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7-05-20 18:39陈美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教师队伍少数民族

(云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边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而目前边疆地区教师的结构层次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所获得培训机会甚少、待遇较低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其原因,在如何完善邊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配置、加大培训力度以及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25-02

随着社会转型的成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此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已经从“有学上”提升到“上好学”,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要求越来越迫切,而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的观念意识也越来越强。此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便提到了日程上。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战略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能否均衡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专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给予了明确规定。所以,近几年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发展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为了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离不开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却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

边疆民族地区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和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多数是大专及中专,本科学历寥寥无几。地处偏远山区,又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地方,更加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各方面进行均衡发展。

(二)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不稳定是长期困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数量少,特别是专任教师人数存在严重缺编,特别是边远的乡镇中学和农村小学,更甚的是比较重要的学科缺乏起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尤为缺乏,而农村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与乡镇教师队伍分布陷入城市师资力量愈来愈强、农村师资力量愈来愈弱的怪圈。

(三)教师职称比例不合理

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性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根本。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能否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特别是县城中学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而乡镇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结构完全不合理,尤其是小学、中级和初级占9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成为乡镇学校的稀缺资源。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职称的构成。

(四)教师队伍流失现象严重

1.民族地区教师向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为了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因财政困难,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

2.乡镇学校向区县地区流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平衡,而不同地区教师之间、城镇与乡镇之间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对边疆地区教师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

3.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内地流动。近三年从边疆少数民族县教育系统流向内地教育系统的比例逐年增加。究其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工作环境艰苦,信息相对闭塞,缺乏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和所需的良好环境及机遇。

三、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针对当前边疆地区乡镇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发展不均衡等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出台并构建富有成效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具体来说,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帮助,尤其是要加大边疆、山区等艰苦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力度。政府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特别是针对乡镇学校规模小、少数民族教师占多数的情况,可以实行城乡教师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实现学校间、教师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总体达到均衡发展。

在边疆少数民族这一特定的区域中,要逐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不断促进县域内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适当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以达到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资源柔性和良性流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结构合理性

要彻底解决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边疆民族地区可以与当地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等政策相结合。对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应给予更多倾斜,当地政府也应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更应倾向于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

合理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多科教师培养,推行地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完善“特岗”教师的招聘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校长、教师流动机制,使优秀师资能有效流动到薄弱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学改革与校本培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另外,尤其应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教师,这样才可以减少农村教师流失过多的现象产生,使得教师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减少一人教多班、授多科、带多个年级的现象,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大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其中提出要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多渠道多元化地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采取多通道的方式,引进具有一定经验的骨干教师、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但是,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农村教师待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教师收入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质量,由此会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以确保各级财政对落实各项提高教师待遇政策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教育经费,要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镇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实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奖励津贴,并保障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同时要落实和完成好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生活补助的政策执行,鼓励和吸引众多人才到当地工作,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和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了边疆地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是即便如此,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乐观。因而,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使其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3).

[2]唐开福.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基础教育,2014,(02).

[3]马效义,王春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教师,2009,(03).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陈美霞(1964-),女,福建莆田人,经济学学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服务和高校教育。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教师队伍少数民族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