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设计借鉴研究

2017-06-13 10:50王媛媛
山西建筑 2017年13期
关键词: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万 婷 王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设计借鉴研究

万 婷 王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介绍了纪念性空间产生背景,阐述了纪念性空间的概念,对其分类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红色主题的纪念性空间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国内经典的三个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进行案例分析,提取其对空间设计的可借鉴点,为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提供成功的实践经验。

红色文化,纪念性空间,文化遗产,纪念馆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红色纪念性空间作为代表国家民族精神的纪念场所,其发展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009年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多个专家研究提出应将中山纪念建筑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可见对于纪念性空间的打造,政府也在提高其重视程度。

1 纪念性空间的概述

在《纪念性九要点》一书中西格弗莱德·吉迪翁(Siegfried Giedion)等人中提出:纪念性是由人们按照自己的目标、想法及行动创建的,它是人类最高的文化表现,也是人类群体意志的象征。因此纪念性所表达的是历史与未来的联系,与此同时也是对时代的代表[1,2]。根据以上对“纪念性”的分析,可以将纪念性空间定义为以纪念为主要功能及目的空间[3]。

2 纪念性空间的分类

2.1 按空间类型分类

纪念空间按其空间类型可分为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与纪念公园。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形式的表达类型已越来越少,如今多数是通过多种纪念形式的组合而形成的纪念性空间,这也是未来纪念性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共同体现并且多样化的表达所纪念精神及内涵[3]。

2.2 按主题内容分类

将纪念性空间按其纪念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事件型纪念和人物型纪念。事件型包括以人为事故或重大灾害为纪念内容的灾难类纪念性空间;以革命运动和战争事件为纪念主体的革命、战役类空间;以地域文化特征为纪念主体内容的地域类空间。人物型包括以某个人或某群体为纪念主题内容的纪念性空间[4]。

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由于其红色主题的确定,所以其所纪念的人物及事件也有明确的方向。以人物为纪念主体的通常是在我国的革命抗战历史上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或是群体或者是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们。以事件为纪念内容的,主要是中国革命中的某个重大战役或某段革命历史,例如红军长征之路主题公园,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这一段革命历史。百色起义公园是纪念由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武装起义[5]。

3 典型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借鉴

3.1 延安革命纪念馆案例分析

可借鉴点:强烈的轴线感突显庄重氛围。

延安革命纪念馆由纪念馆中心与彩虹桥形成主轴线,纪念馆南侧为纪念广场,毛主席铜像位于广场东西两侧的中心处,同时其距大门71.65 m,高大的雕像突显纪念主题。在纪念馆进口两侧分别布置相互对称的圆弧形的“窑洞墙”,与毛主席铜像结合形成向心状。整个广场的向心式布局及强烈的轴线感营造了庄重的氛围,突显毛主席像的庄严(见图1)。

3.2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案例分析

可借鉴点:象征性表达对红色长征精神的诠释。

纪念碑碑园中的纪念碑或雕塑,每个单体都有其象征的内涵与意义,使其成为富有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如主碑是红军长征总纪念碑,代表的是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而碑园群表现的是长征的艰苦历程,象征红军不怕艰苦的革命精神。纪念碑碑园用可见的物体表达革命精神,引发人们的思考与联想,更深入的体会精神(见图2)。

3.3 建川博物馆案例分析

建川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的安仁古镇。博物馆规模宏大,总占地500亩,其中建筑面积约10万m2,博物馆内共800余万件展品,此中有404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分别建设相应的主题馆;抗战、红色年代、抗震救灾、民俗30余座分馆,其中25座场馆已建成开放。其中抗战与看红色年代系列属于对红色主题纪念性区域,重点分析该部分提取借鉴点(见图3)。

3.3.1 功能多样化满足多种人群需求

建川博物馆不再延续传统的单一功能的红色纪念性空间类型,而是聚集了多达20余个博物馆,同时还聚集了各种功能如文物商店、客栈、酒店、茶馆等商业设施,打造成一个具有历史展览、教育交流、学习研究、影视观览、旅游休闲等多功能结合的新式博物馆,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3.2 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红色主题区域主要分为抗战系列和红色年代系列。其中抗战系列已开放的有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两个主题广场,以及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和不屈战俘馆5个单馆。而汉奸丑态馆与侵华日军馆是即将落成的项目。多个展馆及主题广场从多个方面功能展示历史、传达革命。精神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设有多个场馆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红色历史。

3.3.3 运用多种方式对红色历史进行表达让观者印象深刻

抗战系列的五个场馆中分别运用直观展示、场景复原、科技观

影等多种方式对革命抗战历史及人物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展现,让人们全面了解历史,深刻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两个主题广场的地形设置都为V字型,象征胜利,对于老兵的手印的设计,表达对战士的表彰以及对后代的警醒。壮士雕塑广场中的每个雕塑都刻画地生动形象,让人们走在其中好似与战士并肩作战,其排列形式宏伟壮观,令观者震撼。

3.3.4 要素运用烘托主题氛围,多角度刺激观者激发其情感

抗战系列展览馆中布置残破褴褛的血衣、能够发出尖锐的鸣叫声的报警器、黄旧的战时良民证、冰冷的侵华纪念章、存留单孔的冰冷钢盔、满是血迹的日记本和带有恐惧表情的人物照片,以及不屈战俘馆中选取能表达压抑和厚重感的色彩及材质,展示被俘将士的悲惨遭遇及英勇不屈。这些空间的设计分别运用了颜色、材质、声音、实物等多种要素营造战争悲凉的氛围,视觉、声觉等多角度刺激观者,使其情感释放。除了管内展示的具有残忍的血腥感的战争历史,园区角落的库房里也满是沧桑感。日光灯下,铺天盖地的旧报纸、书信、老照片、像章、雕塑、镜鉴,让人感觉像是掉进了战争的残酷场景,心中感慨与沉重之情一并激发。

4 结语

通过对纪念性空间实际案例的整理分析,发现当代纪念性空间的塑造中,大多数纪念性空间及场所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展陈功能。在当代纪念性空间的塑造中,已经从对纪念性展品的简单展示,提升到注重人们的身心体验过程,以及纪念精神的传达等。对于当代纪念性空间的塑造,如何进行功能构建、空间设计以及情境营造的总体空间塑造提升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3个经典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进行借鉴研究,其分别以不同的表达类型出现,其中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以革命旧址为依托,以纪念馆及纪念广场形式表达。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是以多种形式的雕塑、纪念碑为主要表达形式。建川博物馆是以博物馆为主体,结合广场雕塑等多种表现形式形成的纪念性空间。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同样深刻的表达着所要纪念的主题内容。对其突出的表达手法进行总结:向心式布局及强烈的轴线感、象征性表达、路径自由选择、主题情感及氛围的贯穿、功能多样化、主题突出表达、多种形式进行历史表达,情境要素的合理运用等,力求对红色主题纪念性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杨婷婷.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 岳乃华.基于知觉现象学的纪念性空间场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 董栋梁.纪念性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4] 马 聃.哈尔滨市城市纪念性空间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 曹 雪.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Research on memorial space design of red theme

Wan Ting Wang Yuanyuan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emorative background,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monumental space, summarizes its classific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monumental space of the red theme, and selects the three classic themes of the monumental space, to extract its reference to space design, for the red theme of the design of the space to provide a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erience.

red culture, memorical space, cultural heritage, memorial

1009-6825(2017)13-0007-02

2017-02-21

万 婷(1970- ),女,硕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王媛媛(1991- ),女,在读硕士

TU251

A

猜你喜欢
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忘不掉的纪念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