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研究常见的问题及创新路径分析

2017-05-30 12:41李燕
现代信息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新问题

摘 要:软科学研究旨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注重经济、社会与科技的“三位一体”性,讲究三者之间的持续与协调发展,并针对决策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之下,更好地实现科研活动的跨学科、深层次发展。要正视当前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并探索软科学研究的创新路径和方法,引入软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机制,更好地提升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问题;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T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3-0093-02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Paths in Soft Science Research

LI Yan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The soft science research aims at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modern level of decision-mak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inity" of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hree,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omplex problems in decision management practic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re carried out,under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can better reali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oft science research, explore the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and introduce 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oft science research.

Keywords: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blems; innovation; path

软科学研究以社会实践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复杂性课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要使软科学研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式方法,实现跨学科、深层次的软科学研究,并针对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全面提升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1 软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1.1 研究方法的缺失

在软科学研究的实践之中,研究方法缺少成熟的范式,面对开放而复杂的软科学研究课题,软科学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难以充分应对复杂的变化因素,主要是依赖于研究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并借鉴和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还缺乏固定而系统的软科学研究方法,这就使软科学研究陷入了瓶颈和困境,显现出软科学研究方法的固定程式与规则的匮乏,并且缺少软科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研究和思考。同时,软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度也明显缺乏,这就制约了软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1.2 研究方法过于注重定量分析

在软科学研究的实践之中,研究者出于追求时尚的科学性考虑,而在实践中过多关注和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形成软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义”倾向。然而,这种片面的研究分析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特点,有诸多研究内容是难以定量化的,无法实现定量的分析和论证,缺乏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研究,难以将仿真模拟的定量分析与实际情景完全对应和匹配,导致模拟仿真与现实的脱节现象,最终致使软科学研究结果过于机械化和表面化,缺乏总体层面的理性思辨。

1.3 软科学研究的人才匮乏

在软科学研究的实践之中,由于长期以来重硬科学研究轻软科学研究的观念,导致国家对于软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不足,缺乏对软科学研究人才的投入,对于一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政策法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区域战略规划发展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等方面,缺乏软科学研究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软科学研究的人才需求激增,要求软科学研究人才不仅具有跨学科知识,还有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复合型的实践经验,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国内软科学研究人才显现出严重短缺的现象和问题。

2 软科学研究的创新路径探索

2.1 从思想上重视软科学研究的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要从思想上关注和重视软科学研究,要从哲学的视野和高度,寻求决策和管理系统中的复杂課题的解决建议和对策,要充分认识到软科学的实质是方法论,要将软科学方法的研究作为关键和重点,全面提升软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要增强政府决策者对软科学研究的市场意识和成果转化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使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够较好地培育市场需求,深化软科学研究,更好地使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指导生产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2 加大软科学研究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的完善

在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实践之中,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软科学研究投入体系,不仅要获得财政拨款、科技部的软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的投入支持,还要开拓其他资金渠道,要争取社会团队和个人、企业事业单位进入到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体系之中,形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企业赞助、NGO组织资助、个人捐助等多元化的软科学研究投入体系,为软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2.3 完善和创新以综合集成法为主导的软科学研究范式

在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实践之中,要充分认识到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决策和管理系统中的复杂性课题,旨在为决策和管理部门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撑,它应当涵括信息支撑、知识支撑,形成“含金量”极高的智慧体系,不仅要运用模拟仿真的定量分析方法,还要从整体的、全局的眼光入手,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理性思辨、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做出理性而科学的定性判断。因而,要完善和创新以综合集成法为主导的软科学研究范式,并主要依循以下流程和步骤进行研究。

(1)定性综合集成。集成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专家,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专家体系,集成科学理论、知识经验、哲学智慧,基于多层次、多维度的层面,对软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的、定性的解读和诠释,进而在经验假设的前提下生成定性判断。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初步集成。定性分析获得的经验判断还需要用定量、严谨而科学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研究,要获取软科学研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建构数据信息的指标体系、模型体系,经过反复的仿真试验和论证,全面获悉对软科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要由各学科和领域的专家体系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初步集成进行综合,并以对定量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为前提,在人机交互的反复对比和调整之下,获得真实可靠的定量结论,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全面的认识,获得严谨而科学的科学论证结果。

2.4 完善软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机制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完善软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机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政策引导机制。要完善全社会的软科学研究合作共享政策引导机制,搭建软科学研究的数据库平台,通过完善协同机制,更好地实现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共享。

(2)战略联盟机制。要通过建构和完善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战略联盟机制,开发和利用研究机构独特的研究资源及人才优势,开创良性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赢的创新机制。

(3)资源整合机制。要建构和完善资源共享的整合机制,优化软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建构和完善软科学研究资源库,利用实时动态的交流平台,进行项目合作需求、课题讨论等信息的互动与交流,并注意关注软科学研究人才、技术和研究经验等隐性资源的整合。

(4)技术支撑机制。要建构和完善软科学研究的技术支撑机制,涵括动态信息子系统、统计数据子系统、决策参考子系统、合作交流子系统、专家子系统等模块,并实现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平台的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确保共享资源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2.5 提升软科学研究人才的整体素质

要加快提升我国软科学研究人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软科学研究的“领袖”人物,可以培养骨干人员到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学习和交流,通过“合作项目征集”、“合作研究室”等项目合作活动,吸引优秀的软科学研究人才,全面做好软科学研究的人才储备。

总之,当社会经济进入到全新的历史时代之下,要充分认识到软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要关注软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并探索软科学研究的创新路径,更好地为决策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琨,曹严.如何提升软科学研究水平 [J].经营管理者,2012(07).

[2] 李修全,玄兆辉,高昌林.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特点研究 [J].中国科技论坛,2012(09).

[3] 黄艳.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预测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0(03).

[4] 羅靖,常冬.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机制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调查 [J].情报杂志,2010(S2).

作者简介:李燕(1975.12—),女,蒙古族,内蒙赤峰人,副研究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自然科学。

猜你喜欢
创新问题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