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教育问题分析

2017-05-18 10:01冯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冯宁

【摘要】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贷消费进入了大学生的视野之中。所谓的网贷消费,就是利用网络贷款平台获取资金来购买产品。由于网贷消费的便捷性较好、申请门槛较低,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网贷消费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网贷消费的心理教育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网贷消费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48-0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购物方式。网上购物的受众越来越多,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在互联网中购物,使电商迅速发展起来。在各种消费心理的驱使之下,一些大学生选择了电商网贷平台进行贷款,以此来满足自身的购物需求,从某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贷消费的主体。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人们心理的一门学问。积极心理学注重考查人的内在优秀品质,挖掘人的潜能。自上个世纪开始,国外学者对积极心理学展开了研究,并试图扩展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国外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突出之处便是关注人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作用[1]。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其他领域,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的幸福感。

2.网贷消费概述

网贷消费是一种新的借贷方式,这种借贷方式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网贷消费的借款金额一般都比较小,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购物需求,可以向网贷平台提出申请,获得相应资金。在借款之后,用户需要每个月偿还借款和利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偿清贷款。从整体上看,网贷消费具有额度小、门槛低、便捷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

3.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

3.1从众心理

首先,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贷消费越来越普遍。很多网贷消费平台为了吸引受众,在校园张贴广告、进行海报宣传等等,吸引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使网贷消费成为一种潮流。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选择跟随他人的步伐,进行網贷消费。

3.2攀比心理

其次,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攀比心理的影响。上文已述,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主体是智能数码产品,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对智能数码产品有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购买智能数码产品是为了和他人攀比,体现自身的“优越感”,但是也因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

3.3炫耀心理

再次,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炫耀心理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炫耀心理,在购买高档产品之后会和他人进行炫耀,在炫耀之后,他人会把这些学生冠上“土豪”的名号,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根本不具备购买高档产品的能力,他们只是依靠网贷消费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3.4拜金心理

最后,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拜金心理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把“及时行乐”作为自己的信条,只注重一时的快乐,而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支付能力。这些大学生在拜金心理的影响下进行网贷消费,致使债台高筑,最终无力偿还,甚至导致自杀。

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网贷消费的教育

4.1转变消费观念

首先,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教育,应该转变消费观念。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对其网贷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父母和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4.2加强文化熏陶

其次,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教育,应该加强文化熏陶。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的价值的发挥,人生价值体现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网络购物并不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一技之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4.3形成良好习惯

再次,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教育,应该形成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费用进行合理分配,第二,学生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能而非品牌价值。

4.4加大学习投入

最后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教育,应该加大学习投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只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好奠基。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大学生发展,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正确指引大学生的网贷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郑燕娟.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