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健身气功推广的策略研究

2017-07-25 09:32徐永峰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气功传统体育

徐永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

面向东盟健身气功推广的策略研究

徐永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健身气功的东盟推广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面向东盟推广健身气功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其推广策略进行应用型研究指出,面对东盟推广健身气功应加强国家重视,利用政府统筹推广;拓宽合作部门,拓展推广对象;拟定合适的推广规划。

东盟;健身气功;推广;策略

1 概 述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趋紧密,形成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局面。就东南亚地区而言,由于中国同东盟在地理位置上较为亲近的天然优势,中国与东盟于2003年确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中国与东盟在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尤为体现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上。健身气功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肢体运动、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体现着“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哲学文化内涵;其技术体系、运动理念无不深深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先进的科学性;深受海内外大众的喜爱。由于中国同东盟各国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具有较好的融合性,面向东盟推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十分便利的条件与优势。然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健身气功在东盟国家发展的研究几乎没有,健身气功在东盟的推广的力度和进度也是有待提高。关于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的学术科研方面,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平台检索“健身气功推广”,健身气功推广方面的论文发表始于2003年,检索出来的文献共130篇,但主要以国内推广策略为主题的论文居多,关于健身气功境外推广策略研究的论文仅10篇,无一篇涉及东盟地区健身气功推广的研究,如图1。因此,笔者以面向东盟推广健身气功为切入点,探寻健身气功面向东盟推广的可行性策略,对健身气功在国外的发展以及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的友好关系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东 盟

东盟是亚洲地区性的国家组织,是东南亚联盟国际组织的一个简称,也称ASEAN,中国地区将其称为东盟,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国际组织,以平等合作为宗旨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合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南亚联盟国际组织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成员国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之后独立出来的文莱,时称“东盟六国”。至今,该国际联盟组织又加入了越南、柬埔寨、缅甸和老挝4名新成员,发展为“东盟”10国。

2.2 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众多相关部门及学者对健身气功的概念界定都较一致,只是在语言表述上稍有不同,“健身气功”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一文中,而关于健身气功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一文中,概念表述如下: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图1 健身气功推广学术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3 健身气功在东盟推广的优势

3.1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位置上相毗邻,其中缅甸、老挝、越南与中国陆地接壤,同时,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讲中国与东盟紧密联系。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优势,使两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十分密切,体育活动的交流也十分频繁。由于在地缘上十分亲近,与东盟国家往来的交通也相对便捷。健身气功是一项较为经济的健身运动,其对场地、器材、设施、服饰等的要不受限制,通过由专业的教练员指导教授之后,便可在任意空旷的平地或公园等地进行习练,经费开支小,健身效果显著,便利于东盟国家的百姓群众进行练习,且动作难度低,易于习练着识记和接受。

3.2 华人聚居密度较大

东盟是一个华人聚居较高的地域,占全球华人华侨较高的比例,易对祖国文化产生共鸣,这十分有利于健身气功在东盟地区的推广。这是因为,华人华侨长期居住他国,易被“他国”孤立和排斥,更有甚者对华人进行打击和制约,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居住“他国”的华人华侨为所居住国创造了很多经济、政治甚至文化上的价值,使被被孤立和排斥的情况有了较大转变。健身气功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中华文化精神的熏陶哺育下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通过推广健身气功,不仅可以使华人身心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侵染,还可以通过华人与华人、华人与“他国”人民之间的口碑传播使健身气功的受众人群更加广泛。

3.3 频繁的多层次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在政治、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就中国与东盟国家而言,两地区在文化上的交流也都是硕果累累,2003年8月3日,中国同东盟在曼谷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11年,中国广西与东盟签订了“文化合作行动计划”;至2015年,中国在东盟各国开设了30多所孔子学院;在体育文化交流中,中国同东盟于2011年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与发展论坛,每2年举办1届;2011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武术节,每2年举办1届,至2016年,已成功举办3届。通过中国与东盟近年来在文化上的日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的文化贸易已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且多以传统文化交流为主;同时,体育文化的交流也日渐广泛。体育与文化本身就是一体的,中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完美的糅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体育与特色文化。

4 面向东盟健身气功推广的策略

4.1 加强国家重视,利用政府统筹推广

健身气功要发展,尤其是要向海外推广,引起国家重视、利用政府统筹推广是必要前提和保证。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一些以“法轮功”为首的邪教和邪派功法利用健身气功在国内的发展契机广泛传播愚昧、迷信甚至危害百姓生命健康的巫术,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尤其是在面向东盟推广的过程中,防止助长“中国威胁论”的负面言论气焰,提升中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使健身气功通过潜移默化的传播方式对东盟国家的体育和文化达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坚持官方主导推广模式,十分利于防止在推广过程中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政府应本着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理念、反对愚昧、迷信的原则,加强对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明确专门负责部门,细化推广工作职责。

4.2 拓宽合作部门,拓展推广对象

健身气功面向东盟的推广在国家政府重视的有力前提下,还应多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在2015年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树安通过书面讲话的形式指出健身气功要积极走出去,与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中医药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当地的孔子学院作为推广载体,开设相关健身气功课程,利用时兴的国家汉办的“汉语桥”搭建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健身气功交流平台;通过旅游产业部门推广健身气功也是十分可行的,如少林寺、武当山等出名的武术文化景点,创造独具特色的“少林旅游”“武当旅游”等品牌,借用东盟游客到当地旅游的时机,用健身气功表演、游客亲身体验等方式使他们了解健身气功。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与文化价值不会自己走出国门、走入东盟国家公民的生活中,必须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模式进行推广。健身气功的推广不仅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还要在推广初期选择适宜的推广人群。从文化认同上讲,侨居东盟的华侨同胞更易对祖国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传统文化易产生共鸣,在推广过程中必然不能忽视东盟华侨这一群体。2014年中国健身气功代表团出访荷兰,走进荷兰公共安全与内政部、司法部、外交部等荷兰中央政府部门及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总部,以此为启示,可以在面向东盟推广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加强与对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激发东盟各国官方群体的兴趣,从而引起其重视,从东盟地区的官方人员入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的有利条件之一。

4.3 制订切实可行的推广规划

拟定合适的推广规划是健身气功在东盟推广的首要前提,推广规划有宏观规划、中观规划、微观规划。宏观规划是指针对东盟地区制订合理方针、政策,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中观规划是根据东盟各国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健身气功的实际需求等制订的规划;微观规划实际就是在面向东盟推广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措施和方法,有条理地按照规划进行推广,才能使健身气功在东盟走得更快、更远。健身气功在东盟的推广还要避免盲目扩大推广区域,在东盟10国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有所侧重,以点带面,以在一个国家成功推广带动东盟其他国家的健身气功发展。在健身气功的推广内容上也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术到道”的原则,在推广过程中尽量选择较经典的、简单易学的、有海外推广历史的功法, 杨树安曾经强调:健身气功作为群众体育,但是绝不仅是“术”,更要上升到“道”的层面。健身气功不论是在国内发展还是面向东盟推广,都应由功法练习上升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修炼的境界,推广健身气功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只是载体,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根本目的。

5 面向东盟推广健身气功的注意事项

5.1 健身气功面向东盟的推广与发展,务必要保证在国内健身气功受众广、发展范围广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健身气功的鲜明民族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扩展境外推广对象。

5.2 健身气功在面向东盟的推广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大推广阵地健身气功面向东盟的推广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也不可盲目地在东盟每一个成员国中进行“蜻蜓点水”似的推广,这对于健身气功的境外发展都产生不了太大的价值。5.3 健身气功在面向东盟的推广过程中切忌形成“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入侵”等现象,注重与当地文化、当地人可接受的推广方式结合,求同存异;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造成的不良影响。

6 结 语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健身气功不仅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相比其他竞技体育传达的更是一种更柔、更缓、更和谐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能为世界体育甚至人类的健康发展作出潜移默化的贡献。其次,健身气功的对外传播有利于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然而,健身气功面向东盟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推广首先要“固本培元”,巩固国内推广和发展基础,不可本末倒置,只有本国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壮大海外发展市场。

[ 1 ] 刘玉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比赛运作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 2 ] 王林.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 3 ] 郭玉成.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 4 ] 徐武.健身气功发展趋势及推广策略[ 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2):97-100. [ 5 ] 隋艳全,白淑东.推进健身气功国际化的构想[ J ].科技资讯,2010(7):215.

[ 6 ] 梁小雁.广西搭建中国与东盟体育合作与发展平台[ N ].广西日报,2011-01-14(006).

G85

A

1674-151X(2017)04-14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76

投稿日期:2017-02-10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面向东盟留学生的传统养生气功教学及推广研究(课题编号:2016JGA193);2015年度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立项项目:健身气功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影响研究(课题编号:ZFZX201508013)。

徐永峰(1977—),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

猜你喜欢
气功传统体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我们的“体育梦”
清明节的传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