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白粉病药效评价及应用

2017-06-24 14:13刘永春张红玲
现代农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甲环唑苯醚嘧菌

刘永春,张红玲

(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瓦房店 116300)

◆农药应用◆

7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白粉病药效评价及应用

刘永春,张红玲

(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瓦房店 116300)

为评价7种杀菌剂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2015—2016年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25%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对番茄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29%吡萘·嘧菌酯SC、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430 g/L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持效期长于其它药剂。针对番茄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当田间发现该病害时,可及时采用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喷施,施药2~3次,间隔期10 d左右。

杀菌剂;番茄白粉病;防治效果;药效评价;应用

番茄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Arn.)引起的真菌病害,保护地栽培的番茄极易发生,曾对欧洲等地温室番茄生产造成过极大损失[1]。番茄染病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均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明显影响[2-3]。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辽宁地区保护地栽培番茄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2014—2016年,调查统计显示,瓦房店市番茄种植区内番茄白粉病发病率超过35%,一般产量损失达10%左右,严重地块损失超过50%,已成为番茄田主要病害之一。在北方,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历史较短,农技人员对相关杀菌剂及应用技术知之甚少,农药误用和乱用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作者经过2年田间试验,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杀菌剂,用于指导番茄白粉病的防治。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及寄主作物

防治对象为番茄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 Arn.),寄主作物为番茄,品种为东农715。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分别在瓦房店市泡崖乡蔬菜种植大棚内进行。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pH值为7.1,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1%,肥力中等偏上。试验期间,棚内施用过3次40%嘧霉胺SC和50%烯酰吗啉WP防治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未使用其它杀菌剂。害虫防治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

1.3 供试药剂

10%苯醚甲环唑WG、25%嘧菌酯SC、29%吡萘·嘧菌酯SC(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0 g/L吡唑醚菌酯EC、42.4%唑醚·氟酰胺SC(21.2%吡唑醚菌酯+21.2%氟唑菌酰胺),巴斯夫欧洲公司;430 g/L戊唑醇SC、43%氟菌·肟菌酯SC(21.5%氟唑菌酰胺+21.5%肟菌酯),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1.4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7个药剂处理,分别为430 g/L戊唑醇SC 270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10%苯醚甲环唑WG 1 125 g/hm2、25%嘧菌酯SC 450 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EC 450 g/hm2、29%吡萘·嘧菌酯SC 270 g/hm2、43%氟菌·肟菌酯SC 180 g/hm2、42.4%唑醚·氟酰胺SC 180 g/hm2。另设清水对照。

采用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对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用水量为675 L/hm2,间隔10 d再次施药,共施药2次。每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约为30m2。第1次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第2次施药后7 d、14 d分别调查各处理小区白粉病发生情况。

1.5 调查及结果统计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取4点,每个点取2株,自下而上调查全部叶片的发病情况。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0%以上。计算病情指数,以及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015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次药后7 d,7种药剂在试验用量下,对番茄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250 g/L吡唑醚菌酯EC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5%、94.82%、90.04%,显著优于其它药剂;25%嘧菌酯SC、42.4%唑醚·氟酰胺SC、43%氟菌·肟菌酯SC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3.85%以上;29%吡萘·嘧菌酯SC的防治效果稍差。药后14 d,430 g/L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4%、85.87%,显著优于其它药剂;43%氟菌·肟菌酯SC、42.4%唑醚·氟酰胺SC、29%吡萘·嘧菌酯SC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在73.47%以上。25%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的防治效果下降明显,结果详见表1。

表1 药剂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辽宁瓦房店)

2016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次药后7 d,7种药剂在试验用量下对番茄白粉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25%嘧菌酯SC、250 g/L吡唑醚菌酯EC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4%、82.54%、84.31%、85.60%,显著优于其它药剂;29%吡萘·嘧菌酯SC、43%氟菌·肟菌酯SC、 42.4%唑醚·氟酰胺SC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在70.80%以上。药后14 d,430 g/L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62%、81.79%,显著优于其它药剂;25%嘧菌酯SC、250 g/L吡唑醚菌酯EC、29%吡萘·嘧菌酯SC、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防治效果一般,结果详见表2。

表2 药剂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2016年,辽宁瓦房店)

3 小结与讨论

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下,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25%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对番茄白粉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29%吡萘·嘧菌酯SC、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且430 g/L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持效期长于其它药剂。

番茄白粉病菌具有繁殖率高,病害蔓延、流行速度快,一旦发病,较难控制的特点,结合日光温室病害的实际管理经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害防治方针尤其适用于温室白粉病的防治。实际生产中,首先应清除园区内病残体,在番茄定植前用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处理土壤表面及棚内设施,减少侵染源;移栽后,科学管理水肥,培养壮苗,增强抗病性;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推迟病害发生时间[4-5];定期观察,发现病害及时采用430 g/L戊唑醇SC或10%苯醚甲环唑WG等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喷施,施药2~3次,间隔期10 d左右。

[1]王媛媛,陈立杰,段玉玺,等.沈阳地区温室番茄发生白粉病[J].植物保护,2004,30(5):91.

[2]吴昊,董华芳,许延波.番茄白粉病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6-9008.

[3]吴昊,董华芳,许延波.番茄白粉病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16):8-10.

[4]李金萍,白全江,周艳芳,等.两各病原菌引起的番茄白粉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蔬菜,2012(3):23-25.

[5]王世喜,赵博虎,金辉,等.番茄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J].植物保护,1993,19(5):50.

(责任编辑:柏亚罗)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ven Fungicides Against Tomato Powdery M ildew

LIU Yong-chun,ZHANG Hong-ling
(Agro-Tech Extension CenterofWafangdian City,LiaoningWafangdian 116300,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seven fungicides,the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in 2015-201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buconazole 430 g/L SC,difenoconazole 10%WG,azoxystrobin 25%SC and pyraclostrobin 250 g/L EC had good efficacies against tomato powderymildew w ith recommended dosage in the two years field trials.And the efficaciesof the above-mentioned fungicides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sopyrazam+azoxystrobin 29%SC,fluopyram +trifloxystrobin 43%SC and pyraclostrobin+fluxapyroxad 42.4%SC.Meanwhile,the persistentperiodsof tebuconazole 430 g/L SC and difenoconazole 10%WG were longer than the others.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and epidem ic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powderymildew,fungicides are used in early period of tomato powderym ildew by spraying two or three times,and the interval time is10 days.

fungicide;tomato powderymildew;controleffect;efficacy evaluation;application

S 481+.9;S 436.412.1+9

A

10.3969/j.issn.1671-5284.2017.03.016

2017-03-10

刘永春(1968—),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706611659@qq.com

猜你喜欢
甲环唑苯醚嘧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体系中的沉积与残留规律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