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7-05-24 12:35周鹤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课堂教学

周鹤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应有足够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教师输出的信息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要求教学目标应有较高的达成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例如学生学习心智、教师教学行为等,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面,都难以构建高效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场地,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师方面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一些教师喜欢照本宣科,不能有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部分教师在讲课和备课时,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于课本上的定理、定义不能有效的应用到实际,而是奉之为真理,全部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而没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同时课程安排不够 合理,讲课环节时间分配欠科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位置,控制着课堂的进程和节奏,学生仍处于课堂的被动地位,接受填鸭式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教师的重心放在了应试上面,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会将课堂时间和精力倾注于那些常见考点上,而非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基础之上。

(二)学生方面因素

初中学生受小学学习基础和个人接受能力的影响,对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牢,接受速度较慢,如果这样的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请教教师和同学,而是沉浸在对知识有限的掌握中,时间久了就会积压较多的知识点难以消化,如此便会产生消极影响。除此之外,家长对学生重视程度也不一样,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够重视,无法较好的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监管,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知,这也会影响课堂表现,从而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强化学习氛围,促进良好习惯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思维较强且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乏味甚至厌学。仅有教师的“单相思”,而没有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做着感受和评论。因此,教师应学会“包装”情绪,应处处、时时给学生营造一种乐学氛围。

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势语,及时暗示。有的教师怕教学问卷调查满意率低,对上课违纪的学生不敢大胆管;也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批评了违纪学生后,立即就面带微笑地讲课等等,这都是不利于良好学风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务必要尽早使学生珍爱名誉,惧怕羞辱。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見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只注重物质的奖赏与惩罚的教育,是无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爱好名誉、惧怕羞辱”的培养,使其不断习得学习的成就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是教育的真谛。

有意识培养一些数学爱好者。如组建班级数学俱乐部,从而发挥学生榜样作用,也是营造乐学氛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转换教师角色,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丰富自身教学机智。时刻铭记“学校为学生存在,不是学生为学校存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课堂情境时时都在变迁,课堂成员也时时都在发展,教学中教师也应像“水”一样曲直自如,依势而动,灵活地去驾驭课堂。

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备课仅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预案,切忌受其约束,过分强调课堂“有为”。当学生无法理解讲授时;当学生的思考与教师不一致时;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程序,顺应学生思维发展,不要怕丢面子,也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否则会抑制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欲望,扼杀其创新的火花。

学会“糊涂”学会倾听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超越教师主体主导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学生是有思维的鲜活的人,切忌视为机器。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装“糊涂”,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让讲解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倾听,让学生的话语权得以尊重。

(三)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地。

课堂导入:数学问题生活化、简明而精彩。

教学语言:教师上课语调应抑扬顿挫,犹如一曲动听的旋律,数学教师也应具备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直线就像黑板的边缘,向两边无限的延伸,穿过教室,越过高山,突破大气层,直冲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对于学生已会、一看就懂或者讲了也不懂的知识不讲。

教学手段:并非每一课都有必要使用现代媒体,也并非整堂课都有必要使用,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

概念教学:在注重概念生成教学的同时,我们应通过反映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习题演练,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训练方法:应倡导以课堂训练(知识、技能、语言表述、书写、自学、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宜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综上,初中数学教学应从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手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