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24 01:23李敏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学具小棒汇报

李敏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气氛,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在低年级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应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成长!【关键词】积极探索;直观示范;适时指导;提高能力 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在低年级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及浅显的思考。低年级学生天真、爱幻想、活泼好动、缺乏定性及认知规律差,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来的结论,就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如一年级上册中的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数的分解”;二年级上册中的“角的认识”、“测量长度”等等都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我在教学“数的分解”时,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先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每个小组发一捆小棒,一张记录表。我先提出合作任务:“把2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会很快说出2的一种分法:1和1。接着分3根小棒,学生4人一组分工明确: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学生很快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3的两种分法: 1和2,2和1;小组合作一直分到9。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亲历亲为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我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进行算法择优,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一组汇报员:9再加几是15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数数法)二组汇报员: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算减)三组汇报员:因为15-10=5,多减了1个就得还回1个,5+1=6,所以15-9=6。(破十法)四组汇报员: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5就是6了。(联想法)五组汇报员: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否可以用“少4得6”的方法来计算。(差得法)接着各小组合作分别选5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 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择优,最后,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乱哄哄的一片,争抢学具、争吵发言;要么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步骤,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一)准备充分,积极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把学具准备充分,让学生有条件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时,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提出分类要求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先自己试分卡片,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除书上介绍的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和卡片上的图案等进行分类。学生在积极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中快乐地获取知识。 (二)直观示范,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设定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比如,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认识”,学生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我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课前我先培养了一个示范小组(4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模仿):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一个学生的眼睛,并给他指定一个裁判,组长当主持人。主持人拿起一个长方体向大家展示并说:“我是长方体。”蒙面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立体图形都摸完;如果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裁判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极大兴趣。(三)适时指导,提高能力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都较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应给予具体指导,引导他们如何与他人沟通:小组内发言应尽量小声,发言要有秩序,要一个一个地说;汇报员汇报时声音要响亮,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倾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想补充一下......”小组活动后,应及时进行总结汇报。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组汇报应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在小组汇报前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通过多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及形成阶段更是一个艰辛的历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具小棒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巧移小棒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领导难找
共需多少根小棒?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