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

2017-06-27 10:46葛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葛娇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诸多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真正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 培养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教师通过对初中生兴趣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优化课堂成果,提高授课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来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他们决定着学、影响着教。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

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爱好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造成一定的心理氛围。第一堂生物课应像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上课开始,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对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主要讲述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象的启迪。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试管婴儿,仿生学,转基因食品等等,使学生们充分熟悉到生命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其次,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飞速发展与重大成就,给学生以切身的激励。如:克隆大熊猫胚胎的成功,杂交水稻的培育等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生学好生物,为国家、人类做出贡献。

在过程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成语、俗语、谜语、笑话等创设课堂情境。例如,在“生物的遗传”的教学中,从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入手,请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得出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的结论,然后引出遗传概念的教学。又如,在讲解食物链时,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导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探究种子与果实的区别时,可用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大胖子”引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再进一步设疑,“麻屋子指的是果实中的哪个结构?红帐子指的是种子中的哪个结构?”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生动而幽默的语言,结合与生物学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谜语等进行教学,不仅会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思,从而加深了对生物学的亲热感。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袋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加强学科整合,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目前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尤其突出。使用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它不受任何空间、时间的限制,而且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这样学习起来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仅仅靠简单的挂图,已经很难在吸引学生的目光,刺激他们学习了,运用现代技术设备,教师在课前播放各种与本节课有关的录像、动画、图片、声音等,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快的投入到生物课的教学中。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枯燥的教授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与生物有关的词语、成语、或者给学生讲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这种方法的运用要适度,不能过多,否则很容易让学生思维分散,讲完故事后,注意力很难再回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上。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 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 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会非常兴奋,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同学们会有一种自己是科学家的自豪感。因此,实验课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拓宽和延伸。它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精神。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极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营造亲身实践、亲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协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学习的快樂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作为生物教师,为了能使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学习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的世界作预备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