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田玉雕

2017-06-28 00:11时晓印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和田玉和田玉雕

摘要:玉雕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瑰宝,在世界上享有东方艺术的美誉。玉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悠久的一门手工技艺文化,各个朝代的玉器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艺术风格。回顾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和田玉文化一样能陪伴人类如此之久,从七千年的通灵宝玉,到帝王皇权的象征,再到儒家文化的精神支柱,到现在的玉雕文化遍布华夏。古代先贤以玉德作为君子处世为人的道德准则。将和田玉的天性与人的德行打通贯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建树。和田玉的精神内涵已经渗透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和骨骼。

关键词:和田玉雕;玉文化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我国灿烂的玉文化发展中,和田美玉的重要地位无庸置疑。它色泽温雅,质感柔润,形质高贵,仿佛一位翩翩君子,千百年来受到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热烈追捧。一块羊脂白玉的价值动辄成千上万,甚至价值连城。同时,它也被赋予人性的品质,达到了“人即玉,玉即人”的境界。由此可见,和田玉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的宝物,而是浓缩着中华民族性情与修养的象征物。和田玉正是历史的绵延传承和文化的灿烂积淀。到目前为止,国人对玉石的认同大多集中在这千年美玉身上,它不温不火,雍容不迫,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幽幽地散发出巨大的魅力。

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和田玉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路途漫长,弥足珍贵。传说在 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出玉门登昆仑,受到西王母的热烈欢迎,曾载玉万只而归。传说归传说,和田玉的确是在周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

《大工开物》中说:“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为什么独有新疆的和田玉被尊为玉中的极品?这与玉石的形成有关。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我国的玉石在形成过程中拥有三大板块:东北、西北、东南三大板块。和田玉的产出位于三大板块中的西北丘陵地区,具有先大的优势,其透闪石含量很高。就拿最常见的和田白玉或者青白玉来说,透闪石的含量都在 90%以上。其中玉中之王——和田羊脂白玉的透闪石含量竟然达到了 99%,难怪其如油似脂,洁白细腻,价值连城。

近年来,和田玉雕作品不仅体现着国富民强的景象,更体现雕刻师对技艺的娴熟、创新及对工艺的追求和精神的升华。人们对和田玉雕的要求也在提高,无论是随身把玩还是收藏,在追求工艺美的同时还在追求意境美。和田玉雕不再是简单的手工活了,不但要在雕刻技法上呈现多种多样,在复古的基础上创新,而且要求在创新路上也不丢失千年玉雕文化的传统。一件好的和田玉雕作品可以说是一位玉雕艺人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是玉雕艺人在玉雕生涯中慢慢沉淀、成长、进化之后通过自己的双手表达出来的思想。一件好的和田玉雕作品带给人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心与心碰撞的火花与激情。然而,放眼当下的玉雕市场,充斥各类当代玉雕作品,白白的、细细的、油油的,不论题材,大批藏家趋之若鹜。

我们作为一名玉雕行业的手工艺人,现如今要传承的是文化,而不是模仿和重复,然而当下,相当多的玉雕作品依旧师法古人,表现的循规蹈矩,以工为美的形象刻画过多地重视形似而忽略了神似,过多地重视了技术水平而忽略了创作艺术。而这恰恰是玉有雕工、无艺术的表现。“厚古薄新”、“重材轻艺”地吃老本,只能制作一些雷同重复,千款一面的作品,而喪失了玉“大道自然”的求真本色。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图案,但并不是我们要抛弃传统,而是应该去思考,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精神食粮愈来愈广泛,传统图案是否还能够满足现今社会的审美情趣。我们需要明确只有不断地提高文化内涵,才能做到创意无限,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真正进入到“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境界,使自己的作品仿佛进入到一种浩淼、空虚的艺术空间自由无碍地翱翔,有大器天成的恢宏气韵,是厚德载物的内在精神动力的源泉。一件好的作品,可以看似寥寥无几笔,并不在细节上大做文章,但应有种气度源于其内。因为世上什么东西都可以伪装,而气度缺伪装不了。气度是一个人的思想、学识、内涵、修养完美结合后通过一言一行潇洒自如的表现。

作为一个玉雕师,同时也是一位收藏者,一位研究者,更是一位传承者,在从事玉雕事业的 20多年里,我对和田玉的热爱初衷不改,对和田玉的理解也日渐透彻,逐渐感悟到和田玉的生命之韵,我以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理论同样适合和田玉雕的创作,那就是充分调动我们的艺术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现和田玉的天然美感,探索正真意义上的玉道,在学习前辈大师优良技艺的同时,我也要求自己不断突破创新,形成具有自我思想的艺术风格。我希望我的玉雕作品在继承的同时也要融合其他玉雕技艺的精髓,让它的意蕴得以提升,在简约中透着稳重,雄厚中体现皇家风范,气度中流露出对中国艺术传统的一脉相承。我们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这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和田玉雕这门古老而又神奇的艺术,它贯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更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沧桑与辉煌。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人们的不断淬炼与升华,使得这朵艺术奇葩更具娇美。和田玉雕艺术的未来将灿烂无比!

参考文献:

[1]李吟屏.和田玉雕漫谈[J].新疆地方志,1991(03):44-45.

[2]刘剑利. 南阳玉雕艺术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 东方艺术,2005,(19):100-101.

[3]李岩. 和田玉造型艺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4]常明. 玉雕技能人才成长之路——记北京一轻高级技校玉石雕刻与设计专业建设[J]. 中国培训,2014,(07):27-28.

作者简介:时晓印(1983-)男,河南省镇平县人。现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千秋玉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田玉和田玉雕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和田玉子料特征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土语划分
和田玉
如何鉴别和田玉?
贵州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
和田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