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18 12:09李玉臣
吉林蔬菜 2017年7期
关键词:匍匐茎母株花序

□ 文/李玉臣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 文/李玉臣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7.004

1 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耐低温抗潮湿、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作为冬春茬栽培,品种有美国甜查理、日本99、丰香等品种为好。

2 种苗培育

2.1 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排灌能力强的地块作育苗圃,苗圃与生产田的比例为 1∶5。在母株定植前应施足基肥,每亩施腐肥有机肥 3000~4000 千克、尿素 15 千克。耕翻耙细土壤整成宽 1 米,高 10~15厘米,沟宽 25~30 厘米的高畦。

2.2 母株的选择与定植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大苗作母株,在 9 月下旬定植。定植的行距为 2 米,株距为80厘米。

2.3 苗圃地管理

2.3.1 摘除花序:在早春母株抽生花序时应及时除去花序,这样可以节省养分,有利于匍匐茎的发生和幼苗的生长。去花序的时间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

2.3.2 清除杂草:在草莓定植前或定植活棵后用 48%氟乐灵乳油每亩 150 毫升进行地面喷雾防治杂草,也可在草莓生长季节进行行间喷施,施药后立即覆土防止光解。

2.3.3 苗圃地肥水管理:草莓不耐旱,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匍匐茎长出前,灌水后要及时松土。在第一级匍匐茎陆续伸出时,每亩应施尿素 5 千克,作为伸蔓肥,以后每隔 2~3 周进行 1 次根外追肥。

2.3.4 及时压蔓:当匍匐茎抽生出幼叶时,前端用少量细土压向地面,使生长点外露,促进发根,进入 8 月份以后,匍匐茎苗开始布满苗床时要及时去掉多余的匍匐茎,一般每棵母株保留 70~80 个匍匐茎幼苗。

2.3.5 化学调控:用 40 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洒 2~3次,既能促发匍匐茎,又能抑制植株开花。

2.4 幼苗假植

为促进壮苗,促使花芽提前分化,使植株均匀生长,在定植前一般必须进行假植一次。做法是:在7月下旬8 月初,从母株苗上选择健壮无病,具有 2~3 片展开叶并已扎根的幼苗,起苗时每株小苗靠母株一侧的匍匐茎留 2~3 厘米剪断,按 15 厘米×15 厘米的株行距假植。秧苗成活后,结合浇水追1次肥。8月中旬后禁止浇水施肥,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假植到定植的时间不超过 60 天为宜。

3 科学定植

为争取元月份草莓能够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为 8月底 9月初。

3.1 整地施肥

定植前一周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 千克,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 50~60 千克,耕翻深度为 20 厘米,然后做成深沟高畦,这样既可以升高畦土壤的温度,又有黑地膜的覆盖可吸收热量,晚上又起到保温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

3.2 定植密度

一般每亩定植 6000~7000 株,每垄双行种植,行距为 40 厘米左右,株距 20~25 厘米。

3.3 定植方法

定植时要掌握定植的深度,定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房,易造成苗心陷入土中而腐烂;栽得过浅,根茎外露,不晚产生新根,苗易干死。栽植深度以填土浇水沉实后苗心略高于土表为宜,真正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注意根部的弓形朝向畦外侧,根系略向内侧伸展。覆土要实,栽后及时灌水。

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到活棵前,每天早晚各浇 1 次水,并且注意控制水量,用喷壶头接水浇,有条件的加盖遮阳网;定植后 20 天内,保持根茎部周围处于湿润状态,促进一次根的发生。同时可以覆盖地膜,地膜选用黑色地膜为好。盖膜一般不要在清晨进行,一般在中午前后受阳光照射叶片发软时操作为好。掏草莓的洞口要尽量小,以增加保温效果和减少从洞口长出的杂草危害。

4.1 扣棚时间

冬春栽培,一般在 10 月下旬进行,即气温降到 10℃左右时扣棚。在徐州地区一般采用四至五层覆盖,即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在棚内加一层天幕,在棚膜上盖一层苫被,苫被上再盖一层薄膜。

4.2 温湿度管理

4.2.1 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白天控制在 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为 12~15℃,最低不能低于 8℃,此期棚内湿度控制在 85%~90%。

4.2.2 开花期:此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白天温度控制在 22~25℃,最高不能超过 28℃,夜间温度 10℃,最低不能低于 6℃,棚内湿度控制在 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授粉不良。

4.2.3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这时受温度影响过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宜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 20~25℃,夜间 5℃以上。湿度可控制在 60%~70%。

4.3 肥水管理

冬季由于气温低,浇水往往会使地温下降,应尽量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并且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在开花前只要能维持草莓正常生长即可。在开花期到成熟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每次浇水后必须加强通风排湿。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了,最好是将肥料溶于水后通过滴灌结合浇水施用。

4.4 植株调整

一般每株草莓只要保留 5~6 片功能叶就可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菌蔓延,要经常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和抽生的匍匐茎,并集中烧掉,以减少病原。同时还要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在开花前应当及时疏掉高节位花蕾,使养分集中供给早开的花蕾,并及时疏掉畸形果和病虫果,一般第一花序保留 12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 7个果左右。

4.5 蜜蜂授粉

草莓多是完全花,且自花授粉能结果,但在异花授粉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单果重。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和商品性,有必要进行授粉,为节省劳力,多采用蜂群授粉。在始花前 5 天搬入蜂箱,开始放蜂,半亩左右一个蜂箱,草莓株数与蜜蜂只数以 1∶1 为宜,放蜂一直持续到 3 月下旬,蜜蜂活动的最佳温度为 20~26℃,放蜂后一般不要使用杀虫剂。冬季及早春,仅靠草莓开花无法供充足的蜜源,必须用 2 份白砂糖加 1 份水,调成糖水饲喂蜜蜂,或者在草莓上喷施糖液吸引蜜蜂,达到授粉效果。

4.6 施二氧化碳气肥

补施二氧化碳气肥能增加草莓产量和品质,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主要是在开花盛期和结果盛期,保持 1个月不间断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阴天不要施用。应在晴天日出后立即施用,中午气温升高,在通风前 0.5~1 小时停止施用。

4.7 适时采收

草莓从开花到成熟约 35~40 天,通常在果面着色90%时采收。采收时应在早晨露水已干到中午高温没有来临前,也可以在傍晚进行。采收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卡断果柄,连同部分果柄一起摘果实,果柄越短越好,不要硬拉,以免损伤果实。初期每 2 天采一次,盛果期每天采一次,采收草莓地要十分小心,必须轻拿、轻摘、轻放。

5 草莓病虫害的防治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等。在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特别在化学防治上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为防止产生畸形果和果实污染,花期和结果期不喷药,但应清除病株病叶。

(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农技推广中心 221342)

猜你喜欢
匍匐茎母株花序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葛沽萝卜成株繁种技术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不同密度木里苔草的母株、子株及生物量的研究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