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2017-08-04 00:27武瑞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6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初中语文

武瑞静

摘 要 课前预习一直是个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虽然语文教师经常会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但学生大多只将课文浏览一下,至多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生字、生词,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而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策略指导。学生只是为预习而预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预习,没有起到预期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前预习 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19-01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更加多样化,课前预习的教学工作也不断拓展,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能够帮助其走出传统的依赖教师进行学习的不良习惯,而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現问题、解决问题,记录尚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培养好的习惯。但是根据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预习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开展起来杂乱无章,没有形成完整的预习方法与要求,学生执行起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整体兴趣不高,预习态度被动消极;或者学生预习没有系统和规则,混乱的预习不会起到好的效果;或者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较大阻碍等等。因此,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前预习应授之以法

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这一阶段称之为“扶着走时期”。根据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教予不同程度的预习任务。学习成绩处于中低档次的学生,要求在每篇课文之前做到:(1)粗读课文。学会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将有关疑难的句子画下来,有待老师上课时得到解释。(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用一句陈述句归纳出来。(3)精读课文。学会弄懂文章结构,完成课后思考题。

一般不宜要求过高,学生能完成多少是多少,避免产生畏难情绪。然后做在作业本上统一交给老师,以便了解全班预习情况。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直接完成课后的思考题,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时日一长,便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充分利用早读。这一阶段称之为“引着走时期”。老师除深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带着课后的思考题去读,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时间一长,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语文课前预习应授之以趣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趣之者。”可见兴趣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挖掘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窗户。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首先,对每个学生在预习之中洒下辛劳的汗水做充分的肯定,给与适度的表扬和鼓励。一位登山者,如果未能攀登顶峰,不但享受不到山顶的无限风光,还会产生低落的情绪。一旦通过努力,到达顶峰,心中便充满融融的激情,那番惬意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预习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哪怕取得的是点滴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心中那份乐滋滋的情趣美不可言。油然升起勇往直前的干劲、锐不可当的豪情,还有攻不下的课程难关吗?预习课文的兴趣由此而产生了。有些老师和家长哀声载道,现在的学生或子女不听话厌学。其根源是缺乏对学生或子女学习兴趣的培养,未从宽严之间走出来,多一份关爱,一份鼓励,未针对其个性特征去激发他们,扬起他们奋发向上的风帆。

其次,在正确的引导下,激发了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兴趣时,但不要忽略培养学生坚强持久的毅力,培养他们战胜畏难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立志成才。这一阶段称为“放着走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定期检查预习,对每个学生在预习中所取得的成绩,做好认真细致的记录,每周总结一次,最好能在学习园地上公布。同时帮助后进生,加大鼓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力度,唤起他们赶上先进的信念。对待优等生,更不能偏爱,应施加一定的压力,客服骄傲情绪,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境界奋进。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