道除法笔算题,把全班分为男女两个小组进行笔算接力比赛,男同学计算四题,女同学计算四题,前一个同学做好把粉笔传给下一位同学继续做,一直传下去,完成最快的小组奖励10朵小红花,第二名奖励8朵小红花,然后老师集体评讲,每一位全对的同学能为小组获得5朵小红花,最后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这样比赛不仅要比合作能力,而且要比正确率,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参与。通过这种比赛,同学们能认真细致地计算,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使他们在竞赛中获得了新知。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图文并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学具卡片,如小鸟、小鸭、小狗用这些小动物卡片,教会学生认数、计算,同时大量使用图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动口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利用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先估计有多少只羊,然后在认真的数一数,接着再每人发一包东西数一数,仅用一节课就教会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数小棒、说数、互相检查、汇报,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学习深层次的数学奠定基础。

5.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适当运用现代手段,多层次增加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各种感观刺激。多媒体软件或课件,让我们把数学知识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细胞。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论》主编:刘京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学习能力培养全书》上卷 主编:袁祖社 高长梅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年

[3]《养成教育全书》上卷 主编:周宏 高长梅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年

[4]《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下卷 总主编:柳斌 中国物资出版社 九洲图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