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2017-05-19 09:25郭强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建议有效性

郭强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产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对于小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08-02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从小学教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目标与实际生活不相符,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的品德课程是小学的一项重要课程,也是一项基础的学科,教师和学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品德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學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形式上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方面能够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但是,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没有依据最新的教学大纲。没有完全脱离旧教材,对新教材没有透彻的研究,学生在学习上长期不主动,养成了学习的惰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第二,小学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教师都只是单纯的按照书本进行讲解,有时候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源。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得到锻炼。

第三,教师所讲的内容缺乏新意,太过于传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可见,小学教学课程应该与时代相符。但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小学教育都没有与时代相符,而是遵循旧的传统,将以前的事迹反复的给学生讲解,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授课时要增加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中设计提问的环节,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思考,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例子,树立榜样,促使学生整体进步。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看展要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前提,在举办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品德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多设置一些问题或者情境,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和问题展开思考。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生活中的事迹应用于教学中,还可以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些角色,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的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学生遇到问题多给学生意见或者建议,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多加鼓励。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讲究方式和方法,恰当的引导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比如,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上网观看视频,收集学习资料。

2.注意拓展教学空间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这也是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生活实际,此外,还应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将知识的讲解主要依靠教材内容,这样学生们的知识会存在缺乏。小学品德与社hi教师应该具备优秀的素质,尤其是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的发现生活中一些现象,将这些现象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课堂以外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生活感悟。比如学生在学习《我爱我家》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设置一些疑问引发学生们的参与和思考,可以询问学生父母的生日,有些学生可能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他们会回家的时候向父母询问,询问生日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与父母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拉近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翻出家里的照片,看着家人的照片,进行一些思考:谁是最关心你的人?谁是每天都接送你上学的人?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对学习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联系学生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课本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能够忽视课本内容,但是也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是十分丰富的,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教师在平时应该时刻观察社会情况,有新的动态适合学生的应该及时充实进教学方案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的一些例子是课本中所无法遇到的,这些生活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材料。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适当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理解。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礼仪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文明成长。

总而言之,一切的教学都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也是如此,在小学时期,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项学科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在制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应该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步骤,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能够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利佳 . 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品德课[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4).

[2]朱家军 , 刘永兵 .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J] . 新课程(中), 2011 (01).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建议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