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问题与对策

2017-05-16 19:51侯炜征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侯炜征

摘 要: 近年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领域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短短几年时间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随着技能竞赛的深入开展,许多高职院校在备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2-0007-04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教育。表面上看,这对高职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透过技能大赛“百花争艳”的表象,可以看出各高职院校乃至高职院校的师生们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今的技能大赛已经演变得越来越激烈化、规模化、利益化。很多高职院校参赛并不是单纯为了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学院自身的知名度,提高指导教师的知名度,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打造优质团队为学院争光。当物质利益与名誉地位等因素参杂进来的时候,技能大赛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便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相反的副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科学而理性地看待备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积极考虑整改措施,以更加认真端正的态度参与到技能大赛中。

一、高职院校备战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一)备战技能大赛与正常专业教学两极分化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无视该赛项是否能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无论哪个赛项都会临时选派几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备赛团队参加,没日没夜地突击训练,致使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都无法正常上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争金夺银”的背后,牺牲的是巨大的财力、物力及人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学资源。有些院校为鼓励专业教师指导比赛提供课时补助及专项奖励,还为参赛的学生提供所谓的优惠政策,不但早晚自习不用上,连正常的课也可以不用上,甚至期中、期末考试也可以免试,致使出现了备战技能大赛与正常专业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

技能大赛举办的真正意义在于发挥其导向作用,进一步引领职业教育与教学改革,达到有效改善和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备战技能大赛对于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并无明显的改善。技能大赛的考点可能分散在专业教学的不同课程上,而每门专业课却有着独立的课程标准,绝大多数专业教师还是围绕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所以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学性质上的差异就导致了教学重点与赛项考点大相径庭[1]。

(二)备战技能大赛无法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

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只是关注省级技能大赛或者全国技能大赛的比赛结果,所以特别重视对于参赛学生的选拔和集训,不惜花费重金去单独安排实训场地实施实操训练课程,还特邀企业资深员工和专业教师联手指导,以此全力配合备战技能大赛的需要。而对于面向全院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却置之不理,该怎么教学还是怎么教学,没有任何变化。这种只重视精英教育,而忽视全员教育的现象已成为多数参赛院校的突出问题。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精准培养比赛型选手,从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开始选拔“特长生”,编入“技能大赛订单班”,单独安排指导教师给这几位“种子选手”进行备战集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安排一次模拟比赛,所获得的成绩可以折抵相关专业课的学分。如此安排只是为了让这些选手能有更多时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确保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拔得头筹,为本校赢得更大的荣誉。然而,对于其他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却没有参加任何比赛的机会,所学习的内容也有明显的区别,即便是这些“种子选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拿下该赛项的冠军,这个成绩能直接反映该校的教学成果与教学水平吗[2]?技能大赛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平台,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然而现实情况对于很多参赛院校来说,想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是不可能的。

(三)备战技能大赛演变成了“为赛而教、为赛而学”

高职院校如果能在省级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金牌将被视作办学能力的体现,教学水平的象征。参赛院校的排名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该校在同类院校中的声誉与地位。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为了政绩和脸面,把技能大赛摆在了学院中心工作的首要位置,导致学院在各个专业教学中都出现了“为赛而教,为赛而学,以赛替考,以赛替学”的怪象。

从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里面包含了各种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专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然而,在短短几天的技能大赛考核中,每个赛项所考察重点只能反映在参赛选手的专业技能上,但是选手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理论学习水平、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却在大赛中无法体现。所以,这种一味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理论学习及职业综合素养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3]。这种问题会使参赛学生对技能大赛产生思想认知上的误区,有的学生会始终认为只要把大赛考核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即可,其他理论知识学了也没用,或者有的学生会误把技能大赛考核的内容当作企业用工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二、高职院校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对策

通过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人人参与的目的是不可能做到的,毕竟技能大赛有参赛人数的限制,但是即便不能做到人人参与到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也可通过院级层面举办专业赛项选拔赛来实现人人参与的目的,并且可以真正做到个个受益。所以,备战技能大赛的关键环节应该落实到院级技能大赛专业赛项选拔赛上,可以针对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赛项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部署,力争做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

技能竞赛不断完善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院级技能竞赛专业赛项选拔赛的全面展开,并且要让全员参与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学院对于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师生们的参与程度,所以,高职院校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技能大赛与各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如何搭建院级技能大赛专业赛项选拔赛的平台,如何依托企业、协会及社团等多种渠道合作承办比赛活动,如何激励专业教师自愿参与到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中来,如何激励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4]。这是技能大赛指导精神的核心要点,也是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所以,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大赛制度对于真正实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的目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将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

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各高职院校应该着力增强教学管理,紧跟市场发展方向改进办学模式,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们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更加丰富而实用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显著特点即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强调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导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把技能大赛放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位置,重视和强调实践教学。

按照技能大赛的要求,各院系要调整各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以及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有机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由于技能大赛所选取的考核要点不是完全集中在一门课上或一本书中,所以这就要求专业负责人必须根据针对考点分布适当调整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赛前辅导,训练的项目不能只局限于大赛考点本身,毕竟大赛所覆盖的考点有限,还是要基于工作过程的原则实施全面教学与实践。技能大赛的考核项目一旦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当中,学生便可以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领会,再将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到技能大赛中去检验,这样既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又可以实现个个受益的目的[5]。

(二)鼓励专兼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技能竞赛中来

技能大赛对于提升指导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而为了提高技能大赛的获奖率,很多指导教师不惜牺牲了课余甚至寒暑假的时间来全程陪同,以保证训练的质量,这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这也是对个人教学理论、教学能力的反思,可以将指导大赛的经历更好反馈到课堂教学当中,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到大赛的成果。

单凭校内专业教师还是不够的,学院还应该选聘企业一线资深人员参与到训练当中来。技能大赛明确提出要通过比赛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对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导师们通过组合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实力团队,结合大赛中的考核要点,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优势,彻底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做到课上指导,课下辅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充分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因此,学院应该对承担指导大赛任务的教师们给予大力支持和奖励。比如,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额外的课时补助及专项津贴奖励等。

(三)通过多种方式搭建校级技能大赛平台

第一,各个院系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关职业技能,结合技能大赛的考核要点,认真研究并修订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课堂上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过程性考核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改掉一些学习的坏习惯,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使其在90分钟的课堂上就能够彻底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领。

第二,建议学院专门成立技能竞赛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或学工处等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管理,各院系相关专业教研室认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模拟比赛项目,比赛项目要巧妙地体现出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融合的特点,分阶段进行考核。比如,每个学期可以开设科技文化节或者技能竞赛月等活动,力争达到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对获奖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均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全院师生的热情,最终形成一个常态化的院级比赛制度。长此以往,专业教师的指导经验和学生的参赛经验都在日积月累地增长,待到真正参加省级或全国比赛时,学生们会更加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第三,充分发挥学院创新课堂及各个协会及社团的作用。创新课堂是对常规教学的补充,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课下的创新课堂来复习和巩固课上学过的知识,同时通过扩充相关的内容,可以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教学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用以弥补课堂上因为时间限制等因素不能完成的一些项目,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其见识,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及职业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创新课堂也可以邀请企业一线的人员作为客座教师来院讲座或者授课,让学生跟企业人员进行零距离地接触,深入了解未来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规划,切实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7]。再者,也可以依托行业或者企业通过社团或者协会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企业冠名赞助,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可以通过比赛活动挖掘新秀,使学生未来就业得到了保障。这些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也增加了历练的机会,让学生们可以以更好的姿态参加院级、省级或者全国技能大赛。

各级层面技能大赛的举办在一段时间里确实对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我们必须要认清现状,如果将技能大赛凌驾于专业教学之上,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那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所以,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各个高职院校要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建立健全院级层面的技能大赛机制,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引导作用,将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开创寓学于赛、以赛促学,寓教于赛、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霞中,李加升.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改之“风向标”[J].职业教育研究,2011(2):141-142.

[2]车广侠,周秀民,于慧玲.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 152-153.

[3]周稽裘.让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常态制度[J].江苏教育,2010(15): 14-15.

[4]李 文,高 健.职业技能竞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48-49.

[5]张雅泉.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理性思考[J].职业时空,2011(1):53-54.

[6]刘存明.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02-203.

[7]肖娜生.技能竞赛制度化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国职业教育,2010(15): 5-8.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