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7-07-22 13:34高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策略

高娟

(定西市安定区万崖小学 定西 安定 743011)

摘 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一门学科,也应担负这一责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 心理教育 相互渗透 策略

一、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进学生心里健康发展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2]

二、利用数学活动实施心理教育

1.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结果受感官参与的制约,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同时,多种感官的参与还有利于人的心情的舒展,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往往比不运动的人心情开朗。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动脑。这样,学生的大脑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学习积极性就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如执教四年级上册《烙饼的策略》时,让学生通过同桌模拟烙饼,记录烙饼方案,最终进行讨论优化。由于活动中,学生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最后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比单用课件展示的效果好的多。

2.举办数学竞赛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竞赛活动是把双刃剑,组织的好,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但组织的不好,往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因为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成绩差,比不过成绩好的同学,从而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数学竞赛活动有对抗赛、擂台赛、接力赛等等,教师在组织这些竞赛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把竞赛题出得太难,让中差生失去竞赛的信心。我认为组织开展接力赛,可以制定这样的规则: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组题,先做完且正确率高的为第一名,以此类推;②从第一排开始,每人一题,解题时可以跳跃,不必按序号解题(目的是让差生也能在竞赛中发挥作用)。同时,竞赛题的形式要多样,难易度要搭配,如口算题、应用题等。这样,全组同学中,学习好的可以挑选难一点的习题进行解答,学习差的可以挑选简单一点的习题进行解答,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感到成功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此外,这样的竞赛,还可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成就需要团体中的每位成员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对他们形成正确的集体观与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不仅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要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学会学习。如何让实践活动走进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问题生活化

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是如何处理的,然后通过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实验操作,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应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能比拟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学生在校外从事活动的类似形式进行教学,即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或已有的知识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动手,促使他们思维的发展,进而在操作实践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究热情,自主获取知识。

(3)加强合作实践,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教师要认真解读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名自的学习习惯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分组学习。如:个性强的学生要与个性比较随和,善于协调的学生分在一组;兴趣、爱好基本相同,交往比较密切的学生分在一组;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与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而且每个小组成员内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应该有,以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在一些问题上还可以帮助他们解答疑惑、掌握知识,起到小教师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分组,不仅能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调性、参与性,而且对学习惯差的学生可以起到榜样和带动作用,不仅能使其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达到提高学生相互交流能力的目的。

(4)重視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知识参加数学趣味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课外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溶化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

4.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习活动。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分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在教学图形的欣赏与设计一课中,教师采用分组合作设计图案,那么,小组里的成员为了群体的荣誉,通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协调和达成观点,争取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呈现一幅幅新颖而有美感的作品。开展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人相处的开朗性格,防止学生孤癖性格的形成,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与人交往的技能。[3]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认真专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定理、性质、规律、概念、例题等这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心理渗透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4(5).

[2] 邹爱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年11期 .

[3] 谭建红.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教研周刊2010年第13期.

[4] 杨巧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邹议.教育科学研究 , 2001年05期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小学教育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