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

2017-06-10 17:10李星平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必要性

李星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学科的课改活动都在积极进行着。语文课改是高中课改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 必要性 课改原则

一、高中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面平衡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人生规划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它对语文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學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况且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下,老师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语言的魅力。此外,老师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而是转变为以人文教育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原则

1.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并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期,他们生机勃勃,乐于探索。老师不能采用“填灌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老师应该设计—个轻松活跃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轻松、平等、和谐的语文课堂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语言的魅力。新课改的教材也较以往不同,其注入了新鲜文章,改变以往说教的面孔。北京某些地区使用的语文教材中也加入了网络词汇,响应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活跃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活跃自己的思维,敢于想,敢于说。老师在营造轻松活跃课堂氛围时一定要保持亲切的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设计多种教学方式

老师应该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添加多种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单纯地听老师讲解的课堂状况。比如,为锻炼学生口才,语文老师可以组织答辩比赛,将班级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单独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辩论。也可以模拟“面试”,部分学生充当面试官,部分学生充当应聘者。让他们感受一下社会生活。不管何种教学方式,老师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发学生发挥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

三、语文教学要讲技术,更要讲艺术

首先是教学语言设计的艺术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通过有趣的表情,精辟的概括,恰到好处的方向,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培养开放的心灵,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其次是教学情境设计的艺术性。教学情境创设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营造出特殊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氛围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有效地完善教学和学习。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而且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本领。

再次是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一石击起千层浪,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寻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探索和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所学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不到位的理解,因此导致了课堂教学的片面理解,认为问题一步一步,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当问则问,不当问是不问,更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毫无价值的发问,这只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学必需的。高明的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熱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能穿过墙壁看世界,应该是开放的和延展性的,它不仅限于课堂,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好课的重要标志,是可以通过文章中的一点美德进行延伸,教室的外面使实际生活,现实的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生成和构建新的认知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才是教学改革的初衷和归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内容广泛,内涵丰富,许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去寻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文言文的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依靠的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参考文献

[1]彭勇.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J].读书文摘,2016,(17):228.

[2]张长青.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探究[J].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3):12-12.

[3]刘月敏.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6):305.

[4]张运清.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8,(9):65.

猜你喜欢
必要性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