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对策探讨

2017-07-22 11:05周美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教育对策幼儿

周美琴

(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其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据调查显示,现在的幼儿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现象。幼儿的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应该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本文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和实际情况,对现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家园差异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并对相关的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 自理能力 家园差异 归因分析 教育对策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是幼儿适应社会并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根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班幼儿中普遍存在家里和幼儿园中自理能力不同的现象,即在幼儿园的时候,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并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回到家以后,就变得依赖父母,自理能力明显下降。本文主要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原因进行总结,最后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对策。[1]

一、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现象

根据一些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显示,现在的幼儿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现象。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两面派的情况呢?这跟中国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在幼教的带领下,慢慢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还会帮助别的小伙伴,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幼儿园里幼儿会自己穿衣、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乖乖用餐、自己穿衣穿鞋等等,变现得非常良好。但是回到家以后,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里的长辈,特别是老人,对孩子可以说是溺爱,幼儿吃饭的时候出现偏食、挑食,要父母帮穿衣,饭前不主动洗手等现象就发生了。自理能力完全不能和在幼儿园的时候相比。[2]

再者就是父母的原因,大多数家长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缺乏信心,怕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如:怕孩子自己洗脸洗不干净,刷牙弄得到处是水,怕小孩在盥洗室摔倒,怕孩子自己穿的衣服不整齐,怕穿反了等等,就是这一系列的怕,导致了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错误认识。家长有的时候会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独立的洗漱、穿衣服,他们觉得孩子的速度太慢。虽然家长知道对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一遇到实际情况,就失去了耐心。孩子穿衣穿的慢,父母就代劳;孩子洗脸洗不干净,父母就代劳;孩子吃饭慢,还不如自己喂,就这样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部代劳了。

二、幼儿自理能力差异的原因分析

1.幼儿园和家的角色不同

幼儿在家庭中和幼儿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幼儿园中,幼儿的角色是学生、同伴、朋友等不同的角色,但是在家庭中,幼儿的角色是子女、孙女,总之就是受保护的对象。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儿需要遵循老师的要求,在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例如,每天到园的时候要自己找到自己的教师和作为,并且要听老师的指令,在上课的时候要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当犯错的时候,老师会指出来并予以纠正;表现良好的时候,老师还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幼儿约束自己,提高自理能力。反之,在家的时候,幼儿犯错的时候,父母首先会选择包容;问题严重的时候,孩子一哭,父母便不忍心责骂,长此以往,会给幼儿惯出许多坏习惯,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变差。

2.老师和家长的地位不同

老师这一职业一直都是受中华民族敬重的职业,对于幼儿也一样。老师在幼儿心目的地位是很有权威性,老师说话就要听。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好的时候,会得到表扬;表现得不好的时候,会被批评,因此幼儿对老师往往言听计从。在家里的时候,和父母的亲密感就会造成幼儿撒娇、耍赖等情绪的产生,此时幼儿园中老师的权威就消失不见了。同样,幼儿在幼儿园和家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在幼儿园中,幼儿只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幼儿同伴中的一个,老师都是一律平等对待的。幼儿若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要乖乖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在家中的时候,特别是独生子女,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祖宗”,没有特定的要求来约束他们。

3.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不同

送孩子上幼儿园最重要的一点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家庭教育之外的教育。在家中的时候,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诉幼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没有全面地审视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幼儿园虽然是启蒙教育,但是也是正规教育,会全面、客观地审视幼儿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予以纠正,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做不到的,不然送幼儿上幼儿园有何用呢?[3]

三、教育对策

为了解决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以下主要例举了几种教育对策。

1.加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合作

家長在将幼儿送入幼儿园后,不能就放手不管了。应该平时和老师多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园中的表现。可以利用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时间,问问老师孩子当天的表现;或者通过电话或者微信、QQ等平台问问老师孩子的情况。老师也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就孩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谈,将幼儿表现好的地方提出来,缺点也应该提出来,让家长引起注意。同时幼儿园还可以举行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园中生活,方便更加了解幼儿的优缺点。[4]

2.共同加强家园教育

就是要实现幼儿园、老师和父母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不比幼儿园教育轻。幼儿容易在家庭环境之下潜移默化地染上一些习惯,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相互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好幼儿的重担。家长和老师都要相互体谅,老师要体谅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家长也要体谅老师工作的不易;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幼儿的优良教育。

3.家长指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树立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灌输在幼儿头脑中,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坚持每天让孩子做一件新的事情,慢慢培养其独立能力;其次,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空间,让他自由发挥,在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给予一定的鼓励或者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表现好了,就有奖励,慢慢养成好习惯;最后,不要太严格地要求孩子,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徐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差异的归因分析与教育对策[J].读与写(中旬),2016,13(3):264.

[2]曹莉.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2):202-203.

[3]周明霏.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177.

[4]万宏芳.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3,(9):263.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教育对策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