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2017-08-07 20:19张强汪娟王英哲齐伟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山中药材中药

张强,汪娟,王英哲,齐伟辰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130117)

吉林省白山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张强,汪娟,王英哲,齐伟辰**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130117)

目的:以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为背景,研究白山地区野生中药资源,以推动和促进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样地、样方定点调查,并结合野外踏查方式统计调查获得相关数据信息。结果:通过对白山市药用植物的调查,并走访调查中药材的传统种植技术,记录了白山地区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品种158种,分属62个科,多种野生中药资源被广泛利用开发。结论:为白山市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实践种植经验。

白山地区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材种植

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西侧,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东西相距180 km,南北相距163 km,国境线长454 km,幅员17 485 km2,市区面积1 388 km2。

1 地势气候

白山地区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龙岗山脉海拔800-1 200 m,相对高度在500-700 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 000-1 300 m,相对高度500-800 m之间。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 691 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 m。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浑江等。白山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吉林省最寒冷地区。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睛朗天气;冬季长,干燥寒冷。市区年平均气温4.6℃,夏季最高气温历史极值36.5℃,冬季最低气温历史极值-42.2℃,年平均降水量883.4 mm,日照时数2 259 h,无霜期140天。

2 自然资源

白山地区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等美称。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矿产、山珍土特产和旅游资源给白山带来了广阔的开发前景。

白山地区有林地面积14 761 km2,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8%,人均森林蓄积量167 m3,相当于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的19倍,是中国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联合国“人与生物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60%的面积在白山地区。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繁衍生息的条件,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

境内野生动物350余种,其中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东北虎、棕熊、马鹿、猞猁、香獐等珍禽异兽有37种之多。

2 300多种野生植物中,经济植物1 500余种,其中人参、灵芝、刺五加、灵芝、天麻、龙胆草等药用植物600多种,白丁香、铃兰、夜来香、天女木兰等芳香植物200余种,绿色食用植物有木耳、山芹菜、蕨菜、薇菜、松籽、蘑菇等200余种。经济植物以野山参、园参最为著名,人工种植园参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丰富的特产资源造就了一批“名乡”,抚松县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参之乡”、靖宇县被评为“中国西洋参之乡”和“中国长白山矿泉城”、八道江区被评为“中国林蛙之乡”、临江市被评为“中国红景天之乡”。

3 中药资源调查

3.1 调查方法

依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1,2]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定点样地、样方。依靠计算机系统较准确、科学、客观的掌握白山地区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分布区域[3]。通过野外踏查和基层走访调查方式获得白山地区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加工情况。

3.2 调查内容

本课题组在白山地区展开定点调查研究历时3年,参与白山地区抚松县、靖宇县、八道江区、江源区的资源普查任务,共计152个样地、912个样方、1 200种野生中药材品种,采集标本近7 000份,全面统计白山地区野生中药资源,整理出白山地区国家重点调查品种以及当地民间常用品种目录(表1),记录常用野生中药材资源158种。

表1 吉林省白山地区野外调查中药资源目录

续表

续表

续表

4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经验

4.1 调查方式

通过对白山地区的抚松县、靖宇县多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及农户进行为期18个月的跟踪调查和走访获得第一手中药材生产资料,查阅相关图书、文献获得第二手材料[4-6]。

4.2 调查内容

白山地区地处长白山腹地,自然条件优越,以长白山道地药材为依托,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在为期三年的中药资源普查的过程中,本课题组对白山地区抚松县的白山市老关东特产有限公司的玉竹种植基地和靖宇县北佳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五味子、刺五加、林下细辛以及南阳村的天麻和龙胆种植户长期跟踪调查,天麻和龙胆的种植经验及初加工仍在调查跟踪中,目前产地产新玉竹、刺五加、五味子、林下细辛均超100 000 kg,先期收集整理了这4种大宗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地加工经验。

4.2.1 玉竹

选向阳、排水好、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砂壤土地,深翻20 cm以上,整平耙细,做床宽为130 cm,床高3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作业道40 cm。4周开宽40 cm,深35 cm的排水沟,以便排水。种栽的种植时间在每年的秋天8-10月份,栽种时采用行距30 cm,株距5 cm条播的方法,每667 m2用种栽量在250-300 kg合理施肥,出苗之前主要施氮、钾肥,钾肥是重点,出苗后施氮肥尿素提苗。日常管的重点是及时清除杂草和适时喷灌,保证喷灌及时就能高产,东北严寒的气候特点以至于北玉竹的病害很少,无虫害,并在秋天时砍除地上部分,覆盖5 cm的防寒土,管理相对轻松。因玉竹是喜阴植物,2015年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的国家所需基本药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玉竹基地采用绿化大苗与玉竹套种的创新种植方法,大力发展立体种植模式,收益显著。种植第三年的7月末开始采收,采挖玉竹的根茎,除去泥土后进行清洗,洗净去须根再蒸煮、晾晒、烘干后继续晾晒至白色微变黄色后分小堆人工用手搓揉,搓后再晒,反复几遍再以烈日晒干即可。

4.2.2 刺五加

种植地选择在缓坡地或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的平地,播种时间在第二年春季4月25日-5月5日,采用条播的方式,在做成宽120 cm,高25 cm的苗床按15-20 cm的行距,开2-3 cm的浅沟,每亩地9 kg的量,均匀的撒入发芽的种子,然后复盖1-2 cm的松土,用木磙镇压,浇透水后用锯沫或沙子覆盖。当出苗率达70%时,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追肥,适时浇灌。使用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和草种,达到无公害卫生标准的农家肥为底肥,雨季前要对基地周围的排水沟及时清理,地里的积水要及时排出。4月中旬至6月末采收嫩芽;9月中旬,果实全部呈紫黑色,并且果肉变软,为适时采收期;10月份落叶后采收地上茎,切片干燥。

4.2.3 五味子

种植地选择在缓坡地或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的平地,在种植前一年的10月份至11月份整地,在第二年春季4月25日至5月5日采用条播,在做好的宽120 cm、高25 cm苗床上按15-20 cm的行距,开2-3 cm的浅沟,按每亩地6 kg的量,均匀的撒入发芽的种子[7,8],然后复盖2-3 cm的松土,用木磙镇压,浇透水后用草帘或枯松针叶复盖,并在上面纵向拦上3-5道塑料绳。当出苗率达70%时,撒掉复盖物,搭上塑网遮荫棚,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追肥2次,并适时浇灌。当苗高5-6 cm时将网撤掉。施肥主要为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及无机肥,微生物肥料等。采取浇灌、挖沟放水和喷灌等灌溉方式,雨季前要对基地周围的排水沟及时清理。北五味子的虫害主要有食心虫、泡沫蝉、女贞细卷、金龟子成虫和天幕毛虫,常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粉锈宁、百菌清、辛硫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病害。8月至9月中旬,果实全部呈暗红色或红色,并且果肉变软、为适时采收期,选择天气晴朗,露水消失后进行,用剪刀剪下果穗,轻放在果筐内,拣出叶片,杂草及带病、腐烂的果穗。不能运走的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挤压。在剪果穗时应注意不要剪断果枝。果实采收后,摘下果粒,捡去果枝及杂质,摊凉在席面上晒干,也可以进烘干室,在30℃-40℃的温度下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挥发油损失,降低品质,干至含水量用手握成团而有弹性,松手可恢复原样为干好。

4.2.4 林下细辛

细辛为耐阴植物,常生长在林下,白山市靖宇县的种植户采用林下立体种植模式种植细辛。在松树林下依据地势在每年的6月份至7月份采用撒播的方法播下细辛种子,复盖1-1.5 cm的松土,用木磙镇压,再用0.3-0.4 cm松针覆盖,微喷保湿。出芽前用硫酸铜进行土壤喷雾消毒。当出苗率达70%时,人工除草,追肥2次,适时浇灌。每年的6月中旬采收种子,颜色呈紫黑色,果实变软为适时采收期果实采收后,摘下果粒,25℃-30℃堆积1-2天后人工搓洗,去果皮,洗净,用清水泡12-24 h,用多菌灵杀菌,层积半个月后播种。8月中旬采收地下部分,人工和机械采收须根,须根采收后去土,30℃-40℃烘干。

5 结果

白山市自然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人参、鹿茸、林蛙、五味子、刺五加、北细辛等道地药材。本研究记录了白山地区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品种158种,分属62个科,其中毛茛科、唇形科、五加科、伞形科、桔梗科、百合科、菊科、兰科为主的多种野生中药资源被广泛利用开发;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珍稀品种野生资源不断在减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人工种植中药材发展势在必行。全区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 000亩,盲目开垦林地荒山导致大片山林被毁,长白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白山市靖宇县北佳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新提出林下立体种植模式,林下种植细辛、五味子、玉竹收益显著,缓解了限伐与扩大种植规模的矛盾,受到当地林业部门的重视。林下立体种植模式的推广将会使更多的药农受益。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山民大量擦挖野生白花延龄草、山兰,由商贩收购,价格较高,白花延龄草的鲜品收购价格在40元/kg,干品市场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00元以上。野生山兰市场有鲜品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20多元。利益的驱使导致山民大量采挖野生白花延龄草、山兰,野生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尚无人工种植白花延龄草和山兰。因此,研究如何人工驯化野生白花延龄草和山兰从而进行规模化种植生产不仅满足市场需求为药农创收的同时,也对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9,10]。

目前,药农种植中药材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中药材的质量不可控制[11]。药农对市场消息了解不够,易盲目跟风种植,易导致中药材的价格波动。本次调查结果,为建设国家所需基本药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中药材市场信息动态监测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为白山市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实践种植经验。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0)》和《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的颁发,有力推动和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北药药材资源所在地长白山脚下的白山地区更应该抓住机遇,健康稳定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1陈士林,张本刚,杨智,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29-1232,1289.

2万定荣.我国中药资源普查中有关药用信息调查收集的一些技术建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57-59.

3肖培根,陈士林,张本刚,等.中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与利用.中国现代中药,2010,12(6):3-6.

4陈士林.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5彭勇,肖培根.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1):49-55.

6刘霞,胡志刚,杜巍,等.神农架中药资源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2331-2336.

7张娜娜,辛天怡,金钺,等.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的泽泻种子鉴别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1):18-23.

8张改霞,金钺,贾静,等.中药材北沙参种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2):179-183.

9杨崇仁,许敏,宋晖,等.国家基本药物与中药资源.中国现代中药, 2016,18(11):1513-1520.

10段金廒,宿树兰,郭盛,等.2014-2015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与学科建设.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0):1237-1252.

11刘代缓,杨太新,马春英.河北省阜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国现代中药,2016,18(4):488-49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ensus in Jilin Baishan Region

Zhang Qiang,Wang Juan,Wang Yingzhe,Qi Weiche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Taking the fourth census of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s the background,this paper was aimed to study the local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TCM industry.Related data was acquired through the survey of sample area,quadrat fixed-point investigation,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eld survey Ta-Zha wa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ough the survey of Baishan city of medicinal plants,and visiting survey of TCM materials planting technology.This paper recorded 158 species of Chinese medicinalherbs which are common in Baishan area,belonging to 62 families.And many wild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are widely exploite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is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resources of Baishan and practice cultivation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Baishan region,census of re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10.11842/wst.2017.04.028

R931.2

A

(责任编辑:马雅静,责任译审:王晶)

2016-11-19

修回日期:2017-04-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207002-06):吉林省代表区域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负责人:曲晓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60302):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吉林抚松监测站监测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负责人:张强。

**通讯作者:齐伟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学。

猜你喜欢
白山中药材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美丽乡村行之白山街村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凶器哪儿去了
登呼中小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