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7-05-26 20:58王佳敏
未来英才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言语文过程

王佳敏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始终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解多少,而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全面保证学生理解了本堂课的内容和知识,才能说本堂课程教学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對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过程,提倡小组的学习方式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改中已凸显出多方面的优越性,然而我发现在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活跃课堂”的一种方式。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可在热闹之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了:诸如”滥而不精“、”学而无效“等方面。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琐杂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任。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等形式,保证合作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落实语言,重点在落实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难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习、掌握语言。一教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表现力。“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体会这反复出现的“轻轻”,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并启发想象:一个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轻轻”?大概会是几个人?你觉得他一个人这样轻轻地走,情绪会怎样?把人融进了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轻轻”的理解将是深刻和透彻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请学生模仿一下,“招摇”是什么样子?推想一下,“招摇“会有几种可能?为什么甘心情愿做水草?原来诗人对康桥的深厚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就是这样从诗人的用词中表现出来的,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表现力。只有这样落实语言,语言才有生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亲近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对策,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和课下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树立课堂上的主人公意识,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只有做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将学习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2、解放学生,勇于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那必须大胆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实践,大胆的去尝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从考试和作业的压力中全面解放出来,让实践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浇水应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优势,全面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3、巧用非智力因素,激发课堂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所谓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和兴趣等心理活动,其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证这些因素能够促进课堂有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激励方式,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激励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进步,让学生求知欲最大化;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小组之间竞争和合作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结果,小组之间进行探究和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热情,保证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进步,保证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学习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很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从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步一步地朝着高效课堂、和谐课堂这一教育理想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浅谈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J]. 关凤.生物技术世界. 2016(02).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王爽.中国校外教育. 2016(07).

猜你喜欢
语言语文过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