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目标指向元认知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2017-07-12 08:55刘净微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刘净微

摘要: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学生为本,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清楚所学知识及自身所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本文以小学品德、语文学科为例论述教学目标指向元认知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元认识;教学目标;小学品德;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29-02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教学目标的指向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长期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下,积累了许多前人宝贵的间接经验,但在学习过程中却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复现”过程,未能完全理解、吸收。学生逐渐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长此以往,想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人才,会存在较大难度。如何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呢?元认知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什么是元认知

知识可分为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即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图式、心理模型或者不同认知心理模型中或明或隐的理论;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元认知知识即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是学生对社会、生活、学习的认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周围环境,学习影响因素,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等自身参与的一切活动。加强对自身所处环境、自身水平的认识,强调使学生对自身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

三、元认知教学目标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强调“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师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认识到学习拼音是为学习汉字做准备,就会确立低年级学习重点为识字和朗读。学生认识到学习使用工具书的价值,就会达成“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的教学目标。知识储备、技术应用都是在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基于此,入学初的小学生会有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对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

小学品德学科课程设置从三条轴线四个层面助力学生的成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层面的目标分别为: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从中可以了解到,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师生具备元认知意识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完成思维训练的层级提升。

四、在课程实施中实践元认识的意义——以品德、语文学科为例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指向元认识的聚焦?实际上,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一方面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即人类对学科的认识规律),同时又要符合青少年的认识规律——学习规律。也就是说首先不能违背人的认识规律,需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进行。对于学生课堂里的学习来说,这里的“实践”一般不是原始的实践活动,而是学生已了解的前人的经验(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学校中由教师提供的为学习知识而创设的“实践活动”。在由教师提供的高度仿真或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的学习,是具有元认识意识的有效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学科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品德学科课程的核心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元认知意识下的问题设计不是简单的信息再现,而是着力实现思维的层级训练。

例如,在处理教材《丝绸之路》时,A组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终点是哪里?途经哪些地方?这条路都运输什么物品?B组问题:丝绸之路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到今天,丝绸之路还在我们的振兴范畴里?这到底是条怎样的路?

例如,在处理教材《跳水》时,A组问题:“跳水”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哪些?文章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级问题: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事?从中学到了什么?关于表达,大家发现了什么,今后可以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的有哪些地方?

问题剖析:A组问题在教材中都有具体的答案,一问一答,是客观知识的再现。从布卢姆关于提问的水平和层次来看,这些问题主要属于知识性和理解性的问题,是低层次问题。指向的是事实知识、概念知识。B组问题关注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的整体考量,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具体而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经归纳总结等自我加工后,形成立体的认知体系。因此,其提问方式多指向联系的整体的内容,属于运用、分析、综合性问题,是高层次问题,需要学生深层思维的参与。

五、结语

元认知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可产生如下作用:

1.学生作为知识学习者本身,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等信息进行元认知加工。

2.学生对自身学习任务的认知,在相关的认知元素方面,学生应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划分板块,如按照学科划分,按照动手与动脑划分,按照课内与课外划分等。这些因素对于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的进行和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要意识到这些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不尽相同,有一些也许要求更高,如回忆所学文章大概含义的难度要低于回忆此文准确词序。

3.学生对于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要靈活运用到学习中,这就需要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而元认知知识的运用,恰恰帮助学生提高这一点。使学生清楚学了哪些知识,需掌握哪些技巧,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划分,清楚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合中条件和情境下运用。

幫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即用元认知意识来处理教学行为,有助于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澳]约翰B.彼格斯(JohnB.Biggs).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students,and students' self cognitive abi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Meta 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general cognitive knowledge and cognition about self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Knowledge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their learning ability,clear knowledge and their positions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o enable students to emphasize their knowledge and thinking more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necessit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subjec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target of meta cognition.

Key words:Meta cognitive;teaching objectives;elementary school moral character;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