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7-06-28 19:59陆小梅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音乐课小学生音乐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我们的音乐课堂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爱国情怀,通过声乐艺术的熏陶来完善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课与其他课程一样理应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音乐;兴趣培养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创新的重心。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一、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实施教学,重视实践

音乐不同于其他课程,真正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艺术基础上全程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完成的教学。当前在音乐课堂上,还存在着脱离艺术特点的教学方式,被动、机械、理性,而音乐教学应该是重在感受、情景、参与的教学模式。因为音乐是由音符构筑的艺术画卷,它是一种听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要引导小学生参与唱歌、奏乐、舞蹈、欣赏、音乐游戏等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情操陶冶、审美提升和艺术感知等方面的得到全面升华。

儿童的音乐培养需要教师的细心与耐心,每一个小学生都存在着对音乐理解的个体差异,只要我们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设适合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学生的艺术天赋之门就会被我们打开。

二、选择积极向上的乐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美育指的是对小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救国”、“五育并重”,他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些观点鲜明的体现了蔡元培先生“以美助德”的音樂教育理念。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教育准则。改革开放、对外门户的打开也使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涌入国门,通俗流行的港台歌曲在形式上丰富了音乐的内容,但是一些“小资情调”歌曲却不适应小学生来唱。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洁白而单纯,积极向上的歌曲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握好教学内容,摒弃负面因素,教会学生学会选择适合的歌曲,一首好歌确实能引导一代甚至几代人健康成长。歌曲中所表现的远大理想使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终身。例如《国际歌》、《国歌》、《闪闪红星》、《我的祖国》等歌曲,他们铿锵有力的歌词和乐谱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为国家、为理想去奋斗,这是引领历史潮流的不朽之作,具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召力。

三、运用音乐的艺术特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机械的被动学习,就不能真正的学好这门课,更无法领略知识的奥妙。音乐课的学习尤其是这样。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法存在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机械的完成每个单元课的学习任务,一遍遍的练唱,或单一的乐理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提不起兴致,也无法深入理解音乐的精魂,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二是社会、家长的不重视,多数家长会认为音乐不是主课,自己的孩子没有音乐天赋,不应该投入太大的精力,只是把这门课作为一种放松调节课程。更有甚者担心孩子喜欢音乐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把小学生天生的音乐细胞调动起来,用音乐的艺术感召力激发小学生上好音乐课的热情,给学生营造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让家长看到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性格、气质的变化,通过美育教学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要想上好音乐课,达到以上教学目的,下面的几点具体做法可作为教学切入点:

1、正确的发声练习是学好音乐的基础

唱歌是音乐课的基础课程,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是学好唱歌的关键,如果姿势不正确,发声时呼吸、运气就得不到正确的调整,例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肩、伸下吧,吸气时会有响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发声练习时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端庄优美的坐姿和站姿,从而发出准确动听的声音来,走好音乐学习的第一步。

2、用好教材,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材选用的歌曲和乐谱融合了传统和时代美,每首作品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和动人的场景,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感受音乐情绪,带领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美的共鸣。如教材所选《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沂蒙山小调》、《茉莉花》等歌曲,有的充满着民族风情,热情欢快,甜美幸福之情油然而生,有的歌曲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背后的抗战故事,让学生在审美的同时了解历史,增强爱国情怀,提高探索欲望。

教学中同时把电教融入课堂,通过配乐画面向学生展示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把绚丽多彩的城市风光和多民族小城的异地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美好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编制舞蹈,让每一个学生充当角色,参与其中,或自编自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染情绪,在快乐中学习。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一些国外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如美国传统歌曲《杨基、嘟得儿》乐曲;歌曲《苏珊娜》、《月亮河》等。

3、运用多种音乐形式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唤起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音乐学习中唱、打、念、吹是缺一不可的,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明快的乐曲把这四种手法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对曲子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通过分唱、合唱、合奏的反复练习达到旋律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大胆的对所练习曲目进行再创作,大家分组自编、自打、自吹、自唱进行重新合奏,使他们在集思广益的参与中默契配合,从中体会到创作的成就感。这种切身体验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

音乐艺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其教学目的不是单纯培养个别的艺术天才,而是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领会学会欣赏、热爱、感恩、使他们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充满朝气和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爽.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教育》:00062

作者简介:陆小梅,女,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小学生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