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017-06-09 01:37朱琼花
职业·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课件

朱琼花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笔者在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尝试,探索出了一种“用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有效教学方法,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案例,现分享如下。

一、案例:古诗词单元导学

在教学古诗词单元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笔者精心设计了一节活动课,课题叫做“爱上古诗词”,共由五个小活动构成。

1.活动一:导入激趣

导语:“生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幸运。因为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美妙绝伦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濡养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让我们的国家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不信大家看下面这对夫妻,他们连吵架都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课件展示网络上流传的夫妻用古诗词吵架的笑话,让学生朗读,要求注重情景的模拟,读出对话的味道。接着,笔者用课件展示了活动二。

2.活动二:看图猜古诗

各小组根据课件展示的一幅图片,猜出一首古诗,默写在纸上,时间3分钟。提前写出来且正确无误的小组加3分,在规定时间写出来且无误的加2分,写错了的小组没有分。图片内容(略)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缩小思考范围,笔者给了学生一点提示,“这幅图里有哪些意象?表现的是什么题材?”

3分鐘后,各小组交出答案。笔者对各组的答案进行点评。只有一个组默写的是《赠汪伦》,笔者把正确的答案放在最后点评。有一个组写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笔者的点评是:“图里没有蓑笠和雪这两个意象”。一个组默写的是柳永的《雨霖铃》。笔者的点评是:“《雨霖铃》描写的是一对恋人离别,图画上分明是两个男人,而且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一个组写的是《送元二使安西》。笔者的点评是:“这首诗里没有出现‘船和‘水这两个意象,与图画里的意象不合。”还有一个组写的是《送孟浩然之广陵》。笔者的点评是:“虽然诗歌和图画里都有‘船和‘水的意象,这点比较符合,但诗里说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而图画里的船则刚刚离岸。”

做完这个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人主动提出再来一题。课件展示活动三继续。

3.活动三:根据下图提示,各猜一句古诗词

这是近期流行于微信圈的一个看图猜古诗词的玩法,笔者认为很有价值,于是借来课堂上一用,学生果然很感兴趣。图片上共有八组图,分别表示八句古诗词,由各种事物比如牛、马、羊、猪,花、草、月亮、星星、杯子等等组成。如第一组图有一把刀、一个箭头、一个猪头、一只羊四个物象;第三幅图有草、眼睛、牛和羊四个物象等等。由于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一时还有点无从下手,笔者就其中的第7句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有学生马上就猜出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笔者及时给以鼓励,给这个学生所在的小组加了一分。这下子更加激发了大家的斗志,所有人都开动脑子,搜索记忆,终于,一句接一句都被猜了出来。当所有诗句都被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

4.活动四:默写古诗词比赛

给每个组分发一张纸。课件展示比赛规则:

第一,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一起回忆小学初中学习过的古诗词,并默写下来。越多越好。

第二,默写结束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换默写出来的古诗词,交换后先统计数目,再找出错误,进行修改。

第三,修改结束后,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汇报数目和修改情况。

第四,展示结束后,把各组默写的诗词数量以及修改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评价依据。

由于这个活动是各小组之间的比赛,存在竞争,所以在修改其他组默写的古诗词的时候会特别认真甚至挑剔,连不规范的书写都会被挑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修改者通过修改加强了记忆,但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被挑毛病太多的组会有意见,有情绪。笔者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总结的时候及时疏导,消除了组与组之间的不愉快。

5.活动五:古诗词朗诵

这个活动是为了缓解上一个活动带来的紧张和疲劳,是一个比较轻松同时又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朗诵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衡量学习者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朗读时节奏的划分是否正确,语气、语速、语调的把握是否合理,都是与朗读者对诗歌内容、情感、主题的理解是否到位有关。所以,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课件展示活动内容:

各小组从自己组默写的诗词中挑选1~3首练习朗诵,注意正确划分节奏,5分钟准备时间结束后,各小组上台展示。朗诵形式不限,可以配乐、伴舞、吟唱,鼓励合理的创新。

这项活动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学生在朗诵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有配乐朗诵的,有配动作朗诵的,还有一个组的一个女生自己编曲把李白的《静夜思》唱出来的。说实话,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大大的惊喜和感动,让笔者不知不觉更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了,就像他们通过这节课不知不觉更爱古诗词了一样。

二、案例分析

设计这节课是为了在学习古诗词单元之前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激发学习兴趣。从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从设计到实施都是非常成功的。这个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功的要素。

第一,活动一:巧妙应用网络资源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两个学生的情景模拟又激发了大家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活动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活动二: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不只在于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于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和掌握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比较不容易讲清楚的概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活动把学生彻底激活了。他们不由自主地主动提出要再来一题,为活动三蓄足了势。

第三,活动三:让学生尽情体验了一把成功的快乐。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被这个活动激发起来可能不只是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有他们失去的自信。活动到了这里,学生没有疲倦或者懈怠。他们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地期待着在下一个活动中一显身手。

第四,活动四适时地引入了竞争机制,把学生的情绪点燃得更高。设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承前启后,让学生盘点一下自己过去学习过的古诗词,并且通过与同学的竞争比较,激发起他们记忆储备古诗词的自觉意愿。

第五,活动五的设计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前面几个环节中的紧张和疲劳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方法,明白朗诵在学习诗歌中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云南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古诗词意象课件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古诗词中的新年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玉人”意象蠡测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