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研究

2017-05-16 08:54杨宜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方式

(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互动合作式教学具有平等性、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特征,对提高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学教师在运用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时,要进行整体设计,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如明确教学目标、进行互动合作设计、构建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实施学生综合评价。

关键词:互动合作;市场营销;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64-03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传统的结构式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容易弱化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无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一知半解,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因此,如何探索出符合市场营销学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一直是市场营销学界的关注焦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为市场营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互动合作式教学的基本思想

从广义上说,互动合作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狭义上说,互动合作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和群体之间通过各种形式来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过程。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是以狭义的互动合作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动态因素的互动和相互协调的活动,从而完成预期的共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合作式教学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显著进展,并发展成为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其显著特征是平等性、主体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尤其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合作”、“合作中互动”。

二、互动合作式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意义

知识并非只是单向地由课本或教师来传输,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制,从“讲授式”转向“研讨式”,倡导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和互议互评相结合。作为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合作式教学对市场营销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融合了现代教学理论的精华,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从“单一课堂”变为“多元课堂”,从“灌输教学”变为“发现教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上面讲下面听、教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模式转化成“个人自学、小组学习、协商讨论、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有效组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形成互教、互学、互帮的教学氛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市场营销课堂的高效。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的营销知识掌控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互动合作式教学中,强调和学生平等协商,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彼此鼓励,共同启发,一起分享,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互动合作,学生既可以得到教师的激励、指导和建议,又能体验到民主、平等和尊重。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在小组内展开面对面的讨论、协助、鼓励,以达成任务。

(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为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为各级工商部门、管理部门、各类营销机构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互动合作式教学通过多层面的互动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应用语言的机会,不仅无形中会提高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的兴趣和效果,使学生掌握各种市场营销理论和技能,而且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组合作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市场营销学互动合作式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互动合作式教学是一个阶段性循环往复、持续性延伸推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市场营销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要进行整体设计,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互动合作式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互动合作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术目标和合作目标。其中,学术目标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训练和强化、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合作目标包括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行为和合作技能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教师事先要向学生呈现当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和学习准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二要反映营销学科前沿动态,三要有导学性。为了保证教学目标明确、科学、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參与共同设计教学目标。

(二)进行互动合作设计

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既包括学习中的合作,又包括合作中的互动。互动合作形式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的综合成效。在互动合作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掌控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和主题内容,不要让课堂无序,更不能离开讨论主题。同时,教师的角色要由教学的讲授者变为课前的引导者、课中的助教者和课后的评价者。

1.问题讨论。选取一个市场营销问题,讨论的问题可以是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内容,也可以是与市场营销学课程相关的内容。例如,“好酒不怕巷子深?”“如何防止果蔬等农产品频陷暴涨暴跌怪圈?”“怎么把公司和产品或者概念嵌入新闻之中?”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成员给予补充,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案例分析。按照“主题—案例—撰写—汇报—互评”的逻辑线索,确定讨论主题,选取专题案例或综合案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案例中的问题分别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制作成PPT,分组向班级学生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讨论给予指导;学生汇报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和点评。

3.小组授课。结合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大纲和各章内容,选出难度适中的若干专题,根据选定专题、学生人数及专业背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自主探究、交流沟通。按照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进度,每当进行到由某个学习小组负责完成的专题,该组的学生代表就要作为小教师走上讲台,为其他学生授课,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在这种形式的互动合作中,教师要营造讨论、沟通、质疑的氛围,鼓励学生对授课小组进行提问或质疑。

4.文献研读。围绕市场营销学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若干前沿议题,如在线评论、品牌社群、自有品牌、灰色市场、绿色购买等,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随机选择议题,下载本议题最新文献,完成阅读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重点讨论文章的主要结论、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缺陷。

5.情境模拟。将学生按每组5—8人来分组,在课程上进行角色扮演,如消费者、营销人员、经理等,完成公司市场营销运作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一起组成评议小组进行点评。情境模拟也可通过游戏或辩论的方式,讓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学习。

6.调研报告。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或社会开展市场营销调研活动,根据调研计划提出市场营销策略,撰写调研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调研,以PPT形式呈现调研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学习小组明确市场营销调研主题,安排调研计划,收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论,由教师进行宏观指导、点评和总结,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7.创业设计。教师给学生布置创业设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构想一个真实或虚拟的创业项目,成立“虚拟公司”,设计营销策划方案,并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教师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业教师和企业界人士,对各个项目进行点评。这种形式使庞杂的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战训练,使学生在创业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否,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一个互补和谐、有责任感的团队,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小组。为了合理划分小组,实现小组成员的最优组合,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第一,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采用学生自由组合和教师随机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让不同专业、性格和能力互补的学生结合,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第二,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3—7人,彼此协助,相互指导,共同学习。第三,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小组学习任务的组织、分工和协调工作。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任务分配,让成员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并在小组内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在建立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组内合作和组间交流。

(四)学习成果交流

小组成员以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共同探究,相互探讨,互教互学,完成初始分配的学习任务,向教师和其他小组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交流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与遇到的问题,讨论如何改进和提高。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要求对方给予解答。在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交流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教师要引导和控制总体进度和学习氛围,以免偏离讨论主题和方向。第二,教师要制定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第三,教师要及时对小组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对进步特别明显的个人或合作表现良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对学生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补充和反馈。

(五)学生综合评价

以往的市场营销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仅限于卷面考试,而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层面,而且能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和意识层面。因此,在互动合作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显然不能只限于学业成绩,要根据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整体评价,注重学生的总体学习活动情况。第一,学习态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学习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互动程度,主要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第三,作业质量,主要是指在不同的互动合作形式下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第四,考试分数,主要是指卷面考试成绩。第五,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市场营销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在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或创业设计中运用新方法或提出新方案。将这五个方面综合起来,与加权系数相乘,从而得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妍.问题探究式网络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模型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2]陈晨.大班额下中学信息技术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3,(4).

[3]马涛,李玉明,方成民.互动式小组讨论法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4,(10).

[4]田剑英.论大学课程的“互动-合作”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5]周立新.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3).

[6]原惠群.互动合作学习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5).

[7]赵兆.后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互动合作式教学樟式[J].教育观察,2015,(10).

[8]黄荣贵,马开权.“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2).

[9]周莉英.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4).

收稿日期:2016-11-29

作者简介:杨宜苗(1972-),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零售管理和流通理论。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科技期刊市场营销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