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智慧”化研究

2017-06-28 02:00费伟平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智慧

费伟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阐述通过“智慧”化的方法和传统文化的内涵,来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换发新的生机。“智慧”化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行,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来让高校大学生在方法与德行这两个层面都能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前行。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智慧;传统文化;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在育人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塑造层面,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知识层面,而需要在思想引领、知识构建和实践等层面起到融汇贯通、自觉而自为的效果。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塑造它、推广它,让高校学生对它产生认同,并自觉地践行。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高校教育层面推行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所以,在高校办学时,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创新“两课”、如何增强课堂参与度等等。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面临了如下几个问题:

1.1教育方式的不足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日益拓宽,这对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高校学生日益趋向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他们很难再接收结果式的思想灌输,更加趋向于过程的探索。就像学者王福萍所讲的“目前思政课堂教学仍然缺乏创造性,设置呆板,活力不足。”①针对这一问题,虽然各大高校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1.2教育内容的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但是,它的内涵不仅仅于此。需要教育者不仅在逻辑框架、知识体系和整体把握等方面进行有效梳理,更应该把知识内容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我们看到目前的教育内容并不让人十分满意。王贤友等学者曾经针对武汉部分高校进行过“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太满意”与“非常不满意”占据了其中的18%,而在不足之处的调查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发挥应有效果”占据了33.86%,这也能说明目前部分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内容不足的缺点。

1.3教育者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思政工作者。在这些工作者当中,并非所有都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背景,且兼职情况较为普遍。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思政教师的配置越来越难以满足如今的高校教育。课堂的大班教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课下的辅导员配比,也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状况。

2.“智慧”化的方法论

“智慧”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看,“智慧”就是人类智力器官的功能,它的意思跟“智力”一词比较接近。我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就是用到了狭义的“智慧”。而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以冯契为代表,打通了“知识”与“智慧”的鸿沟,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把“智慧”作为德性与知识的综合,这是广义的“智慧”。

2.1古代“智慧”辨析

我国古代对“智慧”一词阐述颇多。当然,有时“智慧”与“智惠”通用。比如《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这里的为狭义的“智慧”,解释为智谋,即“王道”,与“霸道”形成对比;而嵇康在《大师箴》中也写到:“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这里的“智惠”则解释为“运用智力与追名逐利”,跟前文的“德”产生对比。

2.2宗教(特别是佛教)中“智慧内涵”

宗教对于“智慧”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佛教,把“智慧”作为佛教三宝之一(法),即梵语中的“般若”。“般若”是修习佛法的最终目的,也是“成佛”的同义词。其实在佛教中,“智慧”一词已经带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对我国古代后期儒家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从侧面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的产生和发展。

2.3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涵义

冯契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说”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推广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曾经在给他秘书的信中提到过:“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送给同我接近的青年通知阅读,请你找一找”。

冯契的“智慧说”思想批判和继承了其老师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观点,并通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通过考察西方知识论思想和我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路。他把知识的进阶定义为从无知到有知,从知识到智慧的三步,并把该方法论总结为“化理论为德性”和“化理论为方法”。首先,冯契参考我国古代哲學,把狭义的“智慧”转化为广义的“智慧”;其次,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我国古代哲学相结合,把知识论转化为具有本体论涵义;最后,冯契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他认为,只有实践才能产生“智慧”,要达到知识的飞跃需要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

3.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从上文可以看出,“智慧”化的方法既包括“化理论为德行”,又包括“化理论为方法”。当然,当我们了解了方法论,就需要通过方法论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其富有新的活力,而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内容。endprint

3.1可行性分析

首先,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文化系统。经过历史的沉淀,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同样的,作为中国人,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已经深入到骨髓,不需要花许多力气去推广。党和国家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也参考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现状、社会现状和个人现状。从三个层次中,不难看出许多价值观的表述是从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摘取的。所以,通过传统文化来完善社会主义个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天然的优势。其次,运用“智慧”化的方法也决定了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冯契在形成“智慧说”理论中间,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有机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阶段中国基本国情有机结合,这也对运用传统文化形成了有利的条件。最后,随着党和国家大力推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高校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兴趣较为浓厚,且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所以传统文化在如今的高校中,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3.2化理论为方法,践行传统“礼”的层面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部分表述跟我国古代传统“礼”内涵相似,如“敬业”、“诚信”、“友善”等等。古代这种“礼”在当代社会即为道德行为规范。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在课堂知识接受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平时言谈举止层面也应该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比如在师生交流、同学间接触、文明寝室创建、日常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要有一定的要求。

3.3化理论为德性,达到自在而自为

化理论为德性,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通过自觉的行为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我们通过应传统文化的介入,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如此,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更应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等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并得出結论。学生有了思考,需要实践的论证,达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所以,高校应搭建多种平台,如社会实践、各类竞赛、课题研究等等让他们通过实践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王福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曲阜师范大学2015(3)

参考文献:

[1]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2]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西华大学2013(5)

[3]奇乐任春雷《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学理论2013(12)

[4]郑楠《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12(10)

[5]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6]李沛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7]费拥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视阈》学术探索2012(12)

[8]韩凯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2015(5)

[9]王福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曲阜师范大学2015(3)

课题: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校级思政专项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智慧”化研究”,编号:SZ20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智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