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坚持二要改善

2017-05-30 21:26李冬青戴钢书
邓小平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

李冬青 戴钢书

〔摘要〕一要坚持,二要改善,这是邓小平在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基本思想。他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对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措施:坚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因此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邓小平这些重要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2-0121-06

坚持党的领导,使党永葆政治本色,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一要坚持,二要改善,这是邓小平在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邓小平关于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些论述,并尝试探讨其当代价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共产党的政党属性所决定的。邓小平指出:“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获得领导地位,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历史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合理地制定出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3〕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又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光荣使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能否顺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5〕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6〕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邓小平一方面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另一方面,他也敏锐地观察到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956年,他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7〕。因此,党必须注意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提出“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8〕。“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9〕邓小平坚持从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任务对党的新要求,提出了要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从总体上把握住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总方向,正确地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这在执政党建设理论上是一个创新与发展。〔10〕

1.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事业取得一个接一个胜利的法宝。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形象地概括了其地位和作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用“生命线”命题来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善于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識,汇聚力量,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邓小平十分重视加强和改善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当党和国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点以后,思想政治工作还重要不重要?怎样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对这些问题多次进行了明确的回答和深刻的阐述。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而“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11〕。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要求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提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做出了一系列关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有效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而且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更加彰显了这一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时代价值。〔12〕只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才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时候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当前,全体党员需要理解并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中心工作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从而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汇聚起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改革合力。

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强调党的制度建设, 作为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邓小平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面对“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工作带来的巨大损失和沉痛教训,邓小平意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因此,“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1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在健全和完善党的各方面制度上下功夫,特别是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在1980年8月1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他坦承目前有不少弊端存在于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制度中,这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产生了阻碍作用,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15〕。为了确保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确保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加速,必须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等进行改革。

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在制度建设上,邓小平尤其重视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制度。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16〕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制度建设:理念上,从构建“制度的笼子”到近来“补制度建设的短板”;实践上,三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改党内法规共54部,超过现行150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18〕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的十八大后推进党的建设进程中出台的两个重要法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已步入崭新阶段,为全面从严治党立起了守纪律讲规矩的戒尺,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精神的重大举措。

3.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邓小平以中国共产党自身革命与建设发展为基础,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其中的关键内容。1989年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一文中严肃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9〕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加尖锐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0〕如何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邓小平在遵守党规党纪、反腐倡廉、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均作出了经典的论述。

遵守党规党纪。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广大党员守纪律讲规矩,这是从严治党的首要前提。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并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21〕

2016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党中央又部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活动,正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效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

反腐倡廉。坚持从严治党,必须严惩党内的腐败分子。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有部分黨员干部丧失党性立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邓小平认为,如果“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实有失败的危险”,〔22〕更要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23〕。这是邓小平在1989年政治风波后,经过对党的建设进行教训总结后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给予的现实指示。

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连续推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等系列教育,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2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更是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的重要成果,这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执政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党员干部中就存在着搞派别、走特殊化、讲排场、远离群众等不良作风,邓小平就警示各位党员干部:“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25〕邓小平一直重视党风建设,认为党风可引领民风。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需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党风问题事关党的生存问题。习近平认为一定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26〕,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出台了多项措施:2012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了以群众路线为主题的会议,计划在全党利用用一年时间左右,进行自上而下分批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的坚持。这对于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路线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坚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牢固党的宗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基础、改进工作作风具有深远意义。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在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2〕〔3〕〔4〕〔8〕〔9〕〔11〕〔14〕〔15〕〔17〕〔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9,266,267,391,268,271,365,333,327,175,162.

〔5〕本刊评论员.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坚强政治保证——八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J].求是,2016,(8):9-10.

〔6〕习近平.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3-1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215.

〔10〕魏君,任中平.浅谈邓小平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J],党史文苑,2005,(24):37-38.

〔12〕代玉启.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的典型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0):12-14.

〔13〕〔19〕〔20〕〔21〕〔22〕〔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2,314,380,111-112,313,314.

〔16〕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9.

〔18〕周锦尉.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N].文汇报,2016-04-21.

〔2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394.

〔2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责任编辑王丽娟)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盐勘院行稳致远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里程
从严治党 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党的建设新常态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