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7-07-29 12:28高正方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四位一体高校

高正方

摘 要: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背景和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影响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通过坚持“引领、融入、涵养、创新”四位一体,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并将其贯穿到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典型示范、文化建设、主题实践等环节中,对内凝聚师生共识,对外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由此有效提升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四位一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背景和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影响下,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通过坚持“引领、融入、涵养、创新”四位一体,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并将其贯穿到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典型示范、文化建设、主题实践等环节中,对内凝聚师生共识,对外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以此有效提升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一、注重“引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1.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集体的主流政治信仰。而高校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按照中央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党委要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强化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重点做好干部师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最终目标是铸魂,做到信仰引领、价值引领和行为引领。

2.强化理论学习。一方面健全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党委和各党总支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一方面出台教职工年度理论学习要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干部师生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坚持学以致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引导师生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宣传,以及广大师生中站得住、立得牢、有故事、有内涵的典型宣传,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例如,石家庄学院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以引导师生成长成才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师生爱党、爱国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了“寻根·逐梦·塑魂”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教师沿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线索,走进井冈山、延安以及晋察冀、晋冀鲁豫革命老根据地,搜集抗战资料,挖掘红色故事,开展口述历史调查,形成了有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著作,如《忠魂》《平山即将逝去的记忆》《西柏坡时期法制精神研究》等。实践活动促进了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精神,引领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融入”,实现工作内涵提升

1.有效融入事业发展。学校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融入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当前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例如,当前学校紧密围绕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全面启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展开了多形式、多载体、多层次的宣传教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2.有效融入党建工作。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五大建设,其中思想建设排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党建大格局当中,围绕并服务于党建大局,努力做好宣传教育、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工作,有效增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有效融入育人工作。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好引导和服务,营造氛围,提供助力。一方面精心做好育人氛围的营造工作,着力打造厚德博学、崇实求新的优良育人氛围。另一方面重点针对校内外主推的教书育人典型案例,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提供舆论支持。例如,学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2016年暑期开展了主题为“学习李保国精神,做扶贫攻坚榜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全校14个学院共成立了30个集中实践小分队,师生共计600余人,分赴河北张家口、平山、井陉、赞皇等地开展了包括“弘扬李保国精神”扶贫志愿服务、义务支教、政策宣讲、寻根溯源、社会调研、创新创业、文艺演出、绘制文化墙、红色教育等在内的20多项造福当地、惠及民生的实践活动。广大师生以太行新愚公李保国为榜样,结合专业特长和自身实际,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通过扎扎实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三、注重“涵养”,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1.加强平台建设。学校一是把校园网、报纸、广播、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既作为重要的工作载体,又作为展示学校改革發展成效、体现师生精神风貌的窗口。二是开设“博雅讲堂”,旨在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涵养并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自2012年至今,学校共举办近60期专题讲座,受众学生覆盖了学校14个院系,近2万人。《“博雅讲堂”精心打造校园高雅文化殿堂》项目,荣获河北省2014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二等奖。

2.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通讯员新闻媒介素养培训会等,从四个方面有效引导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成员完善自我、提高素养、提升能力。一是宣传意识,推动他们养成“好人、好事、好新闻”一定要宣传的职业习惯;二是强化形势政策学习意识,推动他们了解大势与大事,把握时代的宣传要求;三是强化主人翁意识,推动他们知家底熟家情,明了本单位的特色经验和典型,打好宣传工作基础;四是强化业务能力提升意识,推动他们熟悉新闻宣传的“规矩”,掌握新闻宣传的“规律”,通过多学多练多写,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

3.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实现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为做好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学校党委研究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同时,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来体现学校的文化和精神。

四、注重“创新”,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1.注重理念创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从两方面实现理念创新: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多参考、多比较、多思考。工作中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作为理念创新的理论指南。同时,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激发创新灵感。第二,坚持使命引领,问题导向。工作中切实增强使命意识,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新思路、新看法、新观念,实现理念的创新。

2.注重内容创新。做到内容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不落窠臼,敢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深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增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时效性。例如,学校连续十年坚持扎实开展独具特色的“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三育人”标兵等评选、学习、宣传活动,重视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宣传思想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通过依靠学生、选树典型、示范引领,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将师生身边涌现出的优秀典型的感人事迹以及所诠释的师德内涵总结辑印成册,一方面通过校园网、橱窗展板、校报、宣传画册、微博微信等多种平台和媒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引领带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校上下呈现出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地助推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注重方法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始终保持生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立足新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当前,学校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把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作为方法创新的重点。在工作中既注重学习、把握新媒体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又积极主动地用好传统媒体,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的立体式宣传格局,在搞好重大主题宣传、日常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宣传中充分发挥各媒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能力。自2012年学校团委开通了“石家庄学院共青团”微博,目前已在新浪和腾讯建成校、院、班三级共青团微博366个,学生会干部微博、团委干部微博142个,团委和各级团组织微博粉丝达10万余人,开设了“石院快报”等栏目,发表微博4300余篇,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式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黨波涛.增强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内涵[N].人民日报,2011-11-03.

[2]陈恕平,关天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实效性[J].社科纵横,2010(8).

[3]刘云山.与时俱进 奋力开拓 狠抓落实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新水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

[4]人民日报社理论部: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年.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四位一体高校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