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洛伐他汀含量

2017-07-05 11:00叶芙蓉陈细丹绍兴中酒检测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洛伐他汀红曲麦芽

□ 叶芙蓉 李 娜 陈细丹 绍兴中酒检测有限公司

红曲洛伐他汀含量

□ 叶芙蓉 李 娜 陈细丹 绍兴中酒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通过调整各项参数(菌种、配方、工艺参数),列出正交实验表后进行实验,确定最佳参数用于生产,从而提高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菌种;红曲;洛伐他汀

红曲是以籼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分离出优质的红曲霉菌经液体深层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1]。红曲内含有多种他汀类成分,辅助降血脂功效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领域[2]。

1 过程

1.1 调整菌种、配方、工艺参数

1、工艺流程(如图1)

2、材料

早籼米、豆饼粉、麦芽、葡萄糖、酵母浸膏、甘油和冰乙酸等。

3、设备

粉碎机、灭菌柜、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烘箱等。

4、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①斜面菌种培养6~8 d,斜面接一级级别(转速220 r/min,48 h,温度32 ℃),一级接二级(培养温度32℃,车间摇床转速113 r/min,实验室摇床转速220 r/min),二级接固体[3-6]。②灭菌参数:121 ℃、0.105 MPa, 60 min,中间摇瓶一次。③高温培养32.5 ℃、4~7 d;低温25~26 ℃5 d后开始取样分析。④固体培养基麦芽汁糖度6.5~7.5°Bx。

1.2 菌种分离与纯化

①根据前期实验,挑选含量在0.5%以上的红曲菌种经分离与纯化后作为出发培养菌株。②通过紫外光诱变处理,优选突变菌株作为出发培养菌株。

1.3 配方调整实验

①原料改变:选用粳米作为因素。②麦芽汁浓度改变。③提高甘油用量。④营养液中添加固体蛋白胨。

1.4 工艺调整

①pH影响因素。②含水量影响因素。③接种量影响因素。④发酵参数及工艺的影响:温度、湿度控制,摇瓶工艺控制。

1.5 试验表表格

种子培养参数水平设计为:转速(120 r/min、150 r/min、180 r/ min);培养时间(24 h、26 h、28 h);接种量(20%、25%、30%)。

发酵工艺参数水平设计设计为:①含水率(40%、45%、50%);接种量(20%、25%、30%);麦芽汁浓度(5%、8%、12%);冰乙酸(0.95%、1.0%、1.05%);②配料比(40%、45%、50%);接种量(20%、25%、30%);麦芽汁浓度(5%、8%、12%);PH值(4.5%、5.0%、5.5%)。③配料比(40%、45%、50%);装料量(20 g、25 g、30 g);酒精含量(0.3%、0.5%、0.7%);时间(3 d、4 d、5 d)。④大米类型(籼米、粳米);配料(6%、8%);酒精含量(0%、0.5%);营养液(不加蛋白胨、加蛋白胨)。⑤无机盐(0.1%、0.2%、0.3%);装料量(130 g、140 g、150 g);摇瓶时间(1 d、2 d、3 d);发酵时间(10 d、15 d、20 d)。

图1 工艺流程图

2 结果与讨论

按表1“正交试验表”做各项实验:①配料、接种量、麦芽汁及PH值对红曲产洛他汀含量的影响,1-1;②配料、装料量、酒精、繁殖时间因素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的影响,2-1;③不同各类大米、营养液、酒精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的影响,3-1;④蒸饭工艺等因素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的影响,4-1;⑤无机盐、发酵时间(包括繁殖时间及代谢时间)因素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的影响,5-1。根据因素水平分析,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组合。

表1 正交试验表

分别从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来看,营养液PH值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影响较大,其中以pH值约4.5对产红曲最为有利;配料量及繁殖时间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影响较大,据此可适当提高三角瓶装料系数,以提高红曲产量;粳米对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更为有效,但在具体操作中,培养基容易粘结,摇瓶困难。另外,对于营养液的组成,原有基础配方已能满足要求。酒精含量对蒸饭工艺中红曲产洛伐他汀含量有较大影响,在高温阶段,红曲长势良好。但进入低温区后,培养基大量产水,包括游离水及结合水,给摇瓶带来严重影响,并最终使得发酵困难,影响红曲质量及产量。代谢时间对红曲产洛伐含量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洛伐他汀是红曲的次级代谢产物,经过了前期的菌种繁殖后,在代谢期间,主要是产洛伐他汀。只要调控措施适宜,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产生高含量洛伐他汀的红曲产品。

[1]殷军帅,梁秋丽,方佳茂,等.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Monacolin K的工艺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9):79-84.

[2]文镜,常平,刘迪,等.RP-HPLC以开环形式测定红曲中总Lovastatin含量[J].食品科学,2003(3):108-112.

[3]鲁佳慧,刘昕,王江海,等.红曲的生产工艺及Monacolin K和桔霉素的检测[J].现代食品科技,2006(1):144-146.

[4]黄福州.红曲生产工艺[J].中国酿造,1994(4):39-43.

[5]沈平,伍军,李浩然,等.红曲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实验条件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3):47-51.

[6]李慧,王异静,陈晓.红曲MonacolinK与培养基关系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9):72-74.

猜你喜欢
洛伐他汀红曲麦芽
红曲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异麦芽酮糖醇在卷烟增香保润中的应用
吃心情的麦芽精
药食两用话红曲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红曲黄色素的多样性及产品标准的讨论
洛伐他汀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生麦芽鸡内金茶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