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阻收缩对后激活增强效应的比较分析

2017-07-25 09:32周开祥
运动 2017年7期

周开祥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不同抗阻收缩对后激活增强效应的比较分析

周开祥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后激活增强效应在欧洲和美国得到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的重视。国外已有大量相关文献对抗阻训练后的后激活增强效应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对9名(男4、女5)高水平运动员采取向心和离心的抗阻方式来探讨不同激活条件下的后激活效应。结论:向心与离心卧推后对于上肢产生的PAP效应差异不明显;男子、女子向心与离心卧推后对于上肢产生的PAP效应差异不明显;向心与离心卧推后激活增强百分比具有一致性,差异不明显。上肢为主的运动项目应以上肢动力性拉伸动作为主和少量高强度向心卧推为辅。关键词:向心;离心;上肢力量;后激活增强效应

国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关于后激活增强效应(PAP,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对爆发力表现的影响研究。美国体能协会前任副主席格雷戈里(Gregory Haff)在国家体育总局年体能训练系列讲座——科研专题中提到后激活增强效应在欧洲和美国得到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的重视。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相关文献对抗阻训练后的后激活增强效应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往往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训练水平、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和肌肉收缩强度。但国内关于后激活增强效应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对抗阻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认识阶段。

力量训练主要分为向心、离心、等长与等速训练,主要的训练方式为向心和离心训练。相关文献表明,传统的大负荷训练中,离心训练能引起更好的肌肉张力刺激,同一肌群的最大离心收缩力量是向心收缩力量的1.4~2倍,平均在1.5倍左右。离心收缩是引起工作肌群牵张反射的刺激条件,能更好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美国的赖里提出的退让性训练的负荷结构为(90%~120%)/(3~5)s ×(8~10)次 × (2~3)组。PAP主要应用于比赛前加入赛前热身环节使用;本研究对投掷(如田径项目中的标枪、铅球与铁饼等)及举重等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向心与离心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寻找更合适运动员赛前的热身方式。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PAP研究早已较为深入,但对于国内来说,PAP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内容;目前所阅文献中缺乏对上肢PAP效应的研究,而且未有研究者对离心力量训练进行相关研究。

在2008年6月 《Journal of Sport》杂志中刊登Liamp.Kilduff,Nick Owen等人发表的《Influence of recovery time on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in professional rugby players》中,经过严谨的实验流程得出在高负荷下肢训练后8分钟运动员表现出最高水平的PAP效应。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离心收缩在体育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运动员体能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

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如各种跑、跳的起跳和落地等都涉及到肌肉的离心收缩。王宝成对跳跃训练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起跳动作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缓冲阶段相应工作肌群退让收缩的速度和在退让工作中表现出的最大肌力。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有关提高肌肉向心工作能力的研究要明显多于肌肉离心工作。关于肌肉向心和离心综合训练研究的文献则更不多见。可以肯定的是,进行离心收缩能力的专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的离心收缩能力,这为提高需要离心收缩力量的动作能力所必须。有研究表明,由于同一肌群的最大离心收缩力量是向心收缩力量的1.4~2倍,平均在1.5倍左右。也就是说,传统等张力量训练以刺激肌肉向心收缩为主,而其对肌肉离心收缩的刺激十分不足,其结果就是忽略了肌肉离心收缩整个肌肉收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包括快速力量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现在竞技体育的需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不同抗阻收缩对后激活增强效应的比较。

2.2 实验安排

9名拳击高水平运动员(4男、5女),均未发现存在下背痛、肩袖损伤、手腕关节损伤等。运动年限为5~10年。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本次实验时间为2016年11月3日—11月12日,共进行10天,前3天主要用于胸前推实心球技术的学习与巩固;实验正式从11月8日开始,分别于8日、10日、12日进行3次实验与数据采集,实验前一周所有运动员均未进行上肢大强度力量训练。

首先,进行5分min慢跑及指定动力性牵拉动作,然后在田径馆侧史密斯架每人进行一组6~8次的轻负荷卧推热身练习;然后,热身完毕后开始进行预定重量的向心卧推(12日为离心卧推),顺序按照名单安排;最后,卧推训练完毕计时8min后,到跳远沙池进行连续3次坐姿胸前推实心球,取最好成绩。

实验过程由笔者主持,并由队员协助保护、测量与记录。实验全过程均在恒温的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馆内进行,卧推器械为史密斯架,实心球重量为4Lb。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询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书籍,并通过中国期刊网查询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外文文献、报纸等,为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3.2 实验法 针对研究内容设定为期1周的实验,实验主要通过让受试者先进行10min的动力性牵拉热身,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分为3部分:第1部分,热身后进行坐姿胸前推实心球3次,取最佳成绩;第2部分,热身后进行5RM向心倾斜30。卧推3组(胸前推实心球双手水平夹角约为30。),时间间隔为4min,训练后8min进行坐姿胸前推实心球3次,取最佳成绩;第3部分,热身后进行3组,每组4~6次倾斜30。离心卧推,每次时间为3~5s,训练后8min进行坐姿胸前推实心球3次,取最佳成绩;3次实验时间间隔为48h。

2.3.3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询问受试者主观感受,发放问卷9份,回收有效问卷9份(男4、女5),有效问卷率为100%。

2.3.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础热身模式

每次实验前均进行规定的热身模式训练,热身时间约为13~15min,感觉微微出汗,达到升高体温、满足试验关节运动幅度、克服内脏惰性的目的。内容包括、慢跑5mm、抱膝弓步(左右各6次)、燕式平衡(左右各6次)、下蹲转体(左右各6次)、爬行前进(15M)、SpiderMan(15M)、推小车(15M)。

3.2 坐姿胸前推实心球结果与分析

经过SPSS17.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P=0.522>0.05,证明实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向心与离心卧推后进行坐姿胸前推实心球效果差异并不大;经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P>0.05,男子、女子激活后增强百分比无明显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P=0.770>0.05,向心、离心增强后激活百分比有一致性,并无明显区别。

3.3 离心卧推负荷强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所有受试者并非按统一负荷值进行实验,由于每个人的1RM卧推值有所差异,而且负荷增加的最小单位为5kg,所以实验时结合实际情况,将离心负荷值控制在108%~160%之间。

3.4 问卷情况分析

实试验后对9名受试者发放问卷,问卷包括3个问题:感觉3种热身方式哪种比较适合赛前准备; 热身过程中是否感觉到不适;对于热身安排的建议。问卷共9份,有效回收9份,回收率为100%。通过问卷回收结果得知,队员们对于3种热身方式普遍比较认可动力性牵拉+向心卧推,原因是热身的连贯性比较好,而且自我感觉热身效果良好;3种热身方式过程中均无感觉不适;普遍建议离心卧推部分可以采用离心俯卧撑代替,原因是史密斯架离心卧推保护环节过于复杂。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表2 实验对象向心、离心负荷对比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向心与离心卧推后对于上肢产生的PAP效应差异不明显。

4.1.2 男子、女子向心与离心卧推后对于上肢产生的PAP效应差异不明显。

4.1.3 向心与离心卧推后激活增强百分比具有一致性,差异不明显。

4.1.4 上肢为主的运动项目应当以上肢动力性拉伸动作为主和少量高强度向心卧推为辅。

4.2 建 议

4.2.1 在进行离心卧推训练时,注意保护环节,同时以语言引导运动员的节奏与训练热情。

4.2.2 增加重量较小的杠铃片,如1kg杠铃片,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运动员负荷强度,以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4.2.3 坐姿胸前推实心球时注意提醒受试者不要有大幅度的前倾或者离开座椅,影响实验结果。

[ 1 ] Influence of recovery time on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in professional rugby players[ J ].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8,26(8):795-802.

[ 2 ]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6.

[ 3 ] 王保成.跳跃训练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 J ].中国体育科技,1982,24:8-13.

[ 4 ] 杨静怡,赖柳明.肌肉离心训练研究现状综述[ J ].体育科学,1991,6(11):43.

[ 5 ] 陈明辉.向心、离心训练对提高下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 6 ] 赖里.一种新的力量训练方法[ J ].上海体育科研,1981(4):27-28.

G804

A

1674-151X(2017)04-05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25

投稿日期:2017-02-13

周开祥(1989—),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