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脉图特征分析

2017-05-11 09:59王凤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脉象胸痹冠脉

王凤飞,刘 玥 ,齐 新

冠心病病人脉图特征分析

王凤飞1,刘 玥2,齐 新2

目的 分析冠心病病人的脉图特征。方法 符合冠心病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98例,根据冠脉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16例)、冠心病组(82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脉率及脉图特征。 结果 冠心病组脉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3个亚组之间,脉率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病人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不同,且在脉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均是脉力中有力、脉势中满实、节律中不齐、脉名中弦脉类占比最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脉率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且平素脉率越快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冠心病病人脉象以弦脉类多见。冠心病病人的脉图有一定的特异性、规律性、差异性。

冠心病;脉图;脉率;胸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劳动力人口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卫生保健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1],因此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其早期防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动脉血管造影,但因其受到创伤性和高额费用的限制,使其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2]。冠心病和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在症状、发病上类似[3],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外,中医脉诊在确诊“胸痹”“真心痛”方面亦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传统中医脉诊极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使其临床应用与继承发扬受到限制[4]。鉴于此,许多学者对脉诊的现代化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技术较成熟的是ZM-Ⅲ型智能脉象仪。本课题利用此脉象仪收集冠心病病人的脉象特征,并与冠心病的客观指标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排除标准:并发心功能衰竭的病人;伴有肺、脑、肾、肝等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病人;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精神疾病病临床病例资料采集不全者[7]。共入选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61.96岁±7.08岁。根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62.78岁±6.92岁;冠心病组82例,男53例,女29例,年龄57.75岁±6.54 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分组标准 冠脉动脉造影结果参照Elles’s 分类标准[8]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任何一支血管内径最狭窄处≥50%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冠脉血管狭窄<50%者为对照组),对照组16例,冠心病组82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对于左主干有病变者[9],无论其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有无狭窄,均归类为双支病变组,如果同时合并有右冠状动脉病变,则归为三支病变组。其中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19例,三支病变组39例。

1.2.2 检查指标与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心血管科医师采用多体位投照方法以全面、精确地显示冠脉病变情况。目前临床一般采用Ju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为减少人为误差由两至三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确定冠脉病变的位置和狭窄程度。并由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使用上海弘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ZM-IIIc智能型中医脉象系统采集病人的脉图,嘱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前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面,上肢前臂自然前伸,肩肘关节自然放松,将压力感受器轻微施压于左侧桡动脉寸部(“左寸候心”[10]),在正确安置传感器的情况下记录左手寸部6种不同压力下脉图和40 s最佳脉图,从中选取最佳脉图参数采用时域方法对病人脉图进行分析。具体参数主要有脉力、脉势、脉率、节律、脉名等[11]。脉象仪使用说明书将脉力分为有力、中、无力3种;脉势分为满实、正常、低平虚、中空虚4种;脉率为具体数值;节律分为正常、不齐、结代、促4种;脉名分为平、弦、滑、涩、濡、虚、实、弱、微、散、革、牢、紧、洪、细、浮、沉等等,根据相关文献及本次研究目的,归纳为弦脉类、结代脉、其他3种类型。

2 结 果

2.1 各组脉率比较 冠心病组脉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脉率比较(±s) 次/min

2.2 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病人脉图特点比较 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病人均是脉力中的有力、脉势中的满实占比最高;但在节律、脉名方面二者则有不同的表现,对照组节律中正常占比最高,冠心病组节律中不齐占比最高;对照组除弦脉类和结代脉之外的其他类型占比最高,冠心病组脉名中弦脉类占比最高。对照组与冠心病组脉图在脉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脉图特点比较

2.3 冠心病组各亚组脉图特点比较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均是脉力中有力、脉势中满实、节律中不齐、脉名中弦脉类占比最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冠心病组各亚组脉图特点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3]。在临床症状未出现时,通过病人的脉象可以对本病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故研究脉图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脉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脉率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平素基础脉率偏快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要偏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率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病情的加重,脉率也随之升高,可见脉率也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杨天权等探讨了寸口脉脉象图和冠心病的关系,对冠心病的24项指标进行逐步分析,筛选出有显著意义的4种指标:实际年龄、收缩压、脉率和脉图形态,并建立了判别冠心病的数学模型,结果提示上述4项指标对冠心病的概率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支持了本结论[14]。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决定[15],所以在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脉率加快则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心肌的需氧与供氧二者是一对矛盾体,在生理情况下,二者通过冠状动脉的血流增减来取得相应的平衡。在心脏总的耗氧量里,用于做机械功的部分所占比例最大,即心率、心肌收缩、心脏张力是心脏耗氧量的决定因素。若病人平素的基础脉率偏快,必然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心肌极容易发生缺氧而产生心绞痛[16]。第二,冠状动脉开口处的解剖特点决定的。冠脉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根部的乏氏窦内,当心脏舒张期时主动脉瓣关闭,乏氏窦内的冠状动脉开口充分暴露,有利于冠脉的充分灌注。故若病人平素基础脉率偏快,会导致心脏的舒张期缩短,从而使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17]。第三,杨艳琴[18]对真心痛(胸痹)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在真心痛(胸痹)的发病过程中,化热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病理特征,在其研究中约有53.5%的病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象。真心痛(胸痹)具有化热的病理基础:病人多以老年男性多见,大多偏嗜膏粱厚味,且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致使体内痰瘀阻滞;女性病人多以肝气郁结为主,七情不遂,情绪刺激往往为冠心病的诱因;冠心病病人以血瘀为主要致病因素,血瘀、痰浊、气滞均为实邪,且极易化热,热可促使血液运行加速,便可见脉数。

关于脉象前人已经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例如瞿岳云等[19]对48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脉象分析后发现,28脉中检测出16种脉象,主要脉象出现的频率为弦脉70.83%,虚脉39.79%,结脉19.58%,滑脉21.88%等。本研究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形均以弦脉类占比最高,此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理论支持主要有:弦脉的特征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特点是脉形端直而似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10]。中医学认为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以疼痛为主证,多为实邪阻滞,脉气紧张,脉道不利[20],失于柔和,故主要表现为弦脉类。西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顺应性下降、外周阻力升高[21],故脉管失去柔和之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故脉来强硬而为弦,并随邪气性质不同而或为弦紧、或为弦数、或为弦滑等。还有学者认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22]是冠心病弦脉多的原因之一,而脉波传播速度增快与动脉壁弹性下降、动脉紧张度增加及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脉图中脉力指脉搏应指的强弱程度;脉势指脉搏应指强弱、流畅程度的综合因素;节律指脉搏的节律,主要观察其是否均匀[10]。胸痹早期主要以邪实为主,应指有力,故脉图中脉力表现为有力、脉势表现为满实;胸痹中以血瘀证居多,血瘀于脉,血行艰涩,血液在脉道内鼓动必然与常人不同,表现出艰涩之脉象,在脉象仪上则表现为节律不整齐[23]。

本研究初步说明:脉率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平素脉率越快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冠心病病人脉象以弦脉类多见;冠心病病人的脉图有一定的特异性、规律性、差异性。虽然本研究应用脉象仪将冠心病的脉象进行了量化、分类,但目前脉象仪的使用仍存在一些弊端,如脉象仪至今没有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导致对冠心病病人的脉图进行研究时缺乏统一化的标准等[24]。随着时代、科技及医疗水平的发展,将来对冠心病脉图的研究必将更加完善。

[1] 齐小秋,李立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慢性病预防控制专题研究资料汇编[G].卫生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44.

[2] 郭睿,王忆勤,颜建军,等.基于递归定量分析的冠心病中医脉象特征提取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11):1226-1233.

[3] 李思洁.60例冠心病患者脉图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38(1):78.

[4] 燕海霞,王忆勤,郭睿,等.中医常见脉象脉图特征分析及识别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295-2297.

[5]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4,9(1):7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41-45.

[7] 许文杰,刘攀,燕海霞,等.528例冠心病病人中医脉象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在证候诊断模型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5):1661-1665.

[8] Ellis SG,Vandormael MG,Cowley MJ,et al.Coronary morphologic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rocedural outcome with angioplasty for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selection[J].Circulation,1990,82(5):1193.

[9] Ryan TJ,Faxon DP,Gunnar RM,et al.A report of ACC/AHA task force on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ardiovascular procedures[J].J Am Coll Cardiol,1988,12(3):529.

[10]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3-106.

[11] 费兆馥.现代中医脉诊学[M].第2版.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8.

[12]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86.

[1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

[14] 李福凤,王忆勤,孙仁.冠心病脉象与脉图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8):728-730.

[15]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5.

[16] 邵耕.现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4-71.

[17] 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179.

[18] 杨艳琴.真心痛化热现象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3(2):82-83.

[19] 瞿岳云,孙智山,顾星,等.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相关性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1):31-33.

[20] 王忆勤,李福凤,姚笛,等.195例冠心病患者脉象要素的客观特征研究[C].福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2007:8.

[21] 李国彰,张涛,傅骢远,等.病理迟脉与生理迟脉的脉图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5-38.

[22] 沈礼勇.冠心病脉象及其脉图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1991(4):185-187.

[23] 杨浠,谢梦洲.冠心病血瘀证计算机脉图参数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690-2691.

[24] 陈艳,史大卓.冠心病患者的脉象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65-66.

(本文编辑郭怀印)

Analysis of Electripulsograph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Fengfei,Liu Yue,Qi X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Qi Xin (Tianjin People’s Hospital,Tianjin,China)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pulsograph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Methods Ninety-eight in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who fit th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Tianjin People’s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6 cases) and CHD group (82 cases).The patients in CHD group was divided into single vessel lesion group,double vessel lesion group,and triple vessel lesion group.The pulse rate and pulse patter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ulse rate of CH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P<0.05).Among the three subgroups,the pulse rate increased as the lesion vessels get more,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ulse rate between single vessel lesion group and triple vessel lesion group(P<0.05).The pulse force was strong,the pulse potential was solid,the rhythm was irregular,the pulse’ name was string-like,which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no matter in single vessel lesion group,double vessel lesion group or triple vessel lesion group.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 vessel lesion group,double vessel lesion group and triple vessel lesion group was consistent on pulse force,pulse potential,pulse rate,rhythm,pulse shape and pulse’ name.Conclusion Pulse rate can be used as the early diagnostic reference index in CHD,and the faster the pulse rate is,the higher the risk of CHD will be.The wiry pulse is the most common in all pulse condition of CHD.The electropulsography of CHD has certain specificity,regularity and differentia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electripulsography;pulse rate;Chest Bi syndrome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No.2015068)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人民医院

齐新,E-mail:qixinx2011@126.com

R541.4 R256.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7.003

1672-1349(2017)07-0777-04

2016-12-21)

引用信息:王凤飞,刘玥,齐新.冠心病病人脉图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7):777-780.

猜你喜欢
脉象胸痹冠脉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