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宏阿昌族的“户撒刀”

2017-06-28 15:37吕隽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阿昌族制作工艺历史

摘要:阿昌族是中国26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主要聚居于德宏州的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2006年,阿昌族的户撒刀锻制技艺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介绍了户撒刀的历史,并梳理了户撒刀的基本制作工艺。

关键词:阿昌族;户撒刀;历史;制作工艺

云南省德宏州户撒地区阿昌族所制作的刀具称为“户撒刀”,与保安族“保安刀”、新疆“英吉沙刀”、“藏刀”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刀”。“户撒刀”及各类铁制农具推动了边疆各民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今天,“户撒刀”已不完全是单纯的生产生活用具,作为各民族的礼仪佩刀,已成为德宏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物化具象。

一、阿昌族“户撒刀”的历史

(一)起源

关于户撒刀的起源,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明代“三征麓川”后,德宏成为了战事频发的前线,明军在这一地区作战需要大量刀、剑等兵器补给。为了确保兵器的供给,明军选择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地方隐蔽的户撒地区,“由随军工匠把制刀技艺传给当地的阿昌族工匠,就地修理、就地以村寨为单元锻造兵器。” 从此户撒地区变成了明朝军队保卫滇西地区的“兵工厂”。“户撒阿昌族工匠们在学习、掌握汉族的铁器冶炼、铸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提高、发展铁器制作技艺,达到了极其娴熟、高超的水平,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户撒刀”。

(二)传承和发展

明清两代,户撒刀的制作技艺开始进入技术成熟时期。除制作武器外,德宏地区傣族、景颇族等民族的铁制生产用具,也大多出自户撒,并辐射大理、保山、腾冲、龙陵等地,还大量流入缅甸。民国时期,户撒刀制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户撒商贾云集,十分热闹。解放初,户撒地区曾在原有铁匠作坊基础上,成立过铁制品工业合作社。这一时期,户撒刀由过去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向生产工艺品发展,产生了浇灌嵌铜工艺刀等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在手工业合作社和铁具厂的基础上,户撒民族刀具厂建成,开始批量生产各种刀具。其产品不但满足云南省内需求,还远销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区。“20世纪70年代(1979年),国内藏刀脱销。国务院主管民族特需品的部门委托户撒地区专门生产藏刀,此后,国内藏民使用的藏刀主要由户撒生产,每年有数万把藏刀销往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并出口东南亚、欧美和日本创汇。” 这是户撒刀的鼎盛时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

改革开放以后,自发的家庭手工制刀作坊开始逐步恢复。1983年,户撒地区生产的藏刀被国家民委、国家轻工部评为“民族特需工艺品最优产品”。1987年,户撒民族刀具厂生产的藏刀获云南第三届民族用品优秀产品称号,产品远销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吉林、河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国外销往泰国、德国、日本、欧美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今天,经过一些创新,这一行业仍然是许多阿昌族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

二、户撒刀的基本制作工艺

(一)工具与原料

户撒刀制作时所使用的传统工具,主要有木质的鼓风箱,泥、石、铁混合堆砌的炉子、模具、铁夹、铁垫等。多年来,户撒刀制作所需原料铁矿石、毛铁都是来自腾冲的滇滩铁矿。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有腾冲商人利用骡马将初步加工的铁坯运到户撒地区,专卖给阿昌族制刀工匠。1920年以后,毛铁的来源还增加了境外缅甸铁矿的供给。

现在户撒刀打制基本沿袭了民国时期的工艺程序,但生产工具方面已普遍使用空气锤、电动磨砂轮、压力机等设备。部分生产工艺被机器所替代。在原料使用上,也由最初的毛铁换成了钢毛坯材质。废旧汽车零件一般用于普通的菜刀的打造;国产高碳合金钢、进口高碳钢则用来打制工艺品刀具,原料多从国内或自缅甸购进。

(二)基本制作工艺

明清户撒刀已非常出名,《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户撒、腊撒两长官司地所制之长刀,铁质最为精炼,与木邦无二。”锻制一把普通户撒刀要经过六道基本的工序,而最复杂的“七彩刀”则要经过200多道工序。户撒刀的基本制作工艺如下:

1.下料(落料):按照锻制的需要,将原料钢材切割成对应大小的尺寸。在下料过程中完全凭借工匠多年的经验仔細考量,量才而为。

2.回炉与打制:切割好的钢材需要以木炭为燃料,使用风箱助燃,把准备好的钢材片投入800°~1000°的土火炉内以大火烧红,再用铁钳夹出,制刀工匠两人一组紧密协助,以铁锤用匀称的力道对回炉后的钢材进行反复密集的锻打,通常要依照以上程序重复十余甚至数十次,才能制出刀具的雏形。对刀具的长度、宽度、厚度、形状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需要匠人间有长期的默契合作。

3.剖光(刮皮):将经过锻打基本定型的刀具雏形,用砂轮或者锉子进行锉、磨以修理出刀锋,此道工序要求十分小心,需有极大的耐心,稍有不慎就会将刀锋修整过度而前功尽弃。

4.拉槽:把已经做好的刀具固定在木凳上,在刀身上拉出与刀身平行的槽,这就是所谓的血槽。

5.淬火:淬火工艺是户撒刀制作中的重要步骤,经过拉槽的刀具要在土炉中数次烧红,再夹住刀身将刀锋浸入水中,然后,快速取出急速的锻打,借此加大刀锋的硬度。最后一次淬火,要将整个刀身都浸没入水中,并快速取出。经过这样反复的冷热交替和锻打使整个刀身的硬度和柔韧性都达到最佳状态。一把刀的淬火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户撒刀成品的质量。

6.装饰:用砂轮或锉子对经过淬火的刀具反复打磨,使刀更加光亮,一些精美的工艺品刀还要在刀身上錾刻出以龙凤母题为主的各种图案,并刻上刀匠特有的标志,最后根据刀的样子配上合适的刀鞘和刀把,至此一把户撒刀才算制作完成。

拥有近五六个世纪制作与传承历史的户撒刀,从它诞生以来,不但包含了阿昌族民间制刀工匠独具匠心的个人审美观,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区域性特点。每一把阿昌族的户撒刀,可以说都是制刀工匠心血的凝结,正如户撒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老赛先生所说:“户撒刀是阿昌汉子的镜子,什么样的人,才能打出什么样的刀。”

参考文献:

[1]《阿昌族简史》编写组.阿昌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56.

[2]李晓岑.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

[3]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阿昌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3.

[4]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査组编写.阿昌族简史简志合编[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印刷,1963:89.

作者简介:吕隽(1974-),女,云南大理人;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云南边疆民族历史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昌族制作工艺历史
阿昌族的幸福跨越路
——对话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长曹先强
龙陵县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新历史
从阿昌族语言活力看“活袍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