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我之见

2017-05-26 04:40游建华
未来英才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主性习惯阅读教学

游建华

“教有法,教无定法,”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因它首要本质: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多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获取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我认为高效阅读教学,应充分抓住阅读的兴趣、自主性、阅读习惯、语言艺术、感悟能力等要素,效果甚佳。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就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突出情感,以情动人,教出情味。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件乐事,释放巨大的潜能,就会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教师和学生共同设问。当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整个阅读过程会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倾力发挥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揭示了阅读教学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常介绍时代背景、作者、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写作特色??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产生思维乐趣。充分展现学生阅读的自主需求。

三、赏析、引领文本语言的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所以,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不论是讲解、描述、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语言应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唤起学生不断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段的激情,品读理解语言,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语言艺术。或善于条分缕析,准确阐明事理;或善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或诙谐幽默、富有情趣,善于诱发学生浓厚兴趣等等。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语言表达颇富特色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语言修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使某些學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

四、大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提醒学生在语文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让自己身、心、脑、情慢慢与文字交汇。接着,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和赏析精彩片段,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再者,语文阅读要培养学生勤脑动笔的习惯。动笔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记号和批语,还可以写读后感。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挖掘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语文知识和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高效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提升感悟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通过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景色画面,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品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先自己表达、再品读课文。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大幅度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的自主性、养成了阅读习惯、注重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感悟能力等要素,才能真正高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增强学生语文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刘春霞.读书文摘. 2016(14).

[2] 阅读中感悟 习作中运用[J]. 张小燕.内蒙古教育. 2016(06).

[3]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靖春清.中华少年. 2016(06).

猜你喜欢
自主性习惯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