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角度下宁夏特色文化词翻译

2017-07-13 21:42王晶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转换三维

王晶

【摘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过程,以及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过程,本文立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探讨了宁夏特色文化词英译,在翻译宁夏特色文化词时,为传达这些词特有的文化内涵,译者至少需要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进行适应、选择与转换,才能产生恰当的译文。

【关键词】宁夏特色文化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一、引言

作为回族聚居地区的宁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回族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合的过程。宁夏特色文化词反映了宁夏地区人民的审美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构成宁夏各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因此,对这些特色文化词的翻译,将直接影响外国读者对宁夏多元文化的认知,也影响着宁夏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二、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他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应用到翻译领域,明确提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提出“译者中心”和“翻译生态环境”以及“适应性转换”等理念。生态翻译学理论把翻译过程定义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适应和选择的一个交替循环过程,译者要在不同的层面和维度进行适应和选择,但是最主要的是要集中在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方面,即“三维”转换,也就是,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的作用下,译者应该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期达到最佳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宁夏特色文化词翻译

按照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界定,翻译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复制与转换,而是动态的、不间断的适应与选择过程,涉及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指导翻译活动的原则、评定译文优劣的标准是“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 。对于宁夏特色文化翻译,译者至少要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出发,才可能会产生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被读者接受的译文。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翻译宁夏特色文化词的过程中,译者应了解原文的基本意义、产生背景、使用环境等,即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然后,译者应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选择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理想译文。由于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地方语言,因此,一个地方特有的词汇,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缺乏对应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灵活地进行转换。

例1:馓子

馓子是宁夏地区各民族的风味名点之一。在每年传统的“春节”和回族传统的“古尔邦节”、“开斋节”中,人们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从原文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出发,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不妨将其译为:Sanzi ( a kind of flour pastry,and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od for guests )。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体现宁夏特色,又能让外国读者在清楚了解食物具体特征的基础上,理解这一美食的独特之处。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不同民族、不同地方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习俗等,翻译时译者需要理解并使用原文所在的生态环境,掌握原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

例2:六月向山下看去,村子像个猫一样卧在那里。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事物常常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猫”在西方文化中常用来指“包藏祸心的女人”,而在汉语文化中并没有此义。宁夏著名作家郭文斌将他筆下的小山村比喻成了一只把胡须伸向天空的猫,这一比喻极其生动。如果我们忠实地直译成“cat”,就无法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甚至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和困惑,我们应该进行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翻译中将“猫”转换成同为猫科动物的“a small tiger”,而且“老虎”在西方文化中表示可爱的小孩或美丽的女人。

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既要理解源语所处的生态环境,又要分析源语的交际功能,并选择恰当的译文。

例3:“红四品”

“红四品”是宁夏回族特色茶饮,由红茶、红枣、红糖和宁夏特产枸杞冲泡而成。因此独具宁夏特色,译者要充分考虑到原文的交际功能,尽可能地在交际维上做必要的调整,站在宁夏的角度来传递原文信息,这样异域文化的读者才能真正理解原文意图,并做出相应反应,这样的译文才能真正达到传播宁夏特色文化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将“红四品”译为“A kind of tea made of black tea,red dates,brown sugar,and Goqi berry” 从而完成原文的交际意图。

四、结语

宁夏特色文化词的翻译对于宁夏文化“走出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译者一定要从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出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去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注重读者的感受以及接受能力,不断地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的转换,最终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忠实而地道的译文,从而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背景下宁夏特色文化词的英语翻译和对外传播”(项目编号:SK15007)。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转换三维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