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2017-05-31 17:57更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更松

摘 要: 数学知识在人类知识结构中显得极其重要,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探索;能力养成

如果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从事有明确的数学目标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经验,那么很显然,使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和核心是要提供好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张天孝先生在《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文中说:“主要是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活动。”这句话中,“数学材料具体操作活动”并不难理解,而“形象探究活动”,笔者以为,既包含实物、图形等具体形象,也包含着思维中、想象中的事物,即脑袋瓜中籍以进行思维、想象等活动之“隐形”形象。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究: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好的数学活动?怎样经历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呢?如何让我们的“经历”带给“经验”生长的力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

一、感官体验的积累

小学数学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具体的操作,从而获取第一手直接的感官感受。亲自动手操作的价值并不在于对于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有效地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如就小学三年级对三角形内角的学习来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意撕出一个三角形,然后通过相关的测量工具对其进行测量,看看是否三个内角加起来总是180度,这一操作过程虽然简单,但是通过最为直观的感受,学生能够更多地获取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应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的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对学习、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三、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

在课堂上,我经常巧设疑问,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山穷水尽疑无路”处,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进而再让做对的学生当别人的小老师。这种探索的过程不但使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更让他们体会到学数学是快乐的。例如,教了有理数的乘方以后,我让学生做课后的两道习题,趣味性非常强,下课了,有的学生迟迟不肯离开教室,原来是钻到数学里拔不出来了。有的学生告诉我说:“老师,原来数字有这么大。”还有的学生问我:“老师,还有其他数字吗?”我顺势引导学生:“这类题有规律吗?换道类似的题你有信心挑战吗?你能给自己出一道这样的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都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有人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被强制性地去思考”,学生更是如此。“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每一学期初,我都会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会学。

四、融会贯通,敢于创新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要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回忆,运用辐合求同思维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达到获得知识板块有助理解和迁移创新的目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反馈、反思,迁移等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到,能掌握整数计算的各运算定律,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合理的计算,尽量使用简便算法。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在教学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这里,就算是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中遇到能够使用简便的方法,也提倡学生大胆的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只有这样“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会达到辩证的水平,对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才不致于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而是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确切的解答;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大有发展。

五、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教材的改革,很多数学问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初,当教师告诉学生某个问题有很多答案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惊讶。这时候学生可能是茫然的,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能回答准确,有的学生却偏离了方向,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在努力思考。这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尤其要关注差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只要学生敢说,教师就要给予鼓励。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深化基本活动经验

从本质上讲,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取,除了一定的实践领悟外,有效沟通交流也是其有效的获取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在谈论中汲取他人优秀的经验,从而完善自我。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按照成绩的和兴趣的多元化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教师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各个学习小组通力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沟通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协作能力,并获得实用的基本活动经验。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小学数学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