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高三数列模考题的阅卷思考*

2017-05-11 08:41李乃洋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17年5期
关键词:定义域实数最值

李乃洋

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对一道高三数列模考题的阅卷思考*

李乃洋

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一、题目

已知数列{an}中,a1=1-λ,an+1=3an+λ(2n-1),n∈N*,λ为常数.

(1)设bn=an+λn,求证:数列{bn}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3)若S3为数列{Sn}的最小项,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二、阅卷反馈

第(3)问考场学生的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

点评:上述错解问题在于“n≥3时,Sn+1≥Sn恒成立;n≤2时,Sn+1≤Sn”⟹{Sn}中最小项为S3;而S3为数列{Sn}的最小项推不出{Sn}一定满足S1≥S2≥S3,S3≤S4≤S5…这样的单调特点,该做法的学生没有找到问题正确的等价转化思路.

点评:上面不完善的解法利用了最值的必要条件即S3在局部最小,得到的λ范围并不一定保证使得其为整个定义域上的最小项,所以该解法缺少充分性论证.

(3)漂亮的解法:

点评:解法1从数列{Sn}自身单调性入手,通过作差Sn+1-Sn确定其符号,证明发现数列从第3项开始具有递增特点,结合前几项的大小关系明确了最值项的位置.

点评:解法2也是从{Sn}单调性入手,但该类学生做法是灵活运用函数与导数知识处理单调性问题,解题方法能体现对“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本质的理解,不愧为一种漂亮的解法.

(4)没有(或很少)看到的解法:

点评:解法3也是从数列{Sn}的单调性角度论证,但该解法直接将数列化归为一般的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定义域连续的函数单调性,在此基础上再回归到研究定义域是正整数(子集)的数列{Sn}的大小变化规律.

点评:解法4是从数列{an}自身的单调性出发,考虑an值的符号对求和Sn的影响.考生要理解S3最小⟺a1+a2+a3达到和最小,a1+a2+a3+a4+…+ai(i≥4)开始变大,所以需要判断ai(i≥4)往后的取值符号.

三、阅卷后的思考

1.学生暴露的理解缺陷

(1)对题目中概念的理解误区:“若S3为数列{Sn}的最小项,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中“最小项”指的是什么含义?误区1:S1,S2,S3递减,而S3往后递增,这里把{Sn}性质过于特殊化,因为题目并没有说明数列{Sn}的单调性情况,存在数列的波动性可能或周期性可能;误区2:最小项⟹S3≤S4且S3≤S2,这种解法反映部分考生对“最值”是函数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理解不够.

2.阅卷带给教学的启发

(1)复习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概念学习的回归.此题中涉及最小值的概念,在函数中最值的定义是:设y=f(x)的定义域为A,如果存在x0∈A,使得对于任意的实数x∈A,都有f(x)≥f(x0),那么称f(x0)为y=f(x)的最小值,记为ymin=f(x0).从定义中要请学生辨析“最小值”和“极小值”的区别,容易发现最小值是函数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强调对定义域内的x的任意性,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恒成立问题.

(2)复习教学要重视督促学生对常见问题(题型)解法的研究.以此题为例,学生有多种解题思路,但就个体而言参差不齐.所以讲评试卷时可以让更多学生来说一说(议一议)对题目解法的理解:(Ⅰ)通性通法的角度,数列的最值问题一般可以从什么角度入手?(Ⅱ)知识与方法的联系,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对研究数列最值问题有哪些帮助?(Ⅲ)提问中特征表述的归纳.问题是关于求参数λ的范围,平时教与学中对参数范围的常见问题类型及解法做过一定总结归类,可以为后续解题较快找到合理解题思路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为海门市徽课题《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探究》研究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定义域实数最值
上期《〈实数〉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实数》巩固练习
永远的定义域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认识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