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IMO技术应用方案

2017-05-30 11:28许婷君
现代信息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赋形高楼载波

摘 要:本文从LTE网络需求出发,介绍了3D-MIMO方案原理,并对3D-MIMO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3D-MIMO站点的规划应用测试,阐明了3D-MIMO技术优势。

关键词:3D-MIMO;BBU;RRU;波束赋型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3-0042-03

3D-MIMO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cheme

XU Tingjun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Xian 710077,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demand of LTE network, the principle of 3D-MIMO scheme is introduced,and 3D-MIMO application scenario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3D-MIMO site planning, application and testing,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of 3D-MIMO technology.

Keywords: 3D-MIMO; BBU; RRU; beamforming

0 引 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的应用技术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提升,那么无线接入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网络的发展。频谱资源的限制,要求人们去探索新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多天的3D-MIMO技术作为未来5G的关键技术可以缓解数据业务增长给5G网络带来的压力。

本文从LTE网络需求出发,介绍了3D-MIMO方案原理,并对3D-MIMO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3D-MIMO站点的规划应用测试,阐明了3D-MIMO技术优势。

1 3D-MIMO方案原理

1.1 3D-MIMO技术方案原理简述

3D-MIMO:通过增加收发天线数量,通道数增加,从而获得更高的分集、阵列、空间复用、干扰抑制增益,显著地提升系统各项性能,更好的解决高话务、高楼、高干扰、上行受限的痛点场景。

1.2 3D-MIMO关键技术

(1)多流空分复用技术

1)发挥多天线的MIMO的技术优势,提供多流容量。

2)具备3D立体赋形能力提供更多空分维度,覆盖增强。

多天线技术演进是从2流的SU MIMO到16流的3D-MIMO。

多流空分技术使用更大的天线阵列,精确的波束赋形,能量更加集中的优势;提升链路质量,改善立体三维覆盖;更多的复用流数,更高的容量增强。(如图2)

(2)多天线收发提升用户感知(如图3)

1)下行窄波束精准赋形,增益聚焦。

2)上行多天线接收,提供高的分集接收增益。

3)上下行信道数量改善,提升高阶调制比例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及小区容量。

(3)立体覆盖能力

多天线提供了3D多维立体覆盖能力,满足多种场景下的立体覆盖需求。

2 3D-MIMO应用场景分析

由于3D-MIMO技术兼并着精准覆盖以及速率大大提升两大优点。LTE网络在高层楼宇、高话务量区域及热点区域容量的需要,3D-MIMO应用场景分为:高话务、高楼、高干扰、上行受限等场景。

2.1 高话务场景

主要针对城市流量高地,高校等场景。

人口密集型城市中心室分建设困难突出,数据流量需求高;高校宿舍区域晚间流量大,数据新的RRB利用率非常高,同属于数据流量需求高区域。3D-MIMO技术下行16流多用户复用,提升网络容量。

2.2 高楼

主要针对城区CBD、寫字楼等场景。

针对室分建设疑难点或室分覆盖效果差的高楼,可利用3D-MIMO基站三维波束赋形技术垂直深度覆盖,室外信号辐射室内,覆盖方案可以采用裙楼覆盖高楼或高楼对打的方式。传统的宏基站一般是广域水平覆盖,而高楼覆盖是垂直覆盖,覆盖范围相对传统宏站有很大不同。

2.3 高干扰

主要针对密集城区边缘提升等场景。

在密集城区和城区、城区和一般市区、一般市区和郊区等边缘场景,可利用3D-MIMO基站精确地用户级波束赋形及跟踪,可有效控制干扰,提升边缘用户体验。

2.4 上行受限

主要针对大型演唱会,赛事场景。

传统基站采用BBU+RRU射频单元+无源天线的实现方式,3D-MIMO基站采用BBU+RRU设备单元和天线集成建站,具有风阻小,质量轻,体积小,更薄,建站相对容易的特点,更容易在大型演唱会,赛事场景使用;而且3D-MIMO支持上行8流多用户复用,大幅提升UL传输能力。

3 3D-MIMO站点的规划应用

发挥3D-MIMO基站的优势,针对高话务、高楼、高干扰、上行受限场景(三高一限),进行连片规划部署。

首先需要基于2-3年容量增长需求,识别(三高一限)场景。

(1)高负荷场景:综合利用率:Max(UL PRB、DL PRB、PDCCH CCE)大于40%或者下行流量大于2.2GB;

(2)上行受限场景:UL PRB=Max(UL PRB、DL PRB、PDCCH CCE)大于50%或者上行流量大于0.3GB;

(3)高干扰场景忙时底噪大于-110dBm,且小区的重叠覆盖度低于5%;

(4)高楼层场景:高层建筑物内弱覆盖占比<30%,楼高30m~110m,且楼宇横截面<2000平,“中、高”场景价值优先级楼宇。

其次遵循“按小区评估,按站部署”的原则,替换为3D-MIMO基站。

(1)如基站是FD双层网的站,当载波需求大于4.5个时,宏站D频段模块替换为3D-MIMO;

(2)如基站是单F站,当载波需求大于1.5个时,一步到位,新增D频段为3D-MIMO;

(3)如基站是单D站,载波需求大于3个时,替换3D-MIMO;

(4)如果是高干扰小区或高楼宇站替换为3D-MIMO。

西安已完成西安北广济街庙后街(街道)3D-MIMO基站建设,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

(1)3D-MIMO提升高楼覆盖2~10dB;

(2)一个3D-MIMO载波比8T两个载波承载能力更强;

(3)3D-MIMO站点忙时平均用户数达到313,最大用户数达到373;

(4)3D-MIMO站点一个载波完全承载了8T8R站点二个载波的所有用户数,平均用户数由260提升到313,增长20%;

(5)3D-MIMO站点一个载波完全承载了8T8R站点二个载波的所有流量,忙时流量由19.4G提升到25.4G,增长31%;

(6)3D-MIMO站点小区平均用户体验在轻载(100用户)时提升50%,中(150用户)/重载时用户体验提升至2~3倍以上。

4 结 论

3D-MIMO通过引入更多振元多通道天线,利用水平和垂直天线阵列的三维覆盖有效提高网络速率和覆盖能力,减少干扰。合理的规划和实际外场测试结果表明,第一3D-MIMO基站的高阶空分复用能力可显著提升小区容量,解决站址难寻、单站容量不足等问题,第二通过采用3D-MIMO技術,基站可提供比宏站更高更深的覆盖,解决高层室内覆盖难,宏站覆盖差等问题;第三针对偏远地区光纤资源无法到户的问题,3D-MIMO基站+CPE方式可有效实现最后一公里覆盖,解决覆盖盲点;在即将进入全新的物联网时代,3D-MIMO技术将展现它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 布鲁诺·克拉克斯(Bruno Clerckx).MIMO无线网络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姜雍,王亚峰.TD-LTE系统3D-MIMO多用户性能研究 [J].现代电信科技,2014(04):19-24.

作者简介:许婷君(1979.0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项目经理,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猜你喜欢
赋形高楼载波
相干多径环境下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波束赋形方案
劈木头,盖高楼
高楼万丈平地起
基于SRS遍历容量的下行波束赋形性能研究
高楼逃生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
低压载波通讯测试仪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
具有散射对消功能的赋形阵列天线优化
一种双频载波相位周跳探测与修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