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认知冲突,追逐知识真相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堂教学问诊

2017-06-08 04:59严育洪顾利国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乘数竖式钓鱼

◇严育洪 顾利国

制造认知冲突,追逐知识真相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堂教学问诊

◇严育洪 顾利国

一、“望”:病例观察

教学例1:0乘任何数都得0。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我听过,我来讲。

师: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等会儿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

生:有一天,小猫背着鱼篓,拿着鱼竿,高高兴兴地去河边钓鱼。来到河边后,看见蝴蝶飞来了,于是它就去抓蝴蝶;一会儿蜻蜓飞来了,它又去抓蜻蜓。一天下来结果什么也没抓到,鱼也没有钓到。

师: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啊?

生:因为它在钓鱼的时候抓蝴蝶去了。

生:因为它又钓鱼、又抓蝴蝶和蜻蜓。

……

生:因为它一会儿去抓蝴蝶,一会儿又去抓蜻蜓,做事情三心二意,所以既没有钓到鱼也没有抓到蝴蝶和蜻蜓。

师:你回答得太好了,小猫因为做事情三心二意,所以不能把事情做好。同学们学习知识也是一样的,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师:假设还有几只三心二意的小猫,如果每只小猫钓到的鱼的条数是0,那么2只小猫钓到的鱼的条数是多少呢?

生:也是0,因为1只小猫钓0条鱼,2只小猫就是2个0,2个0相加还是0。

生:我也认为是0,因为2只小猫钓到的鱼的条数就是2个0,我用0×2=0,所以也是0。

师:如果是这样的3只小猫钓鱼,可以钓多少条鱼?如果是4只、5只小猫呢……

师揭示:0乘任何数都得0。

教学例2:用竖式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出示主题图(如图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102×4”。

图1

师:102×4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呢?

生:把102看成100,100×4的结果是400,所以102×4的结果大约是400。

生:因为102比100大,所以102×4的结果比400要大一些。

师:那102×4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

教学用竖式计算102×4。先算个位上2乘4,结果是8;再算十位上0乘4,结果是0;最后算百位上1乘4,结果是4。所以102×4的得数是408。

……

课尾,在学生解答最后一道练习题(如图2)时,教师巡视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计算105×2时没有列竖式,于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列竖式。

图2

在解答第(2)小题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解题过程:

105×2=210(厘米)

500-210=290(厘米)

105×3=315(厘米)

290<315

答:剩下的红丝绳不够编3个中国结。

二、“切”:病理诊治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其计算程序与一般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但计算的过程更加简单。虽然,这样触手可及的同化学习,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但也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缺乏挑战性。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跟我学”,那么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越来越感到无趣。对此,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增加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是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认知冲突。正如上述课例中的执教教师一样,一般教师都会遵照教材编排顺序,先教学例1,再教学例2。因为按照惯例,我们一般会把一些知识障碍拎出来先期突破,似乎这样可以为后面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然而,在教学例1的时候,教者虽然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情境,但也只能让学生感到一时的有趣,却无法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知识有什么用、在哪里用,一直等到学习例2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小猫钓鱼”未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课例中“小猫钓鱼”的故事占时过多,很容易让学生三心二意,影响和挤压主体性知识的教学。引入情境还是简练为好,点到即止。

为了能够真正“钓”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不妨把原来的“顺叙”教法改为“插叙”教法,也就是直接教学例2,然后在列竖式计算102×4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遭遇新知——“0×4是多少呢”,此时再插入例1的教学就显得自然,因为它是问题的关键,于是就成了学习的必然,而不再是教师的刻意安排。也就是说只有完成了例1的教学,例2的教学才能 “水”到 “渠”成——让学生先进入知识的主渠道,遇到问题,进而自觉去引水。

或许有教师认为,这个“插叙”会让学生感到突然,会打断学生原本顺流而下的思路。其实这只是教师的感觉,如果你站在学生的角度,就会发现这样的“插叙”是真正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在学习的道路上见山过山、见水过水,也就是说见招拆招才是真实的学习景象。由此可见,在这节课中,“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个结论只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具体计算中的一个新的知识要素,它们完全可以融为一体,无须人为割裂成两个不同的例题。

此外,在教学例2时,估算和计算也可以融为一体。我们不妨使学生的估算思路 “把102看成100”可视化,画出下面的示意图(如图3):

图3

这样一画,既让其他学生形象地看到了这一学生的估算思路,又能在接下来计算的时候想到这样的口算方法:100×4=400(个),2×4=8(个),400+ 8=408(个)。此时,估算发挥了三大功能:得到了一个大概的结果,为计算结果确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由此启发了一种口算的方法。这样的估算,学生会深深地感到它确实是有用的。

二是在习题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认知冲突。为什么许多学生不喜欢计算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计算课的大量练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重复做题,往往难以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显得平淡无味。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和开发习题,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无奇的习题亦能产生奇效。例如上述课例,例题之后教材安排了这样一组计算题(如图4)。

图4

一般教师就会让学生做一题又一题,单纯地追求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对此,我们可以在例题和这一习题之间设计一个知识上的“摆渡”,让学生发现这个练习的价值。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拿例题102×4=408,如此进行提问:“仅看此题,我们发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得数中间也有0’。那么,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以此引发学生新一轮的探究热情。教师顺势出示前 3个算式 201×3、109×8、607×4作为学生的探究材料,学生经过研究或计算发现“如果中间有进位,得数中间就没有0”。教师紧接着出示最后1个算式804×5,学生发现 “如果中间有进位,得数中间也可能有0”。最后,我建议教师补充类似“504×2=1008”这样的题目,因为通常学生会对积中出现两个“0”感到不安而无法掌握,所以易造成如下错误:504×2=108。由此让学生在一次次认知冲突中,不断更新原有认识,如此“一波三折”的练习让学生不得不 “一题三思”,赋予了原有练习新的价值。

再如,最后那道中国结的练习题,我们同样可以进行技术层面的处理,使之对学生思维更具冲击力:等学生做完这道题之后,教师去掉中间问题,直接出示:“奶奶买了一根5米长的红丝绳编中国结。编一个中国结要用红丝绳105厘米,现在编好了2个中国结,剩下的红丝绳还够编3个中国结吗?”这样合二为一的处理方式,学生除了采用原有计算方法外,或许就能直截了当地采用“105×5=525(厘米)”这样更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判断。教师不应满足于此,而要指出采用估算100×5=500就可以解决此题 “够不够”的问题。当然,如果有学生认为“105×5无须列竖式计算,口算也很容易”的时候,教师应当加以肯定,而不必提醒甚至强迫这些学生非得列竖式计算,正如上述课例中,一些学生在计算105×2时没有列竖式,或许他们就已经发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有一个好处是易于口算,这正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特别之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全课总结的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根据今天的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课题猜想下节课可能会学什么。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能会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或课前预习。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无锡市新吴区南星苑小学)

猜你喜欢
乘数竖式钓鱼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调换数字
看错了数字
转化,让计算更简便
钓鱼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