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及应用技术

2017-06-24 14:13陈克松余山红王会福
现代农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呋虫胺吡蚜粒剂

方 辉,陈克松,余山红,王会福*

(1.临海市农业局 种植业管理科,浙江临海 317000;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农药应用◆

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及应用技术

方 辉1,陈克松1,余山红2,王会福2*

(1.临海市农业局 种植业管理科,浙江临海 317000;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为评价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2016年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安全,生产上有推广应用前景。建议20%呋虫胺可溶粒剂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施用,其适宜制剂用量为450 g/hm2。

20%呋虫胺可溶粒剂;稻飞虱;防治效果;安全性

21世纪以来,随着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单季稻种植面积增加,且受稻作类型多样,栽培方式多元,优质但抗虫性较差的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比例较高,以及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的灾变规律和经济阈值发生了很大变化[1-2]。同时,浙江临海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水稻稻飞虱迁入期早,迁入量大,给适期防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药剂的防治效果,导致水稻后期稻飞虱灾发频率显著增加,对单季稻优质生产产生较大威胁[3-4]。

为了明确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施用浓度、持效期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等,2016年在临海江南稻区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开展了小区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临海市江南兆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单季稻种植面积40 hm2。试验田地处临海江南单双混栽稻区,前茬作物油菜,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且四周均种植水稻。供试品种为临海主栽品种甬优12。试验期间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肥水管理基本一致。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商品名护瑞),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PD20140765),浙江省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①20%呋虫胺可溶粒剂300 g/hm2(制剂用量,下同);②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③20%呋虫胺可溶粒剂600 g/hm2;④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当地常规用量);⑤空白对照。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73.5m2。小区间筑小田埂以防药液相互串灌,且四周设保护行。

1.4 实施概况

根据临海市植保站提供的水稻病虫监测分析,预测六(4)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在2016年8月22日前后。且根据田间实际调查情况,施药时间定在8月24日。此时田间稻飞虱分布比较均匀,且以褐飞虱为主,占90.2%,低龄若虫占85.7%。用水量为525 kg/hm2。采用浙江台州优胜电动喷雾器厂3WBS-20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有2 cm左右浅水层,药后自然落干,此时水稻处于孕穗-破口期。

1.5 调查方法

试验共调查4次。8月23日调查虫口基数,药后2 d(8月26日)、药后7 d(8月31日)、药后15 d(9月8日)分别调查1次。

每小区平行跳跃式随机取样50点,每点1丛,共计50丛稻。采用盆拍法,分别记录稻飞虱活虫数,然后折百丛虫量计算其校正防效,并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方差分析[5-6]。同时,整个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处理对水稻叶片、植株长势以及其它非靶标生物(主要是蜘蛛等)有无不良影响。

1.6 气象情况

施药当天晴,偏北风3~4级,气温为25~36℃,相对湿度为67%。试验期间(8月23日至9月8日)平均气温28.7℃,相对湿度为56%~89%,总降雨量为37.4mm,雨日4 d,总体气候正常。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观察整个试验区。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药剂处理对水稻叶片、植株长势等无任何不良影响,也未发现供试药剂处理对其它非靶标生物(主要是蜘蛛等)有明显影响。供试药剂安全性较好。

2.2 防效

药后2 d,20%呋虫胺可溶粒剂各处理间防效存在显著差异,高剂量处理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中、低剂量处理(见表1)。与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比较,20%呋虫胺可溶粒剂600 g/hm2处理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处理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而20%呋虫胺可溶粒剂300 g/hm2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防效。初步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速效性。

药后7 d,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20%呋虫胺可溶粒剂3个剂量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处理的防效为91.1%,与20%呋虫胺可溶粒剂300 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呋虫胺可溶粒剂高、中剂量处理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药后15 d,20%呋虫胺可溶粒剂高、中剂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者都极显著优于20%呋虫胺可溶粒剂300 g/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比较,20%呋虫胺可溶粒剂高、中剂量处理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而其低剂量处理的防效与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持效期长。

表1 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结果

3 小结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药后2 d,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1%,比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高出1.4百分点;药后7 d,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

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5.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药后15 d,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为100.0%,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本试验条件下,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稻飞虱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因此在生产上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使用时应掌握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20%呋虫胺可溶粒剂适宜制剂用量为450 g/hm2,用水量为450~900 kg/hm2,且施药时田间要保持2 cm左右的浅水层,药后自然落干。另外,在稻飞虱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增加用药量,以保证防治效果。

[1]王会福,陈伟强,汪恩国,等.超级稻甬优6号褐飞虱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10,36(1):110-114.

[2]王彦华,沈晋良,王鸣华.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4):24-26.

[3]王会福,谢宝玉,钟列权,等.绿颖与蚜虱净混配防治稻褐飞虱药效试验初报[J].中国稻米,2008(2):72-73.

[4]程勤海,陆剑飞,陆志杰,等.几种杀虫剂防治单季晚稻5代稻飞虱田间药效探析[J].浙江农业科学,2008(4):465-467.

[5]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5-8.

[6]唐启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顾林玲)

Contro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Dinotefuran 20%SG on Rice Planthopper

FANG Hui1,CHEN Ke-song1,YU Shan-hong2,WANG Hui-fu2*
(1.Departmentof Crop Management,Agriculture Bureau of Linhai,Zhejiang Linhai 317000,China;2.Ta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s,Zhejiang Linhai 317000,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ntroleffectof dinotefuran 20%SG against rice planthopper,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notefuran 20%SG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planthopper,w ith good quick-acting and persistence efficacy.Therefore,ithad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rice.The application stage should be the peak ofnymph occurrence of the rice planthopper.The optimum dosage of dinotefuran 20%SG was450 g/hm2.

dinotefuran 20%SG;rice planthopper;controlefficiency;safety

S 435.112+.3;S 481+.9

A

10.3969/j.issn.1671-5284.2017.03.015

2017-01-04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农业重点项目(14NY12)

方辉(1984—),男,浙江省余姚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王会福(1970—),男,浙江省临海市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E-mail:tznkywhf@126.com

猜你喜欢
呋虫胺吡蚜粒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研究进展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呋虫胺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影响
75%呋虫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复配剂防治桃蚜效果试验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