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词性转换技巧提高口译顺译质量的实践报告

2017-05-16 20:31姚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Asensio,R.(2008)说:“词性转换是提高顺译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P112)本文将从词性转换角度,浅谈其实际运用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通过词性转换完善口译顺译质量,确保连贯性及时效性。

关键词:词性转换;顺译;实践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21-02

李明(2006)指出:词性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中的一种词性的词语用目的语中另一种词性的词语进行翻译的方法,换言之,当翻译中词语的词性在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中出现不对应时,就出现了词性转换(P123)。具体实例如下:

一、转译成动词

仲伟合(2013)指出:在英汉同声传译中,出于顺译的需要,译员需将英语源语中的非谓语动词结构转译成汉语的动词,另外,英语动词的被动结构运用的较为频繁,而在汉语中,被动关系并不明显,所以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常常要转变为汉语主动句。(P235)

(一)名词→动词

The books are treasuries / of intelligent words,golden thoughts/,which,remembered and cherished/,become our companions.译文:好书蕴藏着/智慧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将它们铭记珍藏于心,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伙伴。

分析:原句中的“treasuries”是名词,意思为“宝库,宝藏”若按照原文句子结构翻译为“好书是智慧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的宝库”,如此一来,“宝库”之前的修饰语太长了,减弱了气势。在同传时,本文作者在采取顺译的原则下,先听到的是“treasuries”,但若将其译为名词词性,翻译的结果会变成病句,为了充分再现原文信息,本文作者将“are treasuries of”译为动词“蕴藏着”,凸显其意义,这不仅使译文表达更为通顺,也表达了原文的语气。

(二)介词→动词

“Coming!” away she skimmed/over the railing,up the floor/,up the stairs/,across the pool/,and into the door.

译文:“来啦!”她转身跳着走了,/越过护栏,/跳到地面上,/越上楼梯,/穿过池汤,/进了门。

分析:在同传时,遇到介词不能将其译为介词本身的词义,而是要将其转换成动词。本文作者注意到转换成动词时,有时要将本来介词中蕴含的方向感译出,如本实例中的“over”有“越”的意思,“up”有“上”的意思,“across”有“跨”的意思,所以介词转换时,应注意到意群之间的衔接。

(三)形容词→动词

The secretary general is thankful and grateful to the participants / for their reasonable and valuable suggestions.

译文:秘书长很感谢与会者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很有价值。

分析:“be grateful to”是固定结构,“对……感激”的意思,顺译时,若译为“对……感激”,那么同传很难实现,本文作者注意到,汉语“感激的”一词包含了动词“感谢”的意思,在第一个意群结束时,本文作者猜测下面即将出现的是感谢的具体内容,所以根据其汉语同义词,将其转换为动词“感谢”。

(四)副词→动词

The librarian assistant told me that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was out.译文:图书管理员助理告诉我,《时间简史》这本书已经借出去了。分析:“out”本身有副词词性“出去”的意思,若顺译时译为“时间简史这本书出去了”,听众是可以听懂的,但是病句,所以本文作者在这之前加上动词“借”,就变得通顺了,而且遵循了顺译。

二、转译成名词

(一)动词→名词

From this point of view/,India is growing/at a much faster pace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and it has a larger population.译文:从这一点上来看,印度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人口也多得多。

分析:本文作者将动词“grow”译成名词“增长速度”,口译时避免了同时处理“growth”和“pace”的概念,为同传节约了时间;若译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则要将“pace”之前的意群全部记住,这无形中增加了记忆负担。另外,我将“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省略不譯,因为运用已知的背景知识,印度的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国家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即使不译出来,大家也知道。

(二)形容词→名词

In terms of the heavy burden that I addressed/,I am honored / to be put in thename of CEO.译文:至于我的负担,/我觉得这是一种殊荣,/我很荣幸能够成为CEO。分析:本文作者将形容词“honored”译为“殊荣”,如此一来,下面的翻译会变得很灵活,容易变通,因为无论后面的句子是长是短,都可以作为解释为什么这是一种殊荣,从而实现顺译原则下的同传。或者译为“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也可以实现顺译。

(三)副词→名词

Daddy always telling me that/the bad people were basically nice./So I dont think this old man would want to hurt me.

译文:爸爸总说,/坏人的本质是好的,/所以我想这个人是不会害我的。分析:“basically”出现在本文作者听到的第二个意群中,本意为“基本上的”,将其转译为名词时,本文作者在同传过程中,理解了源语的意思,但是却翻译为“坏人基本上很好”,与源语出现差异,实为错译。此时,本文作者在数秒内发现了该问题,并将其改为“本质上”所以并没有影响同传效果。

(四)介词→名词

I firmly believed that/we could drop out the violence between people/—through communication,/through exchanging of thoughts,/through deeper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译文:我相信/我们可以减少暴力。/做法是通过交流,/通过交换思想,/通过加深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来做到这一点。分析:介词“through”暗藏了做事的方法,所以本文作者在同传时,预测出下文将要说的是如何减少暴力的途径,所以将其转换为名词“做法”。类似的介词还包括“to”可以译为“目标是”,“by”译为“方法是”,“on,at,in”等可译为“时间是”或者“地点是”,更好的实现了顺译。

三、转译成形容词

(一)名词→形容词

Dont you think she is an idiot?译文:你说她傻不傻。分析:“idiot”为名词“傻瓜”,顺译的时候,是可以不转换词性将其译为“难道你不认为她是个傻瓜吗?”的,但同传时,需要语言简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所以本文作者将其转译为形容词“傻”,因为此句话出现在TED演讲者讲述其小时候经历的故事,演完后,台下一片笑声,所以语言不必要太过正式,幽默随性一点翻译,故将其译为“你说他傻不傻”。这也是本文作者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二)副词→形容词

The ocean contributes immeasurably to the earths living lives/as well as provides a storage of food,minerals,energy.译文:海洋对地球生物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矿产及能源。分析:“immeasurably”为副词,意为“无限地,不能测量地”,若顺译的原则下,不转换词性,则译为“海洋不可估量地贡献给地球食物,矿产及能源”,虽然实现可顺译,但是翻译腔很重。故本文作者将其译为形容词“不可估量的”。

四、结论

本文笔者在同传训练中,发现顺译时很难按照原词的词性进行翻译,及时知道要运用转换技巧,但是在训练初期阶段无法做到立刻转换成功,此时,本文笔者注意到,若根据原词的词根意思,找到其对应所需的词,转换即可实现,顺译便能够完成。

局限性:首先,本文在顺译的原则下,探讨了词性转换技巧,但是探讨层面仅停留在词性,未能提升到句子层面或语篇层面,未能涵盖所有转换技巧;其次,本文是英译汉的词性转换,未能谈及汉译英的部分。在所探讨的转换技巧中,分析得不够深入細致,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总而言之,在顺译原则下,使用转换技巧时,一方面要掌握译文在词性方面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REFERENCES:

Asensio,R.M.(2008).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Lederer,M.(2008):La traduction simultanee—fondements theorique. Pairs:Minard Lettres Mondernes.

Nolan,J.(2010).Interpretation:Techniques and exercise.(李凤德,Trans.).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参考文献:

[1]李明.英汉互动翻译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仲伟合,詹成.同声传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姚健(1988-),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