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生成个体的精神生命

2017-07-22 21:31付强高慧芳崔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职业教育素质

付强+高慧芳+崔巍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本溪 117022)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合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公民。但是,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学校却只把教育重点放在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国民,国民素质的高低日益取决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成效,从而使得思想道德教育愈显重要。各级教育机构在其综合评价体系中强调了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优化”成了“唯智主义”的单一化标准,严重违背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教育终极目标。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选择,弱化了育人的另一半责任——思想道德的培养。本文将从另一个侧面来强调教育的目标,教育是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人们的思想将引导其行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将会使教育目标事半功倍。

关键词:教育 职业教育 素质 人文精神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为教育的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教育的内部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作用。教育的外部功能指教育系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个体功能是相对于社会功能而言,社会功能亦是相对于个体功能而言。教育作用于个体必然作用于社会,教育作用于社会又必然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实现。[1]

无论是外部功能还是内部功能,社会功能还是个人功能,教育功能的发挥需有特定的社会条件,它经历了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附属、对立到人本价值取向的回归。都需要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需要全面和谐的心理过程。心理和谐全面发展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二是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的和谐全面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全面和谐应做到: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关照学习过程的情意发展;培育积极个性倾向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特征优势,完善个体心理生活。

由此看来,思想道德教育是密切关系着受教育者的精神生命的一种实践活动,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得到启迪,精神追求得到引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最终满足社会需要,适应企业需求。[2]

一、精神生命是人的内在需求

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角度出发,教育是生成个体精神生命的过程,是人类改造个体精神世界的过程。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具有的满足个体精神需要,促进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赋予人类以理性,驾驭原始欲望,享受生活,追求自由,体验幸福。实际上,人的精神生命是客观现实的,同时又是始终不断地生成、发展着、向着新的可能性变化着的。精神成长作为一种人类本质,始终贯穿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对精神的想往和追求是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的一种超越性力量。而人类在追求幸福的、有意义的人生过程中,必然的伴随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因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诚然,人类的精神生命的发展是要以自然的物质生命的存在和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但随着自然的物质生命的存在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生命将成为人的生命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人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提高的。生而为人,生命的开始和存续当然始终需要物质作基础和支撑,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需要和能够超越本能的欲望和物质的满足,去追求精神层面的诸多需求,诸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价值理想、正义感与崇高感等。因为人毕竟与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人自我降格,失去应有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低俗、粗俗、庸俗,毫无底线地堕落,那将使人失去本应有的存在尊严。 “人学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对人的关怀,根本上是对人的精神关怀; 人生幸福根本上是精神幸福。

二、精神生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需求

人的科学知识、能力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而人的物质生活、道德观念则是双方同时进行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在科技、智能进化的同时,促进个人伦道德向善的方向演进,这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观百余年来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索,不难看出,在我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何积极引导国民正确处理诸如权力与义务,个体与群体,道德与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发生了急剧改变。传统的人文精神很难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科学、系统的现代人文精神又一时难以建立起来,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另外学校对人文精神教育的缺乏,致使学生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丧失理想、厌弃崇高、不善合作、骄傲自大、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意志不坚、难耐挫折等。作为职业技术和企业人才生产基地的职业院校,应当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技能人才课程内容的框架?如何提高职业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这些问题,都亟待职业教育工作者做出深入研究。[3]

三、社会转型期人文精神教育面临的挑战

1.基于理论的挑战

从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来看,自然生命的存续及身体的成长发育,需要人体与社会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换和交流,进行自身的发展,最终表现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同样也需要从外部吸收成长的精神营养和能量,并进行内在的转化。也就是说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既经历物质生活,也经历精神生活; 既需要物质家园,也需要精神家园。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起以往变得更加富裕,人的身体的发育成长也较以往更健康,但今天人们的精神成长环境却较以往更为多变、更为复杂。事实上,人的生命的精神成长在时代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时代之风催生出许多积极的、正向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改革开放、和谐发展、良性竞争、公正公平、民主法制等观念,使人的思想富有时代气息和创造力,促使人的生命有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 另一方面,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庸俗、低俗、媚俗文化,以及充满物欲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利己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对人产生了极其不良影响,使人精神世界经受着污染,人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经受不良影响,特别是有一些人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试图以对物质占有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今天,由于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充满诱惑,使得一些人执着于片面的物质追求、物质满足和物质享乐,失去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正确理解,失去了对理想信仰的坚定追求,道德观念模糊错位、审美趣味格调低下,有的人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甚至消极颓废,一味地奉行所谓的快乐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和商品饥饿者却浑然不觉。当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也使得许多学校更加重视对科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却在急功近利中忽视了对学生 “心灵”与 “精神”的陶冶与培育。而教育价值观的偏离,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精神世界的荒芜。工具价值论导向下的教育教会学生关注的是 “何以为生” 的问题,却忽视了对学生 “为何而生”问题的引导。无疑,“何以为生”的问题是重要的,但 “为何而生” 问题也不应该被忽视,它事关人生方向、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事关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满足等问题。有学者指出,当代青年人由于種种原因存在着碎片感和空虚感、疲惫感和宿命感、失衡感和无助感、孤独感和虚幻感。当代,个体生命成长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都正在或有可能发生急剧的变化和非传统重塑,互联网良莠混杂的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多的 “网络文化”,以及面对可以多元价值选择时的迷惘,都有可能使人变得混乱、迷失、无助与无措。严峻的事实是,外在成长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急剧变动将深刻影响深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特别是深刻影响着心智尚未成熟的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使人的精神生命能够健康成长,必须高度关注人的成长环境和成长中的精神给养问题,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科学和人文的有机统一与融合,在构建我们美丽的物质家园的同时,需要构建好我们令人心神安宁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 “人在生命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体验、检验和升华自身的精神价值,这是我们当今教育中最需弘扬和倡导的东西。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漠视精神生命,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也预示着我们的生命存在也是一种残缺的存在。”[4]

2.基于社会实际的挑战

首先,思想教育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一方面,当前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有重叠,除了基于人的价值立场以外,它似乎缺少一个独立本体。虽然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一些学者将心理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但在狭义的道德教育意义上,其与心理教育的边界仍是清晰的(尽管二者有密切关联),即道德教育涉及价值问题,而心理教育所面对的问题是价值中立的。这种边界使得两种教育的实践路径有明显的区别。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则不同,它关注的问题可能涉及价值判断的,如侮辱同学、校园杀人、商品假冒和食品质量问题等,也可能是价值中立的,如抑郁、迷惘导致的自杀问题等等。这使得在教育策略上,前者的生命教育倾向于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的策略,而后者的生命教育倾向于心理教育的策略。另一方面,当前的生命教育并不一定都直接适用于所有的生命危机事件。有些生命危机问题可能与生命价值并无直接关联,通俗地说,就是不关所谓的生命教育的事情,可能就是即刻的情绪极端化即纯粹的情绪心理问题,无关于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认知,只要有适当的情绪发泄方式或足够的情绪缓冲时间就可能自然解决。由此,生命教育的学理性在从教育理论通向教育实践的路途中逐渐被消解,只剩下基于自然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生存知识与技能训练可以被清晰识别。这也是有的学者在面对生命教育的议题时可能看到的是心理教育的问题,而有的学者则可能看到的是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的议题,从而追问生命教育究竟是心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的原因。其次,当前的生命教育究竟应对生命危机的个体之“标”还是应对其社会之“本”?某一危害生命的事件是具有偶然性和个体性的,但大量或頻繁的类似事件则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大量的自杀性事件中,生命个体的自杀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情境性,并不是单纯的生命意义的认知问题。在某种程度可以认为,任何自杀性事件的背后都包含着社会性的他杀。思想道德教育并没有填补好个体生命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空白。因此,关注生命危机的个体教育而忽略生命危机的社会根源,可能使得生命教育在应对社会性的异化现象时显得苍白无力。例如,就中考高考时期频繁出现的学生因焦虑而自杀事件而言,生命教育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自杀或可能自杀的行为者)而不包括家长、教师和学校等,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或挫折教育可能会缓解一些问题,但它并不触及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即社会性的学习异化和学习工具化问题。又如最近在深圳富士康集团连续发生的员工跳楼、割腕等自杀事件,自杀者均为20岁左右的青年,在社会对企业的谴责之外,生命教育之所以被唤起则更多是看到青年的自杀行为,其关注的对象仍是青少年学生,这是必然的但却远远不够,因为生命教育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青年对生命不珍视,而忽略其背后具体的社会情境:在现代工业生产极具工具性的劳动操作下,个体生命与外部世界的意义链接被不断削弱,更多的不是不认识生命意义而是它们都很模糊,使得生存变得比死更可怕。[5]

四、教育生成个体精神生命的途径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挖掘蕴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我们必须牢记教育方针,严守教育阵地,通过积极引导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工作,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大学人文精神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为提高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客观平和的教育态度,引导青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推理能力。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凡事都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取舍。如果对他们耳提面命,指手划脚,强行灌输,势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教育成效。学生们的另一特点是厌弃空喊高调,崇尚客观平实。为此,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教师应当以此自勉!正人之前,必先正己,育人之先,必先使自己成为素质过硬、人文精神强健的人。[6]

第三,当今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比如儒家思想中的“慎独”观,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追求自我完善,于当今犹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独立不惧、百折不回的高尚情操。再如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在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前提下,试图用中庸之道防止斗争激化。促成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从而使双方达到协调与均衡;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

第四,提高学生的逆商。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每一个生命都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挫折和逆境会给生命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但挫折和逆境也能增长人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出生命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磨练人的坚强意志,提高人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精神生命变得更强大。人的精神成长需要在实践中砥砺,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教育契机,思想道德教育要有的放矢地引导人经受精神上的磨炼和意志品质上的考验,让人的精神生命在实践中经风见雨,茁壮成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现代人应该从这种思想中获得启迪,知道只有通过双方的利益互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争取双赢局面,求得根本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理念,有利于矫治当今存在的以邻为壑,人情淡薄,屈人就己,强人所难等弊端。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有所作为,不辱历史使命。

总之,人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存在,更是精神生命的存在。精神成长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内在诉求。思想道德教育理应给人的精神成长以应有的关照。在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尊重、关心个体生命的精神需要,不断提升个体生命的精神品位,丰富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建构起个体生命渴望的健康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 . 时代的精神状况[M]. 王德峰,译 .上海: 译文出版社,1997: 3.

[2]班华 . 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01) : 89 - 94.

[3]梅萍 . 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对当代青年生存无意义感的理性反思.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2)

[5]杨小微.教学互动与学生德性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09 年修订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9.7

[7]肖凤祥.关于行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职业教育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