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在口腔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7-06-21 15:08梁艳平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

梁艳平

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在口腔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梁艳平

目的 观察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在口腔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6年1月开始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选择实施前(2015年4月~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9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口腔疾病患者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接受基础口腔护理干预。实施后接受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施后NOC口腔卫生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口腔黏膜优良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护患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改善其口腔卫生状况,提高护患满意度。

口腔护理干预;口腔疾病

口腔疾患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形成多层次负面危害的多发性病种[1],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民众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而口腔是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的重要途径,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可能直接引发程度不等的肺部感染后果[3],特别是住院患者,如因口腔健康问题引发肺部感染,极易致患者病情恶化,形成严重不良结局,因此探讨科学有效的住院患者口腔卫生护理模式极有必要[4]。本研究尝试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获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6年1月开始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选择实施前(2015年4月~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9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口腔疾病患者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5.87±12.34)岁。实施后男性2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5.92±12.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前接受基础口腔护理干预。实施后接受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

1.2.1 护理结局动态化评价 首次评价于患者入院后2h内完成,由责任护士持NOC口腔卫生评分标准量表对患者实施口腔洁净度评价,对患者目前口腔清洁状态(含口腔、牙龈、舌头、牙齿用具)、牙齿用具适合度、口唇湿润度、疼痛以及口臭程度等做出评价,同时使用自行编制的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信度0.855,效度0.829)调查患者口腔卫生自我管理知识、技能以及患者既往口腔卫生习惯,依据上述评估信息做出护理结局评价。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分析患者现存口腔卫生问题,制订针对性教育与口腔护理策略。护理结局实施每日动态化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护理策略。

1.2.2 护理策略的动态化实施 护理人员于每日晨晚间护理时,落实各项口腔卫生教育与护理策略,如对口腔、牙龈、舌头、牙齿用具清洁度评价分值在4分及以下者,应详细讲解正确刷牙和漱口的重要性及方法,如刷牙时间应在3min以上,应纵向刷牙而非横向刷牙。有自理能力者鼓励其科学正确地自理刷牙,无自理能力者护理人员协助刷牙,应于早、中、晚三餐后和晚间入睡前实施有效漱口,先以自行配制的盐水漱口,再将含漱液含于口中,使口唇处于紧闭状并将唇部和面颊部鼓起,以促使含漱液与口腔黏膜表面、牙龈牙齿等充分接触,含漱时间应保持于90s及以上,在此基础上再以吮吸及鼓颊交替动作行1~2min的漱口,以达到对松动牙垢的充分全面清洁作用;对牙齿用具适合度评分值在4分及以下者,应进行假牙佩戴指导,并每日检查患者佩戴情况,直至患者完全掌握;定期检查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口腔炎症(牙龈炎、牙周病等),并给予早期干预;针对患者口腔卫生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中的薄弱点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教育支持,将国内外口腔疾病诊疗护理进展信息传递给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正向疾病应对态度和疾病对抗信心。各项护理策略落实后及时做出护理结局的再评价,以护理结局的动态化进展不断链接出更具适宜性和匹配度的口腔护理策略,并加以落实,形成积极的结局-策略链接式循环。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1)口腔洁净度:选择NOC口腔卫生评分标准[5]作为口腔洁净度的评价工具,口腔洁净度极度受损为1分,重度受损为2分,中度受损为3分,轻度受损为4分,无受损为5分,分别适用于口腔、牙龈、舌头、牙齿用具的清洁以及牙齿用具适合度、口唇湿润度、疼痛口臭等,涉及评价问题22个。分值范围22~110分,分值越高表明口腔洁净度越好。(2)口腔黏膜评价:按照WHO相关标准分为I~Ⅳ级,口腔黏膜表现正常为I度;口腔黏膜存在疼痛红斑为Ⅱ度;口腔黏膜存在溃疡与红斑,但尚可正常进餐为Ⅲ度;口腔黏膜存在程度严重的溃疡,且患者因此无法进餐为Ⅳ度[6]。

1.3.2 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编制口腔卫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为0~50分,满意度分值越高表明护士、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的比较,表1

表1 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的比较

2.2 实施前后护患满意度的比较,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患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3.1 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口腔洁净度和口腔黏膜优良率。口腔所处的特殊生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而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入侵通道,口腔疾病患者其口腔病理基础使病原微生物入侵更为便利和普遍,如住院期间不能获得可靠的口腔卫生护理,不仅使原有口腔疾患迁延难治,而且可能进一步引发其它严重感染,对患者住院康复进程形成严重阻滞效应。常规的口腔疾病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实施基础性口腔护理干预,这与口腔疾病患者多类型、多层次的口腔问题护理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口腔护理行为呈现无连续性特征,效果欠佳。护理结局分类法是一种对护理对象各层次护理需求进行系统全面性评价的干预模式,一方面可提升护理目标的精准性[7],另一方面还可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工具[8]。本研究在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引入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模式,采用NOC口腔卫生评分标准和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患者实施口腔健康和口腔自护能力的评价,以评价结果所显示的当前护理结局为指引来链接出更为适宜、更具针对性、更具可行性的具体护理策略,使护理人员的口腔护理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干预视野与干预力度精准贴切,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口腔护理实践中的教育者、决策者、协作者、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帮助口腔疾病住院患者获得与其动态化护理需求高度匹配的层层推进式口腔健康教育培训与口腔卫生管理,进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口腔护理效果。表1结果显示,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实施前NOC口腔卫生评分为(52.33±9.01)分,显著低于实施后(89.37±6.68)分,实施后口腔黏膜优良率为76.09%,显著高于实施前50.00%(P<0.05)。

3.2 采用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可显著提高护士和患者对口腔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表2结果显示,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实施后,护理人员和患者对口腔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5.73±2.20)分和(46.13±2.13)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39.36±2.69)分和(39.20±2.81)分(P<0.05)。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在动态化护理结局评估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护理策略做出高效而合理的链接,NOC口腔卫生评分和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这两大科学评价量表的使用,为护理人员精准护理结局评价的获得提供客观而有效的工具,以改善当前护理结局为内驱力所链接出的护理策略,不但具备鲜明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而且因该策略来自于护理人员的主动性链接行为,故易为护理人员认可和执行。同时,护理结局评价还可作为护理策略落实后效果的量化评价依据,使护理人员能够敏锐感知与评价护理行为效果,以对护理效果特异性的展示,帮助护理人员深刻体会护理工作价值感。由于结局-策略链接式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有能力高效规范开展口腔护理活动,且可直观便利地自护理结局评价中获取工作价值感提升,因此该口腔护理工作模式可获得护理人员的高度满意度评价。护理人员以NOC口腔卫生评分结果与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为护理行为指引,针对患者最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组织护理活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实施护理结局的再评价和护理策略的再调整,从而实现了口腔健康管理活动对患者口腔问题的全程动态化匹配,不断推动患者提升口腔问题解决信心,提高口腔卫生知识,修正口腔护理行为,为患者适时适度地提供口腔卫生管理服务,改善患者口腔洁净度和口腔不适症状,促使患者口腔黏膜处于舒适低患或无患的状态之中,降低口腔疾病对其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该口腔护理工作模式的满意度。

1 史绍英,王成良.预防医学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250~251.

2 李刚,孙轶群,郝媛媛.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现状及差距[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10):595~596.

3 郭三兰,陈丽,田思维,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14~1316.

4 乔田田,陆慰英.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6~1028.

5 吕志玲,徐慧高.护理结局分类法在口腔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53~3855.

6 张冬英.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3~845.

7 崔长钉,金新新,颜琬华.护理结局分类在我国慢性病护理应用中的进展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38~40.

8 殷蓉,陈璇.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临床验证和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12):1045~1047.

Application Effect of Observation Outcome and Strategy Link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LIANG Yan- p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Yankuang Group Co. Ltd.)

Objectiv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bservation outcome and strategy link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MethodsOur hospital began to use the end link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since January 2016,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oice (April 2015 to December) and after (January 2016 to Sept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or treatment of oral diseases of the 46 cases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index. Results Oral disease case group NOC oral health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cases, oral mucos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cellent situation of similar cases, nurse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P<0.05). Conclusion The outcom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oral diseases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3.008

273500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口腔科 邹城

梁艳平,女,本科,主管护师

R78;R473.78

2016-12-21)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