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农村建设模式初探★

2017-06-13 10:50陈文术符栓杨蔡宇鑫
山西建筑 2017年13期
关键词:黎族民宿景观设计

陈文术 符栓杨 蔡宇鑫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三亚新农村建设模式初探★

陈文术 符栓杨 蔡宇鑫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通过调查三亚市南山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了村民生活现状和民风民俗,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景观规划思路上增加了中心景观及节点设计,为可持续宜居型美丽乡村建设景观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新农村,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2016年仅在三亚全市就启动了47个行政村进行美丽新农村建设计划,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村庄的多元化拓展,以南山村为例,对其景观进行改造设计并探讨可持续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以期对其他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1 三亚市南山村现状分析

1.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南山村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东南侧,南山岭北麓,紧邻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大小洞天景区,交通区位良好,与G98海南环岛高速相连,距三亚市区约1 h车程,离正在建设的崖州古城区仅15 min车程,村庄总面积占地约2 000亩,居民1 214户,约5 800多人,全村分为10个自然村小组。

1.2 丰富的文化底蕴

南山村的黎峒文化——黎族是崖州地区最早的居民,当前南山地区生活的居民中,九成以上为黎族,崖州的黎族文化既保留了原始的信仰,也融入了汉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长寿文化——崖州地区是海南著名的长寿之乡,据统计,南山村4 500位居民中就有百岁老人超过10人。盛景文化——以南山寺和大小洞天为代表,既是固有的自然山水景观,也有历代文人的撰文构成的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500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

2 景观设计思路

景观设计注重村庄改造与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在整体规划的方面,本设计的主要想法是保持原有的生态,力求以增添植物、修复地面铺装、改造民居环境以及设计主要的景观中心点等方式,调整并将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现代农业培育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所以要努力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在“质量、效率、外汇收入、生态、观光”等方面制造相应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不破坏村庄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以黎族为主题的新农村。

南山村全村人口99%为黎族,具有丰厚的黎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应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农村建筑不同于高开发强度和大的城市建筑形式,通常接近人类的规模和注意与环境协调。如南方过剩,院子里的院子,院子里的中国北方,客家土楼,西藏地区的瞭望塔,当地都有不同的风格。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院子里,种植蔬菜,西瓜和甜瓜或养殖家禽。同时,农民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根据市场变化,经济模式与高收益和效率高。这不仅繁荣了经济,但也成了一个美丽的旅游风景线。大门口设计见图1,中心景观效果见图2。

2.1 “一个”中心,“两个”主要节点

新农村景观设计应该与现代农业生产协调,合理使用景观生态原理,考虑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需求。

首先,农村景观不应只有一个人造耕地,除了大片的农田,有大量的森林和湿地。设计应该基于生态原则,绿色,加上水的特性,使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的快乐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促进自然循环,构建生态走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山、水、植物、建筑乃是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者说是四个主要的手段[2]。在南山村的整体规划布局上,本设计主旨利用一个中心景观,以凉亭、水景、假山和游步道作为主要元素,在原有植物基础上增添品种,丰富生态,营造诗画般的古典园林意境。两个节点分别为生态农家乐园和温馨舒适的民宿,为旅客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塑造出良好的口碑,吸引周边前来游玩的旅客驻足,辐射至周边,带动全村相关产业发展。

2.2 引人注目的焦点

作为旅游村庄,其入口作为其园林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部分,在入口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发挥地方性、民族特色,举一反三,通过潜心设计来增加景观的内容,使其看点更加丰富,增加视觉多样性,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保持和谐协调。本设计项目以中国古典寺庙园林建筑为基础,远可与南山寺庙建筑相呼应。

让前来观光游玩的旅客一目了然,植物配置方面以鲜艳长花期的低矮灌木为主,如软枝黄蝉、龙船花、长春花、扶桑、柳穿鱼等。

2.3 以传统的文化为特色

根据南山村的特殊个性,打造南山脚下南山村的宜居型美丽新农村,加入海南黎族文化特色,从景观艺术的角度,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使用富有健康积极寓意的黎族纹样,装饰房屋墙面及窗台,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小品,如篱笆、栏杆等。花园景观不仅要创造审美个性的影响,强调了大众参与也是景观设计在新时期的要求,因此,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可以继承和扩展。正因有了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才得以使园林景观的造型千变万化,激励设计师迸发灵感,努力创作,进而推动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

2.4 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对于绿色生态资源景观特色,利用自然要素,如林地、绿地和湿地景观系统在山区新农村建设方案中的应用,进而体现农村的特色。以南山村为例,其周边区域大山水格局良好,植被茂盛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未形成系统的景观格局,植被缺乏梳理和利用。从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乡村景观的特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适合当地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目标。同时,分析了乡村景观的各种景观要素,特别是土地格局和文化特征,得出了地理与文化因素和规律的关系,以及地理因素的合理配置,结合当地文化因素,缓解了当地文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忽视文化因素,从而达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目标。

由于山区农村景观设计不可按照死板的套路来设计,要以植被覆盖、视觉感官效果为主要设计思考面进行设计来达到景观的低碳减排、减少污染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打造品牌健康的食品,开发多元化健康产品,做好健康食品深加工,开发养生酒,保健品等,使产品更加多元化,直接面向消费者,打响品牌。走向现代化营销模式,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推广特色农产品。

除了减少生态资源消耗外,山地农村风景名胜区建设必遵循统筹协调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改变了原有粗放型建设方式[3]。

3 创造特色重点景观

以南山村为例,通过建设农家乐来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家后院可以利用当地区域经济中的果树资源优势,如芒果,草莓,西红柿等,转化为独特的旅游休闲产品,旨在运用农业高科技手段,引进名、物、优、稀、新品种,创造景色秀丽、终年花开、四季果香、融生产经营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游客可以自己做,追寻农家的情趣。在田野里,采摘一些无污染的新鲜蔬菜;去小溪捉龙虾、泥鳅、螃蟹,然后自己动手做饭。有绿色的蔬菜,鱼和虾是美味,还有自制农家酿酒,让人吃得流连忘返。同时开辟让游客参与的黎族特色文化活动,不仅促进了人们的消费,还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让人们耳目一新。除此之外,在旅途中添加一些有关黎族风貌的小品,宣传牌,导向牌等,让人们在没有正式进入村落但是已经在行进的过程中先领略到黎族的特色风景。

根据前文所提及的农家乐节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解决了餐饮游乐的问题之后,想要留住匆匆前来游玩旅客的,唯有温馨干净整洁的民宿。民宿以及自给自足的做饭的体验项目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有着无比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故地重游的感觉。

在南山村内推广民宿,对南山寺和大小洞天的游客来说从单纯观光型旅游风景区转向休闲度假旅游区过程中起的作用如下:

1)从单一观光角度转向多角度观光。

以前只是风景名胜区一日游,而现在除了游景点还能体验特色民居生活,为旅游提供了多角度体验。

2)从一日游转向多日游。

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价值心态不同,休闲度假旅游者往往是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而且消费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民宿是给了休闲度假旅游者一个更好的选择。

3)增加村庄经济可重复性。

很多游客到景区旅游觉得一次就够了,回头客很少。休闲度假旅游说到底就是服务型产业,并具有目的地重复性的特点。大力推广民宿,让来南山村的游客不仅仅是对景点的前来一看,还增加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复性。

创意民宿如图3所示。

4 结语

南山村作为三亚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的代表,设计不仅是建设环境景观,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不限于传统农业单一模式,也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打造成新农村宜居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及分析研究,使政府和设计单位能够将此模式应用到更广泛的地方,共同努力将乡村景观建设得更加美好。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146-148.

[3] 沈进成,王伯文.民宿体验对游客意象及忠诚度影响关系研究——以奋起湖地区为例[J].旅游管理研究,2005,4(2):195-213.

On construction models for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Sanya City★

Chen Wenshu Fu Shuanyang Cai Yuxin

(CollegeofArt,SanyaCollege,Sanya572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Nanshan Village of Sanya,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living status and customs of the villager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dds the central landscape and joint design based on the former landscape plann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and livable rural construction.

new rur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1009-6825(2017)13-0003-03

2017-02-26★: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613892116)

陈文术(1982- ),女,硕士,讲师

TU982.29

A

猜你喜欢
黎族民宿景观设计
黎族小伙闯“深海”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孪生院子民宿
《黎族母亲》等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