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课程项目式教学中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017-06-10 07:43孟佳文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科学合理

孟佳文

【摘 要】 目前高校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由教师直接評价结果;而将“实践项目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通过共同设计或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则要求突破单一考核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主动思考、协同学习的能力等都需要得到有效体现。

【关键词】实践项目 考核评价 过程评价体系 总结性评价 科学合理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开始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设立了“综合学习时间”。近年来我国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纷纷推行“项目式教学”,而艺术设计专业更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需求,“实践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为广泛。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项目引入课堂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一般按照分组、分工进行相关设计和制作,同时在教师的相应的指导下,共同讨论并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设计。这其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是实践项目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过程性评价更为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中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传统课程的考核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部分应用,对学生能力形成、素质渗透等内容不能很好考核评价。第一,传统考核模式中以期中、期末为考核基准,以一次大的作业考核为主,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批阅,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且一两次作业无法准确地显示出学生全面的学习状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第二,考核内容缺乏与岗位的贴近度。考核内容基本由认可老师自己拟定,除了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和个人偏好外,考核内容还会存在与社会岗位的贴近度有一定距离的问题,考核内容与培养目标也有差距,无法很好地达到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第三,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严重。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课程最终考核一般是以完成一份整体的创作设计作品的打分为主,对于学生在设计课程进行过程中分阶段考核较为缺失,严重影响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全面的评判,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热情减弱,甚至出现“打酱油”现象;第四,考核手段和方式过于单一,基本以学生交作业,老师给成绩的单一方式进行,学生上交最后设计成品,老师进行课后逐个打分,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对于设计作品没有自己的表达阐述,缺少相互评价、讨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没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对于学生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也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中,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不能等同于传统课程学科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注重的是将知识、技能、素质的考核融入到项目设计的完成过程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过程控制和成果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意识、良好职业行为和态度,提高专业应用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中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容易引起不公平现象,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风。因此其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时需引入量化概念,分解评价指标,尽可能减少主观性,提高合理性。同时,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出于过程质量控制的需要,更需要层层把关,步步确认,从而保证最终结果不偏离客户的既定目标,因此过程进行极其重要。针对学生在具体实践项目进行中的分阶段完成评价、不同分工的PPT讲演等都应纳入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中,结合最终的成果评价,进而有效地提高学风,激发学习实践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中的过程考核评价,则需要更为量化、细化地进行分解,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打分的模式,运用多种评分手段和方式,形成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考核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控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岗位核心竞争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实践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协同学习的能力。

1.强调分阶段过程评价,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动画专业镜头设计课程中的动画项目案例,设置为过程考核成绩占60%,总结性考核成绩占40%。项目开始时,一般按组分类,每组4—6人策划完成一个设计方案,每组成员则有相应的分配任务。一个项目分为5—6个过程阶段,将这几个分阶段的工作任务考核作为过程考核,包含组内自评(20%)、组间互评(30%)、教师评价(50%)三个部分。组内自评不仅体现考核的公开、公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考评中,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并不断进步;组内互评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项目分工合作的能力和团队学习意识;教师评价主要根据学生情况客观打分,根据学生在任务进行过程中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三者采取一定的比例折算出各部分成绩作为过程考核分数,体现合理科学公平的过程评价体系。

2.强化阶段性项目答辩环节,有效区分小组间成员差异

在阶段性考核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讲述和答辩环节。在镜头设计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每个工作任务阶段设置相应的讲述和答辩环节,以组为单位对阶段性完成的设计内容进行总体介绍和分块个人讲述,教师进行相应的提问和指导,以此有效地区分小组内成员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数量,形成差异化评价。这对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和方案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设计项目的绩效目标按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解,考核其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使绩效目标更具体和具备可操作性。

3.依托结果导向原则,形成科学有效的成果评价

结果是衡量一个设计项目完成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客户最终满意程度无疑非常关键。当然,在成果评价中不仅需要关注结果和任务的完成,同时更需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努力程度。在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包括指导设计团队建立工作目标;监督设计团队完成工作任务;帮助设计团队解决工作问题等。通过教师考核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探索实践项目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和体系构建的思路,研究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中如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进行過程控制和考核,对实践项目设计课程的开展,对帮助学生真正学会主动思考、协同学习和工作,提高自身的岗位动手能力等有较大的意义。同时有效、完善、科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全面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加快建设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科学合理
建构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谈羽毛球的步法教学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考核评价机制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