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注重算理,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2017-06-23 02:50四川美丰射洪实验学校张长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1期
关键词:点子笔算两位数

四川美丰射洪实验学校 张长金

“子昂书苑”数学名师工作坊,课堂教学专题活动,给大家展示了3堂计算的观摩课。特别是罗杰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示范课,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数形结合,帮助理解算理

马云鹏教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感、符合意识、应用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在平常许多老师在教学计算题时,直接抛出例题,填鸭式的灌输笔算方法,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老师也觉得平淡无趣,而忽略了算理的理解,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位罗老师从生活中的情境中列出数学信息:王叔叔买苹果每箱13个,为了方便用点代替苹果,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轻松巧妙地建立符号意识;把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图形巧妙结合,为后面理解算理奠基。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特征的思维能力和品质。罗老师教学13×12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领悟算理。片段如下:

师:王叔叔买2箱多少个?生:(口答)26个

(课件出示2行点子图)

师:列式(板书)13×2=26(2箱苹果多少个?)

师:那3箱呢?4箱,5箱……10箱,有多少个?(口答)

师:10箱多少个?(前面学习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么12箱苹果多少个?(课件出示点子图) 现在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么算呢?请结合点子图你有办法解答吗?并在图上圈出来,旁边写出计算的意义?

生:冥思苦想,完成课堂练习卷。

过了一会儿,一名聪明孩子发言: 把12箱分成4箱和8箱。先算4箱13×4=52 个,再算8箱13×8=104个,最后合起52+104=156个。出示点子图13个

其他孩子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生2:还可以把12箱分成3箱和9箱,先算13×3=39个,再算13×9=117个,最后39+117=156个,也展示他圈的点子图。

生3抢先发言:把12分成10和2,先算13×2=26个,再算 13×10=130个,最后130+26=156个,就是12箱的总数。并展示圈的点子图,

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的意义,点子图也圈的一目了然。

师:这3种算法,哪一种算法又对又快呢?学生异口同声答出第3种。

老师小结:不会算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先分后合的方法就会算了。实际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把它转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解答了。借助点子图圈说,学生轻松理解了算理,实在是事半功倍。

二、新旧知识结合,注重知识迁移

罗老师上课开始,就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引导学生口算2箱有多少个苹果?3箱4箱…10箱多少个苹果,实则给了学生暗示。因而学生在解决13×12时,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不就迎刃而解了嘛?教者在复习口算时,就为后面的教学新知埋下伏笔,注重学生知识迁移,真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

三、学以致用,升华算理

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者说“还有其他算法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高昂。在前面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聪明的孩子大胆提出交换乘数的位置,并圈出点子图说明理由,准确列出竖式。

片段如下: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13×12,把13分成10和3,3×12=36 10×12=120 120+36=156

3个 10 个

师:大家列出竖式(板演),抽生

师小结:我们可以交换2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检验计算的结果。

台下听课教师连连点赞。作为数学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孩子们具有了数学素养,实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猜你喜欢
点子笔算两位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巧算两位数加法
口算 笔算 估算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好点子不足以支撑好买卖
两位数
点子摇滚怪杰 Dan Deacon 12月启动中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