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活动”助力中职生语文素养的思考

2017-06-09 02:51姚怀一
职业·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中职生

姚怀一

摘 要:中职学生是直面社会就业的群体,除了掌握一技之长外,最基本的便是学习合理地与人交流,学会倾听与表达,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职生闲暇生活的思考,为增进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生 闲暇生活 语文教育

于中职生而言,语文课的学习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又貌似无助专业学习的优势,而成为边缘学科。再加上部分中职生语文学习基础本身较弱,到了职校后对语文科目“爱不起来”。但是,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因为同时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得它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特殊的地位,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对语文“爱起来”。

一、我国闲暇教育现状

我国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年仅为一半左右,学生有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据统计,当前中职生闲暇时间的安排主要是看影视、聚会、听歌以及上网。他们对闲暇时间的处理,关系到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甚至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开展闲暇教育也是当前中职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语文学科与闲暇教育的关系

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表明,闲暇生活对语文学习有重要影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价值地利用闲暇学习时间。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活中来,反映着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中职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语文学科在边缘化的同时“因祸得福”,教育工作者可以“自由”地在教学中实施闲暇教育。自由是闲暇教育的精神和内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可以依据自身的性格、爱好、方法选择听说读写的内容,进而收获感知、进行思考、深入体验、畅快表达。

三、如何从闲暇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值得职教语文教师思考的是如何将学生日常的闲暇活动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当前学生的闲暇内容安排可以发现,大众文化在中职生的闲暇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此,就以影、视、歌、微博、微信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将它们作为中职语文课堂资源的“补充剂”。

1.影视文化

当今时代,影视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对各阶层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中职生因为闲暇时间相对更多而与影视有着更频繁的接触。影视具有的形声兼备、直观性强的特点正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缺乏的,并且,影视资源包罗万象、取之不尽,更具有时代性,其吸引力远胜于国家教育部选编入册的课程资源。因此,中职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影视文化适时地引入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疑,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影,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剧情情节或人物形象等,让他们参与讨论和分析,活跃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因为学生观影要做好鉴赏指导,包括把好鉴赏内容关,让学生了解影视的基本常识和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目前,中职语文课程中有不少经典作品都已拍成影视和舞台剧,教学时可将教学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观影中各抒己见,寻求答案,使语文学科与影视资源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如在教学《雷雨》时,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让学生通过观看舞台剧和分析人物特定语言展开讨论。因为《雷雨》话剧情节起伏剧烈,人物颇具典型性,因此在交代社会背景和人物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可安排学生模仿表演,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影、读文本、表演、思考、探讨,不仅增强了“听、说、读”的能力。此外,借助教学文本,启发学生对爱情主题的正确认识。

2.流行歌曲

流行音乐在中职生的闲暇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于家庭和课堂教育。语文教师需要正视和积极接触当前流行音乐的基础上,从中挖掘其中的语文性。

细观流行歌词,它除了具备“音乐美”外,还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不仅富于活力和哲理,更是值得推敲和阐释的诗歌文本。当前,流行歌曲更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不少语文教材中开始出现它的身影。如罗大佑的歌曲《现象七十二变》编入《大学语文》,周杰伦的《蜗牛》出现在三年级延伸阅读教材中。歌曲入语文教程也表明了教改的力度。它的不断创新积极与时代接轨,使语文教材更有“文化”、更贴近生活、唤醒孩子对语文文化本身的热爱。

流行歌曲的歌词借助高雅的文化,巧妙运用语言修辞和意境营造增加了审美蕴含,在语言形象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在筛选机制上将流行歌词实施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优秀歌曲鉴赏课,通过学生提前自行收集精美的歌词,然后组织开展课堂共享与点评。

3.微信和微博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当前,手机在中职生中基本普及,微信、微博更是成了近年来年轻一代的一种文化。它带着极强的生命力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成为青年人群与人沟通、分享、获得存在感的一种生活方式。

面对铺天盖地、随处可见的短信、微信,引导学生鉴别,使学生能正确地欣赏、去伪存真,从语文的角度赏析短信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要务。优秀的微信微博讲究文采,语言风格异彩纷呈,修辞方法恰到好处,表现手法或幽默或典雅或平实,呈现的微信往往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又令人回味无穷。除了有意识地多收集格调高雅的精华短信记录外,可组织学生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修辞格运用的巧妙之处,再设置特定情境,进行仿写创作,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

向闲暇生活借力,使中职语文教学挥别寡淡和无趣,使中职语文课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助力,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素养。首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明确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应树立科学的闲暇观和一定的闲暇技能。教师只有自己做“生活有心人”,成为紧随时代发展的弄潮儿,才有能力帮助和指导学生合理支配闲暇时间,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审美,促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孔庆东.四十不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孔庆东.怎么学语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吴玉芳.语文闲暇教学谈[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6).

[5]區培民.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6]曼蒂.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嘉兴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中职生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