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V软件的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7-08-07 20:19秦义张旭赵建新田元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4期

秦义,张旭,赵建新,田元祥*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

基于CiteSpace V软件的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秦义1,张旭2,赵建新2,田元祥1*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

目的:本文应用CiteSpaceⅤ软件共现分析的功能,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来源数据库,检索与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相关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99篇,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到CiteSpaceⅤ软件中,进行研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视化表达。结果: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389人和4个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主要是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个地区的中医院;关键词聚类显示,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中医辨证的研究、证候要素及其相关性研究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关注较多的疾病是IgA肾病、高血压、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等。结论:研究结果不仅直观了解了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主要研究领域,还预测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CiteSpace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可视化分析历史现状趋势

肝肾阴虚证作为中医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候之一,是多种疾病的基本病机,也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相对活跃的领域[1]。但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较少。CiteSpace[2]是美国德雷塞尔(Drexel)大学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以共现分析和共引分析为主,应用于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的软件。本课题组应用CiteSpace软件已完成气虚证与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3,4]。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应用CiteSpaceⅤ软件的共现分析功能,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有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学科领域:全部学科领域;来源期刊:全部期刊;检索方式:主题;检索词:证候、肝肾阴虚、诊断标准;检索策略:证候and肝肾阴虚and诊断标准;检索时间:2016年11月28日;检索文献时间跨度:无限制;经过检索,得到文献99篇,时间跨度:1990-2016年。

1.2 方法

1.2.1 软件选择与设置

软件版本:CiteSpace 5.0.R1版本(CiteSpaceⅤ)。时间分区(Time Slicing):自1990年至2016年,每3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取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生成3个图谱;节点类型为作者时阈值选择(Top N per slice)=200,修剪选项(Pruning):关键路径(Pathfind⁃er)、修剪切片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节点类型为机构时阈值选择(Top N%per slice)=100,修剪选项(Pruning):无;节点类型为关键词时阈值选择(Top N per slice)=100,修剪选项(Pruning):无。

CiteSpace软件数据分析窗口显示,在上述参数设置下,已将文献中包含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信息全部纳入可视化网络中。

1.2.2 数据转化

纳入研究的99篇文献数据需要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转化为CiteSpaceⅤ可用的download_***.txt格式。导入的数据文件中应包含题名、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年份等信息。

1.2.3 数据可视化

选取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三个不同的节点,分三次生成不同的共现图谱,图谱的类型包括聚类视图与时间视图。

2 结果

2.1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相关论文的时间分布

文献发文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我们对纳入研究的99篇文章按文献的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图1)。由图可知,1990-2016年间,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总体呈上升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的具体过程主要呈现在2012-2015年间,由2012年的6篇文章增加到2015年的18篇,年平均发文量达到了11.5篇,发文量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也表明相关学者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

2.2 作者共现分析

对纳入研究的作者和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共现图谱中作者共有389人,出现频次420次,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仅有2篇。其中,发表论文2篇的作者共31人,占纳入共现图谱作者总人数的7.97%。可见该研究领域的各作者发文量低,有普遍影响力的核心作者还未出现。

如图所示,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视图(图2)标记了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可见该研究领域各学者虽然发文量低,但形成了4个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各团队间也有合作出现。陈莹、王天芳等学者为各团队间的合作起到了桥梁作用。对4个主要研究团队的论文进行分析后,总结了各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表1)[5-9]。

2.3 机构共现分析

我们对纳入研究的99篇文献所属机构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图3)。图中被标记的节点为发文量≥2篇的研究机构。如图3显示,多个机构间相互有联系、有合作,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各个地区的中医院。

图1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相关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图2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作者合作网络视图

表1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主要团队研究方向

如表2所示,归纳了发文量≥3篇的科研机构,北京地区的科研机构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中心,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在研究机构共现图谱中,所有科研机构的出现频次合计165次,上述北京地区的研究机构出现频次为19次,占总数的11.52%,而且发文量≥5篇的研究机构也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相互间的合作也相对较多,表明北京地区是引领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重要阵地。

对机构合作网络进行聚类后,发现2个较大的聚类(图4),通过关键词标记并分析聚类内各机构发表的文献,发现代谢综合征、绝经前期是受到该领域更多机构关注的研究方向。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我们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相关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图5)中排除了关键词“肝肾阴虚”,以发现其他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频次≥3的关键词共有22个(表3),该领域的研究内容除了“肝肾阴虚”与检索策略有关外,还包括“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证候要素”、“高血压”、“亚健康”、“文献研究”、“IgA肾病”、“慢性乙型肝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另外,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主要关键词进行聚类并标记(图6),呈现出8个有意义的聚类。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见列表4[10-19]。

高中心中介性(Centrality)关键词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词,共现图(图7)中,有紫色外圈的关键词为Centrality≥0.1的高中心中介性关键词。其中,“中医证候”中心中介性最大(0.59),此外“辨证分型”(0.37)、“代谢综合征”(0.16)、“中医理论”(0.14)和“流行病学调查”(0.12)等,中心中介性都在0.1以上。

图3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机构共现视图

分析近些年出现的关键词、关键词聚类、高中心中介性关键词可知:聚类关键词、高中心中介性关键词中都出现了中医证候、辨证分型;2016年的关键词也出现了辨证施治,说明中医辨证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有着重要作用。在临床疾病方面,“高血压”、“IgA肾病”、“慢性乙型肝炎”、“类风湿关节炎”是近些年出现的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说明一些西医疾病的研究和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证候要素的研究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讨论

研究纳入共现图谱的389位作者可知,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每一位作者发文量都较低,所有学者中暂未出现有影响力的作者。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形成了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发文量频次≥2的作者都包含在这4个研究团队中。不仅4个团队内有合作,以王天芳、陈莹等学者为联系的各团队间也有合作出现。

表2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机构列表

图4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机构聚类视图

图5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共现视图

表3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主要关键词列表

纳入共现图谱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临床所及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且相互间的合作较多,说明机构间的相互合作是促进研究成果产出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知: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性研究。再通过分析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突显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相关领域学者对一些研究方向的深入探讨,如“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肝肾阴虚”、“肝肾阴虚证”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因此,我们可以预测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辨证分型的研究、证候要素的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6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肝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的研究,最终筛选了99篇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并对国内主要作者,研究团队等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较为明确的分析结果。但是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纯文献计量的辨证诊断标准分析,能够获得的医学分析结果有限。因此,本文针对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领域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该领域的学者应该努力探索和钻研,积极投身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期望能够发表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文章以增加说服力。不同的研究团队仍要继续合作,保持不同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利用不同机构间的优势和资源,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为肝肾阴虚证证候的深入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者应该密切联系临床,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期提出更加符合中医临床需要的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

表4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主要研究方向列表

图7 肝肾阴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高中心中介性关键词共现图

1李兵,王忠,张莹莹,等.基于文献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统计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8):1013-1016.

2Chen C.CiteSpace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ASIST,2006,57(3):359-377.

3秦义,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气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医杂志,2015,56(18):1588-1592.

4秦义,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656-2665.

5赵玉雪,朱晓云,曹松华,等.339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证候学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5-7.

6赵玉雪,朱晓云,曹松华,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证候及病因学分析.中医学报,2016,31(11):1767-1770.

7王岭,张均倡,张朴,等.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1):4-7.

8徐雯洁,王天芳,刘卫红,等.基于隐结构法的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要素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94-98.

9万廷信,赵著华,李建忠,等.IgA肾病证候分布与临床相关性研究.中医药学报,2009,37(4):50-54.

10李芹,张良宏,刘政芳,等.慢性重型肝炎120例中医证型分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20-21.

11邓立武,欧阳龙.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例中医辨证失误分析.光明中医,2010,25(5):802-803.

12黄斌.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52例临床评价.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68-2170.

13张亚军,张鹏,刘忠厚.骨质疏松症证候诊断.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17(4):352-354,343.

14邢萌萌.乙型病毒性肝炎继发低氧血症证候规律及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9-21.

15樊群,吴其恺,陈慈琴,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DNA水平调查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 265-266,270.

16李辉,徐贵成,刘坤.高血压病相关病证的临床调查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42-144.

17傅廷斌.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病204例.中国中医急症, 2003,12(2):167-167.

18高洁萱.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山西中医,2006,22(3):53-53.

19赵春梅.妊娠高血压与中医体质回顾性分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28(10):3-4,63.

VisualizationAnalysi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Research of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Based on CiteSpace V

Qin Yi1,Zhang Xu2,Zhao Jianxin2,Tian Yuanxiang1
(1.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2.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co-word analysis function of CiteSpaceⅤto take th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related articles,research history,status quo and tendency of diagnostic criteria research of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was used as the data source.A total of 99 papers related to diagnostic criteria research of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were retrieved.And then,the data files were imported into CiteSpaceⅤ.The co-word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authors,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visualization analysis,the research found 389 main researchers and 4 stable research teams of diagnostic criteria research of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basic medical institute and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each reg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re the main institutions of this field.Cluster analysis of keywords showed that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conta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CM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syndrome factors and correlational study.Diseases which attract more attentions are IgA nephropathy,hypertension,cirrhosis,chronic hepatitis B,and etc.The research result not only visually understands the research history,status quo and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field,but also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is field.

CiteSpace,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diagnostic criteria,visualization analysis,research history,status quo,tendency

10.11842/wst.2017.04.003

R2-03

A

(责任编辑:何岸波,责任译审:王晶)

2017-01-05

修回日期:2017-04-20

*通讯作者:田元祥,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