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7-05-31 17:51赵楠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赵楠楠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小组合作模式的深入应用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凸显出课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融洽课堂学习气氛。本文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入小组学习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潜在优势,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了听课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弥补学生之间因存在的认知差异而对实际教学带来的阻力,提升自信、表达、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异质分组,合理分工

若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其合作学习前的成员分配是格外重要的。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模式,既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可作为展现学生在班级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

异质分组。教师首先要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基础条件及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在实行具体的分组安排,其小组形式要做到层次性,且组间要相对平衡。在设计小组成员过程中,可以遵循基础弱强合作、强强合作及同等生合作等形式,小组人数4-5人为最佳,促使学生在互相讨论学习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及参与热情,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在具体分工中,教师应该秉承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组内分工要明确:组织员、发言人(可再多设一名补充发言人)、记录员、资料员,专时专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近况来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调整,从而确保小组成员间时刻保持竞争活力,促使小组合作的凝聚力得到快速增强。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运作能力还不完善,往往都是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什么,逻辑不清晰,这就是所谓的思维碎片化。在以往常规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整合,全面认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小组成员如若想在问题回答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小组交流时必须做到,找准观点,理清思路,才能够有理有据地发表言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另外,倾听对方的观点,产生自我多元的认知,也是提升思维的有效路径。

例如:在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就文中所出现的圆润、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等词组的含义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教师让每组成员都依次回答出自己所理解的词组含义,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结合课文进行讲解。在深入学习中,教师可以向每组提出不同的词组,如微不足道、接連不断、持之以恒及孜孜不倦等,让每组成员来讨论说出其相近词,学生在讨论后,会相应的得出微乎其微、连续不断、锲而不舍及孜孜以求的答案。教师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每组选派几名学生针对不同词组进行造句。由于本文所要表达的是通过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来告诉世人只要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以这一观点为依托,让小组成员们细细品读文章后,在文中找出可以体现出李时珍最终成功编著《本草纲目》的关键词。小组成员在积极讨论研究后,可以得出“立志学医”、“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等。通过这样方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编写著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感受到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之中,可以各自陈述观点,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及思考能力,达到高效、自主的学习目的。

三、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可以提升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设备可以将课文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由此学生可以对于文章内容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知,更加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课文《父亲和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上采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在讨论中深入的了解课本内容,认知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以此来让学生深刻的懂得环境保护及关爱自然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设计内容有如下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几组鸟的种类图片,并让每组学生辨认出是哪个品种的鸟类。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从而顺利的开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通读后,学生可以透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深刻体会到父亲对于鸟的热爱及文章中“我”对鸟的保护心态,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才能构建出美好的世界家园。教师根据实际讲课内容,适当穿插着为学生播放一段鸟的叫声,让学生闭上眼睛,引导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去构想出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美妙的鸟叫声让你看到的什么?最后,针对课文中对于父亲的一段描写:“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下张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中的“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两个词组所代表的含义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小组分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在朗读结束后试着让学生找出可以表达出父亲爱鸟的段落及词组。随着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人与鸟和谐共处的相关娱乐视频,从而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课文所传达出的寓意。

另外,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具备自己操作多媒体的能力。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PPT、文稿、演讲、技术支持,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台上展示,这不仅是一份兴趣,更是一份自信的体现。

四、精彩互动,提升素养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认知能力外,还要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利用好新知识讨论及应用拓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由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分组讨论时会就同一个问题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这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在班级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此以课文《夜书所见》为例:文中所要描绘的是秋天夜景图,重点表现了诗人独自孤身漂泊在外,寂寞悲凉的心境。作者主要抒发了一种思想故土家乡、思亲怀旧的情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就文章中出现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一句让学生结合全文来进行小组讨论,并做出解释。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会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说作者是先听到了蛐蛐的叫声后看到了灯亮,随后猜想到是有小孩在捉蛐蛐;而有的学生产生了质疑,认为是作者意会错了,应该是先看到亮着的一盏明灯后再猜测有小孩捉蛐蛐。学生在这种讨论互动的氛围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在得到教师的解答后,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所要传递出的感情等新知识加以认识及巩固,就问题本身的拓展性内容得以更好的延伸。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所得出的不同观点正是在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摩擦下所產生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可以自主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需结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合理设计出所要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合理的进行分组及时间设定,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香琴.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11).

[2]卢姗姗.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7):131-131.

[3]刘红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3):00267-00267.

[4]张明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祖国:建设版,2014(8):187-18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