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空间重建与营造
——福州西湖大梦山景区规划设计

2017-06-23 08:48郑庆国
福建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福州书院景点

郑庆国

(福州市仓山区奥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传统园林空间重建与营造
——福州西湖大梦山景区规划设计

郑庆国

(福州市仓山区奥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以大梦山景区传统园林空间的重建和营造为例,展示历史西湖之西的古典园林风貌,并基此研究和分析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构思和造园手法,结合重建后的大梦山景区融入福州西湖古典园林空间工程实例,探究传统园林空间重建与营造的设计理念和手段。

风景园林;古典园林;福州西湖;重建;营造

0 引言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水平。中国园林富有特色,区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园林风格,于是便有了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1],福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其传统园林风格融合了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营造手法,同时保留有独特的乡土特色。福州城区至今依然留存下来众多的传统园林,包括以“三坊七巷”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及以自然山水园为代表的“西湖”等。福州西湖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称福建园林明珠,在全国36个西湖中名列前茅。

1 历史沿革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区中心区域,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自然山水园林,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景观资源,而成为福州旅游及城市形象的一大品牌。

福州西湖,至今有1 700多年的历史,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福州西湖成为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公园按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一池三屿”的园林格局。

大梦山位于福州西湖西南边,与西湖“二屿”遥相呼应。大梦山于1956年被建设成福州动物园,湖滨路的建设也割裂了自然山水的联系,大梦山景区内的传统园林元素基本未能保存下来。2008年福州市政府将动物园整体搬迁至新址,大梦山得以再次并入西湖的整体空间格局之中。

规划大梦山景区范围位于西湖西南侧,北临湖头街,东面连着西湖,西接熊猫世界,南临梦山路,总规划面积5.20hm2,其中包括搬迁动物园3.70hm2用地、“荷亭晚唱”和湖头街及岸边绿地共1.5hm2。

2 历史文化研究

福州西湖“一池三屿”的山水格局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实物并不多,研究其历史文化只能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找。何振岱的《西湖志》是研究福州西湖历史文化重要的资料,书中大量的插图和文字诗词记录,详细记载了西湖的历史风貌与人文文化,大梦山景区的历史风貌如图1所示。大梦山向西融入大梦山与金牛山层层山峦中,山水相连、山城相楔,其内分布有众多的人文文化资源,包括西湖书院、西湖社、萨郎祠、荷亭等。

福州西湖景点资源丰富,西湖景色秀美,历史上较著名的有明代诗人徐熥题的“古八景”即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晚唱、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民国4年何振岱为福州西湖增修古八景,即湖天竞渡、龙舌品泉、升山古刹、飞来奇峰、怡山啖荔、样楼望海、湖亭修褉、洪桥夜泊。增修古八景中不仅包含了西湖内的景点,更将西湖周边自然山水纳入西湖景观资源之中,突出“山水楼”的自然风景,山水相依的关系。

2006年,福州西湖进行了总体规划,结合近年西湖的变化在总体规划中重新疏理了主要景点资源,修编了“西湖十六景”,分别为:古堞斜阳、水晶初月、仙桥柳色、澄澜曙莺、荷亭晚唱、湖心春雨、大梦松声、样楼望海、北湖春色、金鳞小苑、湖天竞渡、鉴湖慕鱼、湖滨晨曦、孤山宛在、万亭迎春、西湖书院,其中有“荷亭晚唱”“大梦松声”“西湖书院”3个景点位于大梦山景区范围之内。

“荷亭晚唱”:荷亭在今李忠公祠后,如图2所示。三面临湖,栏槛相亚,中有方池,植荷花甚盛。当夫湖光欲沉,山色初螟,渔歌起于别浦,菱唱近在芳洲。沙禽惊飞,遥入烟际;游鳞吹沫,散为圆纹。惟见残阳铺水,岸苇生风,袅袅余音,与之无尽。此时俯仰空明,上下一碧,诚有莞然成笑,思发沧浪者焉[2]。

图1 西湖志记载的西湖大梦山主要景点分布

图2 《荷亭晚唱》景点手绘插图

图3 《大梦松声》景点手绘插图

“大梦松声”如图3所示:大梦山,广袤二里,耸峙湖边,苍郁多奇致,有石纔“廉山”二大字,姿势遒劲,明太守江铎书也。山颠岩侧,多数百年老松,虬枝铁干,黛色藓皮,排翠崇冈,蟠青层磴。轻飔徐拂,远近闻声。蝉吟与深,鹤盘欲下。俄而怒鸣骇啸,掀波簸涛,云白沈色,日寒掩辉。回视湖水粼粼。寒碧欲皱。岸苇瑟瑟,参差皆鸣。若宫羽相叶,歌唱迭奏。洵近湖之胜情、而尘表之幽吹也[2]。

图4 《西湖书院》景点手绘插图

“西湖书院”如图4所示:西湖书院,在古雄兵桥之西。大门面湖,有堂南向,崇祀朱子。庭中甃石为小池,萌以嘉树,旁竖石碑,镌乾隆时开浚西湖文。后为三公祠。三公者:唐公珣、迟公维城、龚公其裕也。左为文昌阁,栏槛疏爽,岚影波光,升阶可望。右为报功祠,祀龚公耀孙。数公者,皆有功于书院,春秋佳日,里社修苹蘩之祭,以配食于朱子云[2]。

3 总体布局

大梦山景区依托于西湖整体环境与人文文化 ,背靠大梦山,发展旅游文化 、市井生活文化 、西湖人文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功能,建立西湖山水间的自然联系,实现自然山水古典园林的营造。

理水是传统自然山水园林重要组成部分,大梦山景区内规划水体面积约为6 325m2,在大梦山景区重建过程中引入西湖水,同时打通景区内3个小水面,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形成小溪,因势造桥,巧妙植入假山瀑布,设置亭廊水榭等园林建筑,以营造传统园林境界。

大梦山景区重建的园林建筑依山水地形格局而建,自然围合出传统园林空间,如图5~图6所示。景区从南面湖头街经南入口过雄兵桥进入景区,西面即为墨池,往前可见西湖书院入口门厅,进入门厅往右就是位于墨池北岸的西湖书院,西湖书院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书院呈T字形设计有信堂及三公祠,周围游廊围合,中间爬山廊分割出东西两个庭院。

经西湖书院内小桥至侧门出,可见大梦山山门牌坊,周边松竹滴翠,花木似锦,有石磴引入假山洞府,盘旋而上,可至半山亭与梦山阁,登梦山阁可见西湖完整风貌,绿树成荫,湖光山色映衬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沿大梦山北面台阶拾阶而下,可观大梦山山脚下的精致古典园林。至山脚处就到西湖社,西湖社背山面湖,自然融合的意境营造出静儀、淡雅的环境。出西湖社门头房走过平章溪小桥则进入“荷亭晚唱”景点,位于方池中的荷亭在荷花与古树的衬托下显得古朴大方。

图5 大梦山景区规划总平面图

图6 大梦山景区总体鸟瞰图

4 景点设计

大梦山景区规划形成”一带三景群十二景点“的景观结构如表1所示。

一带:沿湖滨游览带,现湖头街改造而成,为环西湖步行道组成部分,以组织湖滨步行、观景为主的景观空间。

三景群:以三大西湖景点组成的景点群,分别是:大梦松声、荷亭晚唱、西湖书院景群。

表1 大梦山景区景点资源

4.1 西湖书院——西湖新八景之一

西湖书院旧为明福州府知府唐公珣遗爱祠,年久被乡民改为五通庙。康熙年间,被拆后仍建为唐公祠,奉祀文昌及朱子神位,并在此设立了西湖书社。后又有人在此设书舍,会文讲课,名为西湖书院。1873年,福建巡抚王凯泰在西湖书院内设致用堂,次年,正式称为致用书院。后致用书院成为福州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重建西湖书院在选址与布局上参照何振岱《西湖书院图》进行总体布局,围绕现有的水面墨池如图7所示,布局形成一处面水的古建筑群。西湖公园因其历史地位的原因,使内部的建筑分格在近年的修建中形成以民居风格和宫派建筑风格两大类相互融合的格局。西湖书院建筑则以古朴、宣静、高雅、清新,创造出文人所追求的建筑艺术格调。

西湖书院建筑形制同样参照何振岱《西湖书院图》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其设计内容包括:①面湖门厅及其前后门埕设计;②信堂及其前后平台,如图8所示;③三公祠左侧(兼作藏书楼);④三公祠左侧的文昌阁;⑤三公祠左侧的报功祠;⑥亭,池、廊的配置及各庭院绿化,如图9所示。

淡雅出于自然,清新来自简洁,正是文人所要追求的建筑艺术格调。因此,西湖书院采用歇顶木构建筑,不好华丽华饰,力求朴实简结,并通过嵌碑立石,命名题额,匾联书法等,制造其斯文典雅的境界,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图7 墨池

图8 西湖书院外景

图9 西湖书院内景

4.2 大梦松声(改造),明·徐熥八景——古八景之一

在大梦山上建梦山阁如图10所示,松涛亭,完善景点建设。

大梦山,位于西湖之西,苍松翠柏,姿势遒劲,多为百年老松,虬枝铁干,黛色藓皮,蟠青层蹬,轻风吹过大梦山松林,阵阵松声传出,在西湖周边都可以听到阵阵松涛,在历史上为西湖主要景点之一。

大梦山古时又称廉山,规划结合天然岩石雕刻“廉山”二字,成为棋趣台天然的文化背景。广场上以“棋盘”为文化铺地,置“棋圣”场景雕塑,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文化内涵的广场空间。

梦山阁重建:历史上的梦山阁:以何振岱编写的《西湖志》之《大梦松声》图,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当时建在接近梦山顶的梦山阁实际是一座建在石砌高台上的六角亭,其体量看来不是很大,四周植有老松,并不十分茂密,该六角亭四面开敞,设有栏杆,站在亭上视野广阔,可纵览西湖。

设计以考证《西湖志》为参照,作为重建的设计依据,就能比较形象地再现古代大梦山区域建筑的基本面貌,使后人重新领略它的意境和风采。同时重建历史建筑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的延续,所以重建设计应在不违背基本历史真实性前提下重建才更具历史感。

由于时代的变迁,地貌及环境的改变以及当今人们审美观,使用观的改变,所以重建还应在不违背基本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结合今后的实用要求,以及周边环境,在设计上作些调整和加工,使之具有时代感。

梦山阁的主要功能以观景为主。考虑到梦山阁的区位和建筑特征,设计主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它配件均采用具有生态性的木结构和装饰。梦山阁方案设计采用较为稳重、规矩的设计,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阁楼的建筑形态。

图10 梦山阁外景

4.3 荷亭晚唱(扩建)——明·徐熥八景之一

荷亭晚唱景群由西湖社、荷亭、桂斋等组成,荷亭如图11所示。西湖社原在大梦山麓。道光年间御史林寿图(黄鹄山人)等9人结社湖上,常在荷亭吟诗;寒天风雨,就避入现道山路附近陈宝琛建造的蒙泉山馆。后多人集资在梦山麓建造西湖社,用于诗人聚会的场所。

设计保留现有的荷亭与周边景观,通过景观步道与古典园林空间将重建的平章池与西湖社串联,共同组成荷亭晚唱景点。

重建的西湖社如图12所示,建筑精致、儒雅。它们的形制,厅堂馆屋不作纵深排列,而横向沿湖展开、靠山西湖、并依湖岸而微曲,从湖上望去,长长的一带粉墙悬出几间敞廊,跌宕有致,典雅而洒脱,湖水清清,隔岸便是一片白荷——平章池,如图13所示。

西湖社建筑力求文化与风景的有机结合,融成一体,“景借文传”突出其文化特色以及园林庭院季相性植物景观。重视其学术渊源,通过展览,如书画、诗歌等学术交流,以显示其地方文化传统。

图11 荷亭晚唱

图12 西湖社

图13 平章池

5 结语

福州西湖大梦山在传统古典园林的重建与营造过程中,植入其城市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不再局限于对古典园林文化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单一保护,而是在遵守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古典园林进行相应的修复、修缮、整治等,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振岱.西湖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Space R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Garden——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Fuzhou West Lake Dameng mountain scenic area

ZHENGQinguo

(Fuzhou Cangshan District Ors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Fuzhou 350000)

Using rebuild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space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 in Damengsha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o display the 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 of the Northern Xihuo in history, and analyze the design conception and garden structure of classic landscape garden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mbined the real ca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build Damengshan scenic area with the space project of classic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 investigate the design concept and measures of rebuilding and conducting the traditional garden spac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lassical gardens; Fuzhou west lake; Reconstruction; Create

郑庆国(1979.10- ),男,工程师。

E-mail:34957410@qq.com

2017-02-23

TU986

A

1004-6135(2017)06-0052-05

猜你喜欢
福州书院景点
朵云书院黄岩店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寻味福州
白鹿洞书院记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