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思维导图的融入

2017-08-09 11:20严功宣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英语阅读思维导图

严功宣

【摘要】当前大部分高中院校都开始注重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此高中英语老师在选择阅读文本给学生讲解时,就需要精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从而更有利于锻炼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而英语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增强高中生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对文本解读与思维导图进行了讲解,然后在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谈论了融入思维导图的文本解读,并深入剖析了高中英语老师在阅读文本解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方式策略。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 文本解读 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老师在对文本进行讲解时,可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激起高中生的阅读学习欲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制定出与之对应的阅读计划,以此才能更好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但是现阶段这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某些高中英语老师并不重视文本解读,亦或是由于了解不够全面使得文本解读不到位或失误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也就显得势在必行。

一、文本解读和思维导图

“text”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里,被译成“文本”之意。形容所有经书写而固定的话语。从某种角度而言,文本的功能同“语篇”的功能基本相近,因此“text”这个单词也被解释为“语篇”之意。对于文本进行解读也就是指通过分析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要求读者自身可以通过灵活运用阅读技能或方法,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符合完成信息的预测与处理工作。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接收,构建起能够和主题有所联系的不同图式。而图式则是需要围绕其中某个主体,把阅读文本里面囊括的各种信息与有效的语言符号以及读者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构建起内在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这种图式工具能够将人脑海里面存在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化、通过图式的直观性,能够将教学新内容向学生实现定向和引导。从而让学习者能够看出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可以在这种联系里面找到同化与吸收先学知识的固着点。以此优化新旧知识间的结构,成功达到新知识内化与意义建构的目的。换而言之,也就是思维导图可以作用于新旧知识整合,并在此过程中让学习者能够清晰知识间存在的联系。而且通过可视化的图形表征还能将文本抽象的意义表达和组织出来,便于对文本更深层次理解与掌握。因此,将思维导图融入文本解读中,在一定程度上很还能够提升文本阅读的深度与效度。

二、思维导图运用

1.梳理脉络。比方说高中英语教材中“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里面的“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篇阅读文本就讲解了与亡灵节、庆丰收的相关的节日信息。让高中生通过阅读对这些节日的起源与意义有更全面的理解,以此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篇文章中的各个节日均能自成段落,又都有小标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能过通过运用网状图、组织结构等之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树立主要脉络,如图1所示。又或者如高中英语教材中“First Aid”这个单元里面“First Aid for Burns”这篇说明文类型的阅读文本。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些皮肤烧伤方面的急救知识,老师在解读过程中若是利用变式表格图,就能够使得高中生更加明确了解文章的主体纲要,如图2所示。高中英语老师在面对那些涉及广泛、内容较多、逻辑关系不明朗之类的阅读文本,可以结合流程图,亦或是循环图这两者进行辅助解读。

2.解读体裁。高中教材中叙述、指令、议论以及说明这四种文载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体裁一样的语篇里面存在着相同的必要成分,若是将其删除,则此语篇则不能划为特定语篇体裁类型。不同语篇类型有着自己比较具有代表特征的组成要素。比方说Narration(记叙文)主要包含了指向、個人评价以及系列事件等要素。只有明确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正确的判断出语篇的体裁类型。而高中英语老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加直观处理某语篇体裁类型里面的组成要素。例如“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篇文本,根据发散思维特征,高中英语老师讲注意力集中于“earthquake”这个核心主题词上面,其主干由中央往四周放射,分支由故事背景、事件、个人评价这三种要素组成。次级话题的呈现依赖于分支形式,其隶属于高层次分支,在不同的节点串联下形成一个整体。“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是以时间为线索的一篇新闻报道类记叙文,主要讲解了76年唐山地震发生的事情。由此可见,在语篇体裁解读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让高中英语老师从全局上掌握文章体裁特征。高中英语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高中生回顾解读过程。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高中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升高中生思维能力,增强高中生组织与使用信息的能力。

3.解读语境。以高中英语教材中“Journey Down The Mekong”这篇阅读文章为例,英语老师在解读其语境特点的时候,就能够先设计一幅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通过图3可以很清晰的明确出“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一文的语境特点。这边阅读文章主要是对旅游过程进行讲述,比方说里面呈现出来需要选行的“transportation”等相关旅行经验。此篇阅读文章的语旨乃姐弟间关系,依照此语境特点,选用语言也是非正式表达。里面传递出的人际意义包含了姐弟两个人对旅游所秉承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性格特征。高中英语老师通过此思维导图的辅助,不仅能够引导高中生更深入的了解语篇里面蕴含的不同意义,还能够点拨语言与其使用情景的关系,让高中生可以更准确的掌握语用规则。

4.解读结构。语篇结构呈现出了作者的思路,展示出作者对段落、句子之类的组织与规划。结构解读组成文本多元解读的重要内容,直观地反映出高中老师与高中生对阅读文本基本线索与脉络的掌控程度。高中老师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将文本里段与段、句与句间存在的关系高效梳理出来,让班级学生能够通过视觉直观这些关系,如图4。比方说前面提到的“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边文章,总共存在四个段落。作者通过列举法以时间顺序将其组织起来。结合思维导图,不难发现首段讲解震前反常现象,中间两端讲述地震过程中发生事情,最后一段描写震后求援与重建工作。各大段落内部呈现出一定的组成关系。首段以听觉、嗅觉以及视觉方面进行描述,中间两段描述生命物体与无生命物体两方面遭受到的毁灭性破坏,最后主要描述解放军与救援队员联手重建城市。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高中英语老师掌握文本脉络,解读文本结构,以便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升高中英语老师的解读能力,还能有帮助高中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思维,增强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高中英语老师文本解读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敏.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13:45-47.

[2]陈娇玲.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11:7-10.

[3]陈梅.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和语法教学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50-51.

[4]王晓东.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效果分析[J].校园英语,2015,01:108.

[5]张超.以思启智,以导促学-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分层性应用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15,25:129-130.

[6]郑欢婷.例谈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策略与技巧[J].文理导航(上旬),2014,02:37-38.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英语阅读思维导图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